廖玉倫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逐漸提升,在農業生產發展中,農業逐漸向著生態型和科技型的方向發展,不斷促進了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農業開始向著環境、生態的方向發展,在農業的發展中生態成為主體。另外,我國是農業大國,在一些農村地區存在農業生態技術推廣困難的情況。本文主要闡述的問題是我國農村地區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生態農業;技術;推廣
[中圖分類號]X71 [文獻標識碼]A
生態農業技術在一定的區域中對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進行統一,實現農業的集約型發展。我國具有比較豐富的農業資源,同時我國農村地區廣闊,在一些農村地區推廣生態農業技術。但是在推廣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即過程比較緩慢,同時技術比較落后,因此,為了推進我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實現糧食安全和社會經濟效益的有序進行,應該在科技、資金、人才和體系建設中給予一定的支持,不斷實現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實現帶動農村地區的發展,保障糧食的生產和安全。
1 我國農村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健全的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農村地區的經濟也在逐漸地發展,尤其是生態農業的發展,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即相應的體系和機制還是以傳統的技術推廣為主,國家在農業推廣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這種體系的主要特點是國家實現對資金、技術和物資的統一管理,在推廣中以重點技術推廣和培訓為主,同時,重視對農產品和新農藥的推廣。但是,在推廣的過程中出現了技術研發和推廣相分離的情況。因為政務的主導因素比較明顯,在推廣的過程中不容易實現協調,一些基層的農業推廣機構在推廣的過程中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1.2 技術推廣方式較為單一
現階段,我國的生態農業技術發展比較緩慢,處于低水平的階段,在推廣的過程中,推廣的方式是試驗、示范、培訓、咨詢等內容,同時推廣的形式比較單一。此外,生態農業推廣方式更加重視對農業耕作技術的推廣,對生態技術的推廣不夠重視。
1.3 缺乏資金的保障
在進行生態農業技術推廣中,資金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而進行推廣中的資金的主要來源是政府的財政撥款。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不是短期能夠實現的,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積累,從某方面來講,短期的投入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隨著時間的推移,資金投入的力度逐漸減小,因而在一些農村地區進行生態技術推廣比較困難,尤其是資金比較困難,如果沒有資金的保障的話,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將會非常困難。
1.4 缺乏專業技術人員
生態農業具有自身的特點,即科技含量比較高,需要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尤其是對高學歷、高素質和高水平的技術人員需求比較大,一些技術人員和推廣人員更是生態農業推廣中的重點。但是,我國的農村地區的生態技術推廣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即技術人員學歷比較低、專業技術能力比較差,綜合素質比較低等問題,同時在一些地區站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比較缺乏,在數量和質量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進行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和研發的力量不足。
2 農村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和研發
2.1 建立健全農村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科學合理的生態農業技術體系非常的重要,是保證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關鍵因素,這是保障農業技術推廣上面的支持保障,同時也能夠保障技術推廣按照規范進行。當地政府應該和農業部門進行協調,共同促進生態農業推廣體系的發展。另外,需要依據地區發展的情況和農業技術推廣的情況進行制度體系的建設。具體闡述如下:
第一,不斷完善農村生態技術體系的建設,尤其是重視體系的創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組織專家、高校師生、農村種植能手等組成科研小組進行生態農業的研究,不斷實現農業科研轉變為實際的推廣技術,避免出現脫節的情況,不斷完善推廣體系的建設。
第二,不斷完善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農業技術體系推廣中,管理和監督非常的重要,尤其是針對服務站和服務站人員,嚴格的管理和監督是保障推廣效果的關鍵,能夠實現推廣效果的提升。
第三,建立農業生產的整個過程的生態技術推廣體系,對一些問題進行重新的規范,如對土壤的污染程度、耕地的衰退、草場的退化和水資源的浪費等進行規范,不斷健全農業發展的內容
2.2 增加農村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入力度
在農業技術推廣中,資金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是進行技術推廣的保障和基礎。
第一,在政府的支持下實現對農村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完善,對相關的政策進行建設,對投資體系進行完善,不斷完善投資規范,
第二,國家應該進行財政的支持,同時不斷加強投資的力度,將國家的資金支持真正用到有用的地方。對挪用和侵吞生態農業技術推廣資金的行為進行嚴厲的處罰。
第三,政府應該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建立多種渠道的投資機制,對一些生態企業和種植企業進行引進,加大對當地的生態農業產品的支持力度,進而實現提高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積極性,實現經濟推廣體系的發展。
2.3 加強農村生態農業技術推廣人才的培養和吸收
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專業技術人員是保證技術順利推廣的關鍵和動力。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阻礙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不理想,同時也是農業生態技術推廣體系發展動力不足的原因。因此應該采取措施加強對技術人才的建設。
第一,對在崗的技術人才進行必要的培訓,不斷提高其專業技術和能力,在必要的情況下,鼓勵在崗人員通過考試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學歷和技能,實現專業技術理論和實際能力的提升,不斷提升整體在崗人員的素質。
第二,企業和學校進行合作,在高校中培養生態技術人員,為企業提供技術人員,通過訂單培養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培養一些高技術人才,為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三,建立農業技術推廣人才培養機構,進行獨立的招生,在社會中和高校中尋找優秀的人才,進行統一的培訓之后進行定點的輸送,不斷實現為農村生態技術的推廣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3 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同時農業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農業的發展中,更加重視經濟、環境和生態的協調發展,進而實現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其中生態農業技術就是發展的方向之一,為了實現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即在資金、人才和制度上給予保障,不斷完善推廣制度的建設。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同時需要依據地區的實際情況制訂發展的計劃,同時需要技術、資金和人才的支持。不斷提高對生態技術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實現為廣大地區的農業發展提供動力支持,不斷促進我國的農村地區向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實現農民經濟效益提升的同時保證糧食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張婕.對農村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思考[J].農業問題研究,2015(03).
[2] 羅朝斌.對我國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思考[J].農民致富之友,2013(07).
[3] 何小明.淺析生態農業推廣技術[J].農業經濟,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