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釣
[摘 要]奶牛養殖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部分,加速奶牛的高產優質培育一直是奶牛養殖業十分關心的問題。利用胚胎移植的方法,對促進奶牛培育具有重要作用,進行相關的技術推廣應用十分必要,文章將具體進行分析,為促進我國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的推廣和農民增收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奶牛;胚胎移植;技術;重要性;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S823.9 [文獻標識碼]A
1 奶牛胚胎移植技術及其推廣的必要性
胚胎移植(Embryo Transfer)是指將動物的早期胚胎從其體內取出,移植到另一頭同種并且生理狀態相同的雌性動物體內,使之繼續妊娠發育為新個體的過程。供給方就是供體,接受方就是受體,出生的后代是從供體和與供體交配的公畜那里獲得的遺傳基因。胚胎移植是生物工程的重大突破,被運用到很多方面,為生物的良種培育作出了重大貢獻,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重視和發展。
我國的奶牛胚胎移植技術首先于1978年獲得了突破,并在21世紀初逐漸成熟,在國家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國的胚胎移植在綿羊、馬、奶牛、奶山羊等家畜的胚胎移植方面獲得了較大進步,在新疆、內蒙古地區等重要的奶牛養殖基地和養殖區域建立了自己的培植基地并逐漸擴展到其他地區,推動了我國畜牧產業的發展,加以推廣應用十分必要。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母牛的繁殖能力,克服奶牛不孕,提高奶牛繁育的效率。奶牛胚胎移植選用的是良種的母牛和公牛的基因,可以改良奶牛的品種,改善基因,擴大良種牛群,豐富我國的優質奶牛品種;研究發現,奶牛胚胎移植技術可以較高效率地誘發奶牛懷育雙胎,提高奶牛的生產效率,加速我國的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的推廣和使用,可以迅速地增大良種奶牛和公牛的數量,利于規模化培育和養殖、規模生產,促進我國奶牛養殖業的產業化發展和長遠可持續發展。所以,加強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的推廣應用十分必要。
2 奶牛胚胎移植的關鍵技術
奶牛胚胎移植有一定的程序,應嚴格技術把關,才能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和培育質量。
2.1 做好奶牛的超數排卵
奶牛胚胎移植首先要做好超數排卵。根據奶牛的品種、年齡、身體狀況等先確定制藥劑量、投藥劑量、方式等,再根據奶牛的生理特征進行超數排卵。在奶牛的發情期為奶牛注射排卵激素,增加卵巢中的卵泡發育,促進排卵,排出比平時更多數量的卵子,這就是超數排卵。對供體奶牛作超數排卵是為獲得更多胚胎數量的基本工作,據研究,供體母牛超排卵量為10個的時候最適宜,排卵激素(FSH)于發情期之前的第4天注射入奶牛體內,發情當天注射絨毛膜激素(HCG),發情后每隔8~12天為奶牛輸入精子。
2.2 收集胚胎
從供體內收集優質的胚胎植入受體,才能完成胚胎移植。胚胎收集有手術法和非手術法。手術收集時,在奶牛的右邊肋部或者腹部乳房到臍部之間的腹白線切開,用手深入奶牛身體內部將奶牛輸卵管和子宮角引出體外收集胚胎。手術法對時間要求比較嚴格:輸精后三四天之內收集胚胎的話,大多數受精卵還沒移到子宮角,可使用輸卵管沖卵法,在輸卵管峽部注入沖洗液將受精卵沖洗到子宮角在從切口取出。如果是受精5天后開始收集,那是從子宮角取的,將橡膠管雙套管插入供體的子宮角,送入空氣使雙套管膨脹,再將沖洗液注入子宮角前端,注射3~4次,通過沖洗液將受精卵通過雙套管排出到集卵器中。非手術法可在受精后的5~7天內進行,方法與受精5天的收集方法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不過沖洗液應沖洗5~6次,還要加上直腸把握法,將胚胎排出收集。奶牛胚胎移植的沖洗液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收集到的胚胎要進行挑選,選擇外膜完整、細胞卵排列整齊、大小一致、分布均勻的發育正常的胚胎以備用。
2.3 胚胎的保存
經研究發現,冷凍保存是比較有效的保存方法,可以保存6~7日齡胚胎。胚胎保存之前,應先進行胚胎脫水處理,對冷凍保護劑二甲基 亞 礬 ( DMSO)進行滲透處理。胚胎保存時,將胚胎分別移植入處理過的保護劑中,最佳培養一小時,將死去的胚胎移除,存活的胚胎就可進行解凍移植使用了。
2.4 胚胎的移植
胚胎移植跟胚胎收集一樣,可采用手術法和非手術法。手術移植時,如果受體是已接受配種的母奶牛,那應在受體的母奶牛右肋部切口,在非排卵側的子宮角注入胚胎,如果是沒有配種的母奶牛,應該在每一側的子宮角都注射入一個胚胎,注入后再將切口縫合,給予護理,促進傷口的愈合,避免感染。非手術移植法是用人工輸精器或移卵器,采用直腸把握輸精方法將胚胎輸入非排卵側的子宮角。非手術法一般在奶牛發情期的6~9天之內進行,如果要誘發雙胎,最好用非手術法。胚胎移植要格外注意的是,胚胎移植時,供體和受體的發情期不能相隔超過24小時,
3 促進奶牛胚胎移植技術推廣的有效措施
奶牛胚胎移植技術對促進我國的奶牛養殖業具有重要作用,應積極加以推廣和應用。
3.1 改變觀念,樹立良種培育觀念
我國的奶牛養殖,長期停留在個體養殖的狀態,農民長期的小農經濟思想限制了奶牛業的規模化發展,奶牛繁殖大多依賴奶牛的自我繁殖能力,沒有技術意識,沒有良種培育概念和思想,為此,應加強教育和宣傳,通過多種方式向農民介紹科學畜牧,良種培育的好處,并在重要畜牧養殖區建立奶牛胚胎移植良種培育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基地的成功,吸引、引導農民積極的學習和應用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結合農業技術推廣站點,促進奶牛的規模化培育、規模化生產,走產業化發展道路。
3.2 加強制度建設和項目扶持
總體來說,我國的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相比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發展的也不成熟,市場廣闊,卻沒有形成完善成熟的胚胎移植產業鏈。奶牛的胚胎移植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設備成本較高、投資回報周期較長,風險較高,技術的研究要不斷地獲得進步就得需要長期的科研經費、制度、先進設備的支持,也需要大量宣傳推廣人員進行技術的教育和推廣,這樣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沒有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扶持、鼓勵,單靠市場的自發競爭是很難大規模迅速發展起來的。所以,國家和有關部門應加強相關科研院所、科研機構、良種培育基地等對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的研究的資金支持、項目扶持,在奶牛胚胎移植示范基地建設、良種培育基地建設,奶牛胚胎移植上獲得較大成功,具有較大發展前景的企業、團體的支持,給予一些優惠政策,為社會樹立典型示范,帶動奶牛養殖企業的胚胎移植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3.3 加強優質的奶牛胚胎的引進
我國的奶牛養殖比較分散,南北差異較大,不同奶牛品種的良性配種實施起來比較困難,而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的運用,是奶牛良種改良,促進奶牛高產優質生產的重要手段,所以,從事各地引入高質量的,對我國的氣候、飲食習性有較高適應性的奶牛胚胎是十分有必要的。引進奶牛胚胎時,要加強對胚胎解凍技術、胚胎質量鑒定方法、胚胎移植成功率、奶牛的發情情況的觀察與記錄等相關胚胎移植知識與技術的研究,促進奶牛品種的良種移植及移植成功率的提高。
3.4 定性培育高質量的奶牛母犢并提高其生產率
國外優質胚胎的引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相應的,成本較高,而且奶牛對氣候、環境的適應性也面臨很多問題,大批量的引進風險很高,所以,必須加強我國奶牛供體市場的培育,培育高質量的奶牛供體和受體,并定性培育一些高質量的奶牛母犢,提高其生產率,降低成本。目前,為了提高胚胎培育的成功性,鮮胚胎技術、凍胚胎技術發展比較迅速,胚胎的分割技術也有所進步,結合超數排卵、胚胎的采集、移植、冷凍、解凍等技術的成熟運用,使我國的奶牛母犢培育獲得了很大進步。
4 結語
奶牛胚胎移植技術是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的重大突破,對促進奶牛養殖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并介紹了奶牛胚胎移植的關鍵技術、推廣應用的有效策略,為促進我國奶牛胚胎移植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提供了一些參考和啟示,文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庭芳.塔城市奶牛胚胎移植實驗技術推廣及應用[J].新疆畜牧業,2013 (12) .
[2] 田雷.利用胚胎移植加快高產奶牛擴繁[J].農業與技術, 2017 (16).
[3] 王義民.奶牛胚胎移植技術和注意事項[J].現代畜牧科技,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