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偉
【摘要】長期以來,高職院校普遍重視專業課程建設,而忽視公共基礎課程。作為基礎課程之一的語文,更是不被學校和學生重視。高職院校學生,本身語文功底比較薄弱,且不能深刻認清語文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學習的積極性缺乏。同時他們也存在一定功利心理,認為語文課程不如專業課程來得更加實用,輕視語文課程的心理比較普遍,這就導致高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事實上,語文水平的高低,不僅直接反映一個人綜合素質,而且影響著其他學科的理解和學習。因此,如何提高高職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是高職語文老師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高職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高職語文,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在高職院校處于邊緣地位。高職語文不像專業課,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作為高職語文教師,要根據高職語文課程自身教學特點和目標,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組織好高職語文的課堂教學。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我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對高職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的見解,與大家共勉。
一、確立教學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
高職學生語文基礎比較薄弱,要想他們在語文學習上有所收獲,就要確立科學合理的語文教學目標,使他們在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語文素養得到一定程度提高。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屬性。高職語文與中小學語文相比,教學側重點不同:中小學語文教學側重于知識的感性積累,強調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知識和能力兩者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都不可缺少;而高職語文教學,是在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著眼于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的形成,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講解,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并進一步培養高職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重視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基于目前高職學生語文基礎薄弱的現狀,高職語文教學必須肩負起強化高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他們終身學習能力的重任。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高職語文人文教育功能和培養形象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特長,塑造高職學生健全人格,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將高職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祖國建設棟梁。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高職語文教學要按照學生所學專業特點,主動適應社會對高職人才的要求,立足高職學生實際,對高職語文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定位,真正將高職語文的教學目標轉變為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上來,并根據學生今后就業的需求,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高職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改進教學方法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
由于高職教育的特殊性,高職學生知識水平層次差異很大,學生所學專業不同,高職語文教師所面臨的問題更復雜,教學難度也更大。高職語文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廣大高職語文教師,要將以往的“一言堂”“填鴨式”等傳統教學方式向新型教學方式轉變。高職語文教師要在課堂導入、課堂提問、知識點講解等方面采取一些更為科學、有效的方法,比如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等方式,來組織高職語文教學。另外,高職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并在他們進行討論的時候,及時進行指導。不僅提升高職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語文知識點,保證語文教學的質量。
傳統高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成了主體,而學生成了客體。從本人的語文教學實踐看,這樣固化的師生關系經常會導致部分學生因懼怕教師權威而在課堂中表現不積極。這樣會導致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學習主動性不斷下降,最終導致學生不能有效掌握課文的知識要點。因此,廣大高職語文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師生關系,在尊重學生教學活動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采取開放式、合作式教學方法,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做平等中的首席,亦師亦友。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轉變評價機制是實現有效教學的保證
傳統高職語文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教材內容的講解上,在對學生進行考查時采用試卷考試的方式,考查內容是語文教材中挑選出來的。在語文考試過程中,學生只需要死記硬背教材內容,就能在語文考試中取得理想成績。但是,如果從高職學生語文素養培養角度來看,這樣的高職語文教學活動卻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更別提通過語文教學來促進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
如果高職學生只注重對課文內容進行機械記憶,不能將所學語文知識運用到所學專業和現實生活中,就會導致高職學生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很難發揮自身的職業能力。高職語文考核方式評價機制必須改革創新。要以能力為本位,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作為考查重點,引導學生重視語文素養的培養,并將高職語文學習活動與提升自身職業能力緊密結合。在高職語文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與專業知識學習相結合。教師在考查學生的過程中,要將語文知識考核、口語交際考核、書面表達考核、人文素養考核等結合起來,從而使高職語文的考核方式更符合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同時,語文教師也要對學生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進行評價和考核,注重過程性考核。
總之,要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發揮高職語文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高職語文教師在面對語文基礎薄弱的高職學生時,要努力打破傳統語文課堂的沉悶氛圍,充分運用各種手段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活力,不斷對傳統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引導高職學生積極參與到高職語文的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愛學習、愛語文,不斷激發對高職語文的學習興趣,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推動高職語文教育不斷發展。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