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紅
【摘要】身處經濟文化綜合能力不斷增強的21世紀,落實到現代教育教學,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和進步。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語言類課程,本文以初中語文的教學實踐為例,探究和分析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學生身上的有效落實。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4 【文獻標識碼】A
高效的多元化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更有效地汲取和掌握知識,這是現代教學需要重視的關鍵。初中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理性和感性相結合地感知和思考,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多媒體教學、分組合作學習、拓展課外讀物等多元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實現綜合素質和文化的雙面提升。
一、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引導學生參與學習
語文是一門需要視覺、聽覺、感覺等多個器官相互感知的課程。教學早期,教師只能通過課本上呈現出來的情景畫面和教師自身的思維去引導學生感悟、理解學習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現在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地為學生呈現出課本內容的情景,讓學生在視覺、聽覺等感官的刺激下,真正感受語文課程內容所帶來的文化沖擊和思想。
例如在學習《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一課時,文章通過氣勢磅礴的語言和造句,主要講述了人民解放軍英勇無畏沖鋒陷陣、橫渡長江并贏得了勝利的事跡。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相關資料和史料,讓學生感受橫渡長江時的氣勢和感情,通過多媒體視覺和聽覺的雙面沖擊,讓學生對于橫渡長江的感情和理解更為具體和強烈。學習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教師可以準備一段凄婉感傷的音樂,來配合詩歌的朗讀,反復多次,一定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體味游子漂泊天涯之苦,這樣的課堂處理,學生汲取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鼓勵學生積極交流,激發思維能力提升
溝通交流是我們交換思維和觀點的有效途徑,作為綜合性較強的語言類課程,交流溝通在語文學習中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不要一味地講解課本上的知識點,阻礙學生自身的交流和思考。應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讓他們馳騁思想,自由地分析,一個課堂上每個學生的觀點和理解都是寶貴的,教師應該認識和重視到這一點,它能夠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升和進步,這也是初中語文教學落實到多元化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以《晏子使楚》這一課為例,結尾寫道:“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這句話中的“笑”,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和交流,分析這是楚王自取其辱后一種怎樣的笑,課堂生成的效果也比較理想,學生可以體悟到這笑中包含的復雜心情,有尷尬、有無奈、有佩服等心理。這樣用交流討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相互溝通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讓每個觀點變得更加立體、豐富和飽滿,這是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也是多元化教學方法現代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上的有效落實。
三、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思維跳躍
分組合作學習是現代教學實踐常用的多元化教學方法之一,重點在于分組的基礎上實現學生自身的合作和學習,它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自主參與和交流,實現學生思維和觀點的有效碰撞。思維和觀點的交流和碰撞,讓每個孤立的觀點有更加飽滿的論據和論證,這是分組合作學習所能達到的效果,也是現代教學實踐的有效落實。
以《走進中秋》這一綜合活動類內容為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應用各類獲取途徑了解中秋的習俗、文化底蘊和歷史發展過程,通過分組合作的形式,分別負責一個領域的了解和掌握,讓每個學生得到中秋文化的真正了解和掌握。通過分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實現知識的有效獲取和掌握,這正是多元化教學方法需要做到的關鍵。
四、結合語文課本內容,拓展課外讀物
課本上的知識和內容是有限的,它其中摘取的都是較為經典的一個典型,在文化不斷交流和進步的新時代,教師可以結合每節課程的教學內容,向學生拓展和延伸學習資料、課外讀物,讓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內容的基礎上,了解和掌握相關的學習內容。通過學習語文課程內容實現課外讀物的拓展和對于閱讀的理解,進而更好地落實到語文課堂上的學習和掌握。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交換和相互促進的過程,在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實現語文課程的高效學習和掌握。這也是現代教學多元化的有效落實。
我常常將自己喜歡看的并且也適合學生閱讀的書推薦給他們,比如龍應臺的《目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楊絳的《我們仨》等,學生讀過之后都很有感觸,體會到世間這么多豐富的情感,看到自己的閱歷以外的世界,可以培養他們的閱讀感悟力,充盈他們的內心,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益處頗多。
每個時代的教育培養每個時代的人才,21世紀是對綜合能力要求甚高的時代,現代教學應該實現現代化、多元化,具有高效的實踐性和落實性,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模式下實現綜合素質和各項能力的激發、培養、提升和進步,這是現代教學真正需要做到的,也是現代教育教學實踐落實實現多元化的重要原因。把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初中語文的教學實踐中,給教師提供多樣教學模式的同時,讓學生在這種多元化教學模式中實現自身綜合素質和文化底蘊的了解、掌握和汲取,讓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不僅僅局限于一種形式,從而真正實現現代教學的目的,實現培養綜合性創新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孔慶勇.高中思想政治“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學[J].考試周刊,2018(27).
[2]何蘭波.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分析[J].考試周刊,2018(24).
[3]陳蘭萍.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學苑教育,2018(6).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