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瓊
【摘要】閱讀和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所在,同時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傳統語文教學將閱讀和寫作割裂開來的做法是片面的,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利用閱讀教學將閱讀、寫作充分結合,以讀帶寫,促進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教學,教師應該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讀寫結合;利用課外閱讀,加強讀寫訓練,提升學生能力。
【關鍵詞】讀寫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具體表現。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兩個重要環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完成素材、經驗積累過程,而又在寫作訓練中學以致用,將平時所積累的知識融會貫通,才能有效提升語文能力。因而,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閱讀、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促進初中生語文能力的提升,進而全面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一、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讀寫結合
(一)在閱讀教學中深挖文章內涵,捕捉寫作靈感
關于閱讀,我國古語有云“三分文章七分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人對閱讀是極為重視的,但長期以來初中語文教學都是以講代讀、以析代讀,語文課堂上缺乏瑯瑯讀書聲,學生對文章缺乏深入的理解、缺乏個性見解。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以學生的讀代替教師的分析。在教師恰到好處的引導下,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在教師點撥、引導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文章內涵,從詞語、句子賞析做起,從結構特點做起,從揣摩作者的感情做起,從感受文章使用的表現手法做起,全方位、多角度去對文章進行賞析,這將為學生捕捉寫作靈感、在后期的寫作實踐中學以致用起著重要作用。例如在《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斷》一文閱讀過程中,針對這篇寫人的文章,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從語音、字義的理解做起,在閱讀過程中通過眼、口、耳、思并用,對文章從表層意識到潛在的情味進行全方位的感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從不同方面選材。對通過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更豐滿、生動形象,對文章敘議結合的寫作形式有了充分了解,對聞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有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完成了對文章內涵的深入挖掘。在閱讀過程中,他們充分理解了文章內涵,也學到了如何選材、如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這將為他們將來寫作過程中成功捕捉寫作靈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二)在學生充分閱讀、理解文章基礎上進行創編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對文章有更為充分、深入的理解,還應該以讀促寫,鼓勵、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不同形式的創編,在根據教材中文章進行創編的同時讓學生對文章語言特點、寫作手法等有更深入的認識,并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進行仿寫、擴寫、改寫、續寫,也可以針對自己喜歡、感觸較深的文章寫讀后感。在對文章進行創編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文章進行了重溫、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展開充分的聯想、想象,還在模仿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闡發、創新。例如在學完《最后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篇小說以小見大的特點,仿寫一篇運用以小見大手法表現主題的小說,并在小說中運用細節描寫增添文章的感染力;而部編版教材七年級第一課的名篇《春》更是抓住特點寫景、運用大量修辭增強句子表現力的典范,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春》中從不同角度寫景的片段進行仿寫,或者針對結尾部分的排比段進行仿寫,在仿寫過程中進一步夯實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并在仿寫過程中提升他們運用所學知識指導寫作實踐的能力;而《皇帝的新裝》則是用來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進行續寫的好材料,在教師鼓勵下,學生將皇帝回宮后的故事結局續寫得合情合理,并在續寫過程中對故事寓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利用課外閱讀,加強讀寫訓練,提升學生能力
提升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既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也是一個需要廣泛積累、厚積薄發的過程。我國新課標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九年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四百萬字以上。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為學生推薦適合他們的課外讀物,以包括童話、故事、詩歌散文名篇、長篇文學名著等相結合的各類書籍、報刊,拓寬初中學生的視野。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也要運用讀寫結合的方法加強對他們的讀寫訓練,在大量閱讀過程中,在大量的讀寫訓練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可以指導學生針對課外閱讀內容寫出自己的感悟,也可以通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讀書活動激發、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海量的有益閱讀為學生將來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才能在寫作時做到“下筆如有神”。例如在經典名著《簡·愛》的閱讀過程中,在學生對簡·愛的獨立人格,對簡·愛的敢于反抗、不甘于現狀,努力爭取自由、追求平等的愛情的精神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安排一場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寫下針對這本書或者針對書中某個情節的讀后感悟,學生在寫作、交流過程中不僅對這本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寫作能力也得以逐步提升。
總之,閱讀和寫作是兩個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環節。教師要應用讀寫結合的方法,應用讀寫教學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閱讀理解的技巧、廣泛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與綜合能力,進而全面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袁麗韻.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神州(中旬刊),2016(1).
[2]皇甫二萍.以讀悟寫: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13).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