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雙麗
【摘要】啟動效應在心理學中,是指由于近期與某一刺激的接觸而使對這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得到易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花
心思,下功夫,有意識地給予學生刺激,引導學生有效地提取和加工信息,以情緒激活、豐富的認知激活、動作激活等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過程,啟動課堂教學效果,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啟動效應;課堂教學;有效性;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注重學生知識的銜接與導入,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緒、態度意志和參與行為。有研究者提出,這種以不同心理活動為載體的啟動作用是語言和行為之外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筆者表示認同。啟動的這個刺激需要教師有意識地給予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取信息,融會貫通,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呢?接下來,筆者以《〈論語〉選讀》課堂教學為例,從情緒啟動、認知豐富啟動、動作啟動三方面出發,談談如何在課堂中發揮啟動作用,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一、情緒啟動:如臨其境,步步生花
情緒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體驗,影響著我們認知實踐的質量和效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是需要教師“喚醒”的,而這種“喚醒”就在于教師的激發和調節。教師要實施有效地帶動,調節學生上課的情緒情感,使他們以己推人,如臨其境,同圣人對話,融入文本中,達到步步生花的良好效果。
氛圍重現,觸景生情。通過情景再現,喚醒學生的內隱記憶,達到深入淺出之效。如執教《沂水春風》一課,課前筆者先找了個時間,師生們圍坐在一起,談談各自的夢想志趣,形成一種聊天談心的輕松氛圍,正式上課時,請幾個同學分角色朗讀表演,由于之前有過相似的聊天經歷,學生很容易進入情境中去,接下來拋出開放性問題,“你最贊同哪位弟子的想法”,學生們個個“有話要說”,結合自己的志趣愛好各抒己見,課堂氣氛頗是活躍。
歌為載體,共情悅納。通過動人的歌曲,優美的詞句,使學生產生共鳴和移情,以積極的情緒投入到文本的學習中去。《周而不比》講的是交友之道,較貼近生活實際,課堂導入之時,筆者播放耳熟能詳的歌曲《我的好兄弟》,觸動感染學生,并抓住其中的一句歌詞提出疑問:“為什么把友情比作酒,比作老歌?怎么樣的友情才稱得上是酒是老歌呢?”帶著這一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文本分析結束后再回頭思考這個問題,學生們很容易答出來,并且對孔夫子的擇友觀深以為然。
二、認知豐富啟動:多元催化,巧妙聯結
上每一篇課文,教師應該充分做好教學設計,盡可能引用相關材料佐證,可以是生動的小故事,可以是淺顯的類比事例,可以是視聽結合的資源,以多樣化的激活方式促進學生產生主動意志啟動,提高課堂效率。
多元設計,啟發思維。豐富的教學材料的呈現,多樣化的刺激,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和流暢性。比如《克己復禮》“子夏問孝”這一章中,在強調“始終保持和顏悅色,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敬愛,才是真正的孝”之際,筆者用一組親子漫畫來加深學生對孝道的理解,幫助學生化解思想理念的抽象性,變文言、文化知識為自動的內隱能力來增強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記憶聯想,觸類旁通。要巧妙聯結前文后章,溝通課內課外,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論語》中,孔子闡述的君子是文質彬彬,仁與禮和諧統一,具有高尚品德修養的人。筆者不限于此,由孔孟拓展開來,列述道家、法家、墨家等不同的君子觀,讓學生了解先秦君子觀的同時,把握諸子百家思想的不同特點。有時候一個詞語,一個人名,也可以延伸拓展,達到認知啟動的效果,使學生們知曉《論語》語言的精辟和深意,擴大學生們的認知視野。
三、動作啟動:契闊談文,如切如磋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局限于單純的知識輸入或認知構建,要不斷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動作激活的方式促進探究性學習的有效開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啟動已有的知識經驗分析解決問題。
切磋琢磨,合作交流。語文課堂應該是互動的、充滿活力的,要推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積極發揮,在“做”中學,享受“做”的過程。為了使學生的動作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教師可以先做示范講解,再讓學生仿照進行,完成文本的自我解讀。
作文共賞,疑義相析。教師可以通過撰寫小作文、趣味比賽等方式激活學生的主動動手行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孔子的思想。可以指導學生將《論語》里自己最喜歡的一章改編成寓言小故事,分享交流。可以就某個問題展開演講比賽或者辯論賽,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或要求學生任選一個孔門弟子,課后搜集相關的資料,以10分鐘左右的微課方式向全班介紹。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動手”之際,教師要注重引導點撥,講評歸納,及時對學生的行為做出反饋和評價,而非放任自由。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用教學言語和教學行為調控課堂之余,還應該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激活。情緒情感的調節、積極態度的維持、學習行為的激活,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作用。當然,不管哪種啟動方式,都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實踐中,花心思,下功夫,刺激學生的記憶聯想,助其完善信息提取機制,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情緒、積極的學習態度和主動的探究行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邢丹,金祥林.課堂教學的多種啟動效應研究[J].教學研究,2012(2).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