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珍
【摘要】生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能夠為作文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初中生認知水平有限,生活視域相對狹窄,基于生活化作文寫作,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本文從用心積累、主動實踐兩個方面,闡述初中生活作文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 生良好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在作文寫作中,學生往往“無事可寫”“無證可論”,缺乏作文素材的尷尬,一直是困擾學生作文寫作的重要原因。寫作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需要學生立足生活,以生活視角,去看待、感受并領悟大自然。為此,初中作文教學生活化,是實現有效作文教學的重要策略,更是貼近生活,豐富學生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在我看來,生活作文的實踐,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細心觀察、用心積累,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初中生處于個性發展的特殊期,認知水平有限,因此應從生活中獲取素材,讓作文寫作更加豐富而飽滿,能夠反映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在傳統作文教學中,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枯燥、乏味的作文課堂,弱化了學生“學”的主動性。學生在寫作中,無內容可寫、無情可表達,這就陷入了尷尬的寫作境地。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寫作與生活處于隔離狀態,學生源于生活的真情實感未能在寫作中表達。豐富而富有情感的生活素材,實質上是初中生作文創作的源泉,應細心觀察、用心積累,方可豐富寫作素材。
(一)細心觀察,去發現生活之美
初中生應做個有心人,能夠細心觀察生活,從生活點滴中,將一些有意義、有啟迪的事情記錄下來,讓其成為自己寫作的素材。生活有成功、有失敗,也有努力和奮斗,這些生活素材,都可以成為作文寫作的重要來源。例如在以“成功”為話題的作文寫作中,教師就發現很多學生無內容可寫,寫來寫去都是“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這些典型的成功故事。在整個行文中,缺乏對于成功的實踐體會,成功更多是流于紙面上的文字表達,而沒有真情實感的認知。為此,教師在寫作指導中,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從自身的實踐體會,去講述成功的故事;去闡述成功的艱辛;去收獲成功的啟迪……生活很美,成功就是對這份“美”的詮釋,用生活寫成功,更加真切而豐富。
(二)用心積累,飽滿寫作情感
寫作素材的缺乏、情感的欠缺,很大原因是學生的生活視域相對狹窄,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中,學生對于社會的感知比較欠缺。為此,學生要認真觀察生活的事與物,從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父愛的厚重、感知孝心美德……狹窄的生活,有著豐富的人文元素,這些都可以成為豐富寫作情感的重要源泉。在朱自清《背影》的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了關于“父愛”的作文任務,要求學生從生活的點滴細節入手,去闡述那份厚重的父愛。學生立足生活,從日常生活中父母的關愛、包容入手,極大地豐富了寫作的情感。學生源于真情實感的體會,讓作文讀之意味深長。
二、走進生活、主動實踐,挖掘作文寫作素材
生活是萬花筒,五彩繽紛的同時,也需要學生走進生活,去挖掘作文寫作素材。在初中生活作文的實踐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貼近生活,將一些無法訴說的情感、事物,以更加生活、直觀的生活元素呈現。為此,在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構建中,應踐行生本理念,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實踐的良好習慣,促進有效學習。
(一)走進生活、關注熱點,展開生活調研
在多元化的信息時代,熱點信息常常可以作為寫作的重要素材,能夠更好地緊扣時代元素,讓作文更接地氣。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關注熱點,能夠在生活調研中,形成自己的思考認識,并從中獲得啟迪。例如在“老人該不該扶”的熱點社會問題中,教師組織學生展開研究活動。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就這一社會話題進行深度的探討。從生活調研中,學生對于熱點話題的認識不再拘囿于一點,而是能夠多個角度去思考,讓素材更加富有深意,能夠形成更加精辟的觀念,加深作文的立意深度。
(二)實地采風、主動實踐,挖掘寫作素材
實地采風、主動實踐是挖掘生活素材的重要手段,也是開闊中學生視野的重要途徑。在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學的構建中,教師應提高學生的主動實踐能力,通過組織參觀景點、走訪社區等方式,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能夠在不同的生活實踐中,挖掘寫作素材,提高作文教學的深刻性。例如在紅色博物館的參觀中,學生更加懂得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革命先輩所作出的巨大犧牲;在社區走訪中,學生們了解了社區居民服務模式,了解民生工程的建設……這些源于實踐生活的體會與感悟,都可以成為作文寫作的重要素材,讓作文有故事可說、有情可表達,豐富而飽滿。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作文有效教學的實現,是創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的過程。初中生活作文的實踐,著力點在于構建開放式多元化的作文課堂,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用心積累,在主動實踐中,豐富寫作素材,提高作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邱素云.提高初中學生作文水平的實踐研究[J].現代交際(中),2016(10).
[2]覃桂英.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學實踐方式分析[J].科學咨詢,2016(4).
[3]金宇飛.生活引活水,作文添亮點——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生活作文”教學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6(7).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