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坤霞
【摘要】小說是常見的、受讀者喜愛的一種文學體裁,在現行的初中語文教材中選編有不少小說類課文,充分說明了小說的文學價值、教育意義、審美功能。由于小說主題思想突出、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情節動人曲折,深受初中生的青睞和喜愛。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針對經典小說,教師需給予特殊關照,結合小說特點設計閱讀教學,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并深受經典小說主旨的教育和熏陶。本文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經典小說為例,淺探經典小說閱讀教學的有關策略,希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經典小說;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引導學生理清情節線索,深入了解小說內容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經典小說課文,都是編者千挑萬選出來的優秀作品,這些經典小說情節往往出人意料、場景不斷變換,使用極強的突轉手法讓情節變得跌宕起伏,充分展現小說的文學價值和藝術魅力。在初中語文經典小說閱讀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小說的情節多變,雖然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參與閱讀,不過鑒賞難度較大,線索在小說情節中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經典小說閱讀教學中,需引導學生理清小說情節線索,有利于他們深入了解小說內容,通過線索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為后續學習做鋪墊。
比如在進行名著推薦與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教師需先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小說內容,理清結構,明確該篇小說情節的主要情節線索,要求他們根據小說情節劃分結構,尋找情節線索。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與合作探究得知小說的主要情節線索是:少年保爾的生活與反抗,保爾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建設者保爾的忘我工作,保爾與疾病頑強斗爭。他們在理清情節過程中需找到一系列線索,通常都是細節描寫,像保爾在火車站工作,被關進監獄,保爾與冬妮婭在河邊相識,帶著冬妮婭參加聚會,保爾在戰馬上被炮彈擊中等。如此,學生借助細節描寫把小說情節線索理順,然后將保爾這一人物形象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拼接起來,讓他們知道保爾是一個用鋼鐵般的意志與頑強的奮斗精神迎接生活的人,以此深入了解小說內容。
二、鼓勵學生品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說重點部分
人物作為小說的關鍵要素之一,是閱讀和賞析小說的重要內 容,特別是在經典小說中人物形象往往塑造得十分鮮明,并搭配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細膩的環境描寫,以及宏大積極的思想主題,充分展現小說這一文學體裁的藝術魅力。在初中語文經典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著重引領學生從多個方面和運用多種方法品析人物形象的特征,結合人物形象把握小說的重點部分,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小說內涵。初中語文教師可鼓勵學生使用對比方式分析經典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使用相異或相似的人物形象作比較閱讀,以此剖析人物形象特征。
在這里,仍然以名著推薦與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學為例,教師可要求學生著重分析小說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包括保爾、冬妮婭、朱赫來、阿爾焦姆、謝廖沙和麗達等。并概括這些人物形象的特征,像保爾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冬妮婭是保爾的第一個女友,出身資產階級家庭,是一個追求平凡生活的女性;朱赫來是一個堅強的紅軍戰士;阿爾焦姆是保爾的哥哥,具有工人階級的高貴品質;謝廖沙是保爾童年時的朋友,也是一名紅軍戰士;麗達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心地善良而堅定,善于出謀劃策,與保爾志同道合。同時,教師應讓學生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有哪些表現體現了自己的堅強或懦弱,再結合對人物形象的品析,從而把握小說的重點部分,讓他們懂得人生的意義,使其學會用正確的心態面對磨難。
三、深入挖掘小說思想主旨,促使學生深受感染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材中選編經典小說的教學目的逐步放大化,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文學知識和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發揮經典小說的教育作用,使其通過對思想主旨的了解和分析,深受感受和教育,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和生活態度,以及思想觀念等。因此,在初中語文經典小說教學實踐中,教師需帶領學生深入挖掘小說的思想主旨,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表達,通過對思想主旨的掌握與作者的內心發生共鳴,自身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真正體現小說的教育意義,讓學生有所收獲,形成健康積極的思想品質。
舉個例子,在《變色龍》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先采用多媒體設備展示變色龍的多幅圖片,讓學生了解大自然中的變色龍是什么樣的動物,并組織語言:變色龍是一種蜥蜴,可以隨著環境變化而改變皮膚顏色,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像變色龍一樣。利用圖片導入揭示小說課題,煥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奠定他們理解課文思想主旨的情感基調。接著,教師介紹這篇小說的作者和時代背景,要求學生初讀課文,圍繞“狗是否是將軍家的”發生的六次改變重點思考。并分角色再次閱讀課文,要注意體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讀出正確的語調和情感,深入挖掘這篇小說的思想主旨。通過主旨分析讓學生深受感染,體會到沙皇專制統治的腐敗黑暗,喚起他們的幸福感和時代歸屬感,使其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并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在初中語文經典小說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需充分意識到小說的教育作用和審美功能,以學生為主體,以分析小說內容為前提,帶領他們從語言品析、情節構思、人物形象、思想主旨等多個方面品讀小說,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