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文
【摘要】新課改頒布推行后,初中語文的教學工作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提升創新實踐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教育教學要求,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增強專業能力,豐富知識與理論,積極完成自身角色的轉變,以新課改的相關規定與要求作為教學思想指南,推進語文教學改革的順利、深入進行,為新時代培養接班人才。下文中,筆者將對從事初中語文教學的經驗實踐做出總結,分析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如何轉變自身角色,優化教學方案設計,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提升語文科目教學質量。
【關鍵詞】角色轉變;教學形式與理念;初中語文;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模式的創新,是新課改的目標與要求,也是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深化的必然結果。新課改指導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應當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為己任,將人才培養與社會建設、經濟發展、文化傳承聯系起來,順應時代進步與社會發展的趨勢,運用科學的教學理念,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初中語文教師應當配合新課改的要求,促進個人教學能力與水平的提升,打造歡樂、高效、多彩的語文教學課堂。
一、樹立科學教學理念,開展個性化教學
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新課改的首要目標之一。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要充分思考如何結合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和不同的性格特點,實現多樣化、分層次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勇于創新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只有教師首先從過去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中走出來,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與自主學習地位,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自主思考的空間,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模式改革。
舉例說明,筆者開展教學工作中,一方面結合課本教材的內容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另一方面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不局限于課本知識點與保守教學方法,結合班級學生的個性特點、心理需求、學習能力,制定差異化的分層教學方案,保護學生的學習自信,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只有尊重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和個性化發展需求,開展個性化語文教學,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終身學習習慣。
二、提升教師職業素養,積極與學生溝通互動
新課改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扮演好引導者、輔助者的角色,鼓勵學生勇于實踐與創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并從旁給予及時的指引與幫助,激發學生對語文科目的學習熱情。
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個人職業素養、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利用課余時間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優化教學方案設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初中語文教師還應當盡力消除與學生之間的隔閡,鼓勵學生主動向老師提出問題,交流想法與觀點,對疑問開展研究與探討;教師也應當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從中及時發現問題,給予學生適當的提示及幫助,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教師還應當積極參與學生的課余社會生活,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等社交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既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能夠與學生實時對話、布置學習任務、解答學生的問題。
三、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方案設計過程中,要明確學習重點并突出難點,對于難以理解的地方和重要的知識點詳細講解,對于學生已經了解掌握的知識點簡單帶過,避免課堂學習時間的浪費,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舉例說明,筆者在講授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背影》一課時,首先在課文預習的環節,讓學生查找了作者朱自清的簡歷與個人資料,了解了文章的寫作背景,然后針對此篇課文的寫作特點、語言運用進行重點闡述及分析,通過對課文的熟練朗讀,引導學生去觀察、思考作者運用了哪些關于語言、外貌打扮、動作體態、內心情感的描寫,又是怎樣通過這些樸實簡單的語言,表達了父子之間真摯、深厚、美好的情感。為了提升課堂學習效率,筆者設計了幾個簡單問題:“文章為什么以《背影》為題?作者先后幾次提到了父親的背影,分別使用了哪些描寫手段和修辭手法?通過這些描寫,你認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重點描寫了父親的哪一次背影,理由是什么?”通過提出問題并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和思考,從課文中尋找答案,既明確了課堂的學習重點,也節省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優化教學方案設計,培養語言邏輯思維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能力;要打破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模式,不應當讓學生去生硬記憶、固化思維模式,而應當注重對學生分析推理、理解判斷、歸納總結等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充分尊重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主體學習地位。
舉例說明,筆者在講授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口技》一課時,讓學生結合上下文之間的聯系與內容,推測“但”“少頃”“會”“善”“走”“名”“幾”等生詞在文中的含義,讓學生辨析生詞在文言文與現代文當中的含義有什么不同,舉出具體的應用例子。在此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推理、歸納、比較等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新課改培養綜合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自身角色,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開展個性化分層教學,提升教師職業素養,積極與學生互動溝通,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訓練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能力,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大川.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的角色轉變[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
[2]李小會.淺談新課改下教師角色的轉變與語文教學的促進關系[J].生物技術世界,2015(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