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摘要】小學語文是帶領學生感知漢語言魅力的學科,高效的語文學習,能夠為學生日后的學習以及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將針對在語文課堂中把握注意力最佳時間、融入多元化教學手段、設置有趣的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鼓勵性評價四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其目的是有效提升語文課堂效率。
【關鍵詞】學生;注意力;語文;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心智并未發育成熟,學生很難將全部精力完全注入語文學習中。集中學生注意力,已經成為當前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難題。文本將針對培養學生注意力,提高語文課堂效率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充分把握學生注意力最佳時間,科學調動學生注意力
通過筆者詳細的調查得出,小學階段學生在課堂中的連續注意力一般最多只有20分鐘。這短短的20分鐘內,學生的大腦皮層會處于一個非常活躍的狀態,使得此時學生的記憶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強。在40分鐘的課堂中,教師應該積極充分利用僅有的20分鐘。教師應該在20分鐘內將教學工作的重點難點著重進行講解,在剩余的20分鐘內,利用高效的課堂交流以及課堂活動來夯實之前所學的重點難點。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暮江吟》時,教師便可以在上課的20分鐘將詩歌中的重點注釋“殘陽、瑟瑟、可憐、真珠”等重點詞匯含義向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在精神飽滿的狀態下去了解詩歌中的重點詞匯釋義,增強學生對古詩詞匯的了解,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詩歌的意境。
二、利用多元化教學手段,有趣地提升學生注意力
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差,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課,會導致學生大腦皮層產生疲勞感,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產生。傳統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形式以及內容相對單一、枯燥。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大腦一直保持一個狀態,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憊感,不利于集中學生精力。教師可以積極將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融入語文課堂中,將聲、影、圖有效結合,融入一些充滿童趣,小學生喜歡的課堂內容,為學生提供一些比較感性的語文教學材料。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翠鳥》時,教師便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將翠鳥的影視片段以及圖片,在課堂中進行播放。將課文內容與視頻片段進行結合,使學生大腦皮層的注重點從思考與想象的層面,轉化到看與聽的層面。積極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生動直觀地將翠鳥的外形以及活動特點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更加便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提升了學生語文學習效率。
三、通過有趣的語文教學活動,高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
想要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科學性,教師就必須積極把握學生的客觀特點,并制定符合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內容。小學階段的學生相對來說更加調皮好動,喜歡趣味性較強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小學生的特點設置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參與語文活動中,感知語文教學內容的深層含義。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掩耳盜鈴》時,教師便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表演情境,利用有趣的表演活動,使學生深入了解文章所詮釋的含義。在學生栩栩如生表演的同時,臺下學生會哄堂大笑,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豐富的情緒。與此同時,學生在觀看表演時,感受到了盜鈴者的自欺欺人,使學生在有趣的表演情境下深刻了解到了相對晦澀的寓言含義。切實將教學內容和實踐內容相結合,集中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感知能力。
四、利用鼓勵性評價,集中學生注意力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了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日常教學評價過程中,應該積極以鼓勵與表揚為主,利用正面的評價,引導學生不斷向上。為了切實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不能過于吝嗇對學生的贊賞。小學階段學生正是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的時期,更加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贊賞。教師可以積極迎合學生的這一客觀特點,積極在語文教學課堂中給予學生正面的評價與表揚。例如當學生回答過問題后,教師便可以利用“真棒啊!”“你的想法真的很有特點!”“你的文采真棒啊!”等具有激勵、表揚特點的正面評價贈予學生,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會感受到心靈的滿足,便會拿出十足的勁頭重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五、結語
集中學生注意力,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小學生的客觀發展規律,把握學生特點并積極將語文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前20分鐘時間,將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有機融入。積極利用有趣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中肯、正面的鼓勵,為學生語文學習提供不竭的學習動力,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升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劉雙紅.探究小學數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J].新教育時代,2016(11).
[2]楊敬淼.培養學生注意力提高語文課堂效率[J].少兒科學周刊,2014(3).
[3]陸申青.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課堂上的注意力[J].教育界, 2017(2).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