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國強
【摘要】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人才,其中德育是首位,假如一個知識很淵博的人,
品行不正,專搞一些壞事,這樣對社會危害巨大。德育教育應當從小培養,把學生培養成品學兼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對班主任來說,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更為重要,以下我從四點說說我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班主任;素質教育;思想道德品質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一、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包含的思想道德因素,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語文教材文質兼美,具有典范性,充分體現出了現代意識和劃時代特點,以關注自然和人類為出發點,尊重和包容多樣性的文化,繼承了中國革命歷史的優良傳統和中華五千年積累和沉淀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更有助于學生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所以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包含的思想道德因素,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例如學《唯一的聽眾》這一課,學生在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談體會,主要讓學生談“我”為什么由一個音樂白癡,成長為一個能面對成百上千觀眾演奏的小提琴手?通過教師引導大部分同學能明確,“我”的成功是因為在老教授的鼓勵下,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再加上勤奮刻苦才取得的。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同學在學習上應怎樣做?大部分同學能認識到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樹立自信心,有勤奮刻苦的精神。學生有了這種精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增強。學習《詹天佑》一課,要結合詹天佑的事跡和當時具體的歷史背景談愛國主義和民族情感,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優秀中華兒女的奮斗精神和責任擔當。要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談感想,重點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的情感。這些文章對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很好的作用。
二、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班會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機,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學能力比較差,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缺乏遠大的理想。為此,我在班會上講述名人事跡,例如學生熟悉的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讀書的故事。再利用名人名言進行啟發,例如諸葛亮“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孫中山“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歌德“凡是自強不息者終能得救”。通過名人的故事和名人名言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有志氣和有理想的重要性,在學生明確了立志的重要性后,緊接著讓學生談自己在學習上確立什么目標,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樣通過班會,增強了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也要在班會過程中讓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展開交流和互動,教師可以談談自己當時的理想,而學生之間也要交換各自的想法,這樣在交流與互動中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合作意識,更好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利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
六年級一班今年負責每天打掃廁所。一開始學生怕臭,不愿去干,有的同學即使去打掃,也是捂著鼻子去應付了事。針對這一現象,我首先舉辦一個“我們不怕困難”主題班會,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古今中外科學家、教育家及各界名人的傳奇逸事,從他們的故事中感受到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名人的成功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必然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才有了現在的成績。通過主題班會學生增強了克服困難的信心。然后,老師身體力行,親自打掃廁所,給學生做表率,身教重于言教。這樣,學生就會按時打掃,再也沒有出現怕臭、怕臟、不愿打掃的現象,得到了校領導的好評。
四、通過各種游戲、討論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和集體主義精神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交了一份題為“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報告,強調了四個學會。其中之一是強調學會共同生活。在班集體中,處處需要合作。這種合作不僅能促進學生間彼此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充分體現一個集體的凝聚力。一個凝聚力強的集體一定是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于是,我經常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討論等,讓學生看到自己在活動中的義務,體會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養合作精神。例如開展籃球比賽、4人小組的手抄報比賽、拔河比賽等;課上經常圍繞一個問題,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分工合作,進行研究討論,最后匯報研究成果等。學生體驗到共同生活在一起,時時處處需要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干好每一件事,在合作中學習會變得更美好。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檢查評比中,例如衛生評比和學生習慣養成教育評比,我時時要求學生不要給自己的班級丟分,要有集體榮譽感,學生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各項評比成績自然就好了。
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培養學生良好品德過程中班主任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工作,班主任只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可利用的因素,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包含的思想道德因素,利用召開班會的機會,利用各種實踐活動等,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形成的環境,學生才能在“我學習,我快樂”的氛圍中健康成長,培養出一大批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高素質人才。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