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慕華
【摘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對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成效,在基本的課內閱讀教學之外還需要輔助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文章結合人教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例,從興趣培養、主動閱讀、方法引導幾個方面具體分析怎樣引導中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旨在更好地促進學生閱讀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三部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中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要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結合初中生的語文閱讀學習特點和興趣選擇適合的閱讀教學方式,提高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效。為此,需要中學語文教師在樹立大語文觀的基礎上,從培養學生想讀的閱讀興趣、誘導學生樂讀的閱讀需要、引導學生會讀的閱讀方法指導等方面,分析怎樣更好地開展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
一、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想讀
興趣是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指導下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投入語文閱讀中,在閱讀中自主嘗試、自主體驗、自主思考,逐漸培養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而有效凸顯出課外閱讀的作用。第一,合理選擇閱讀題材。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選擇課外閱讀題材。大部分的初中生活潑好動,喜歡有趣味的文章。為此,在課外閱讀題材選擇上,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內容選擇充滿趣味的文章,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比如人教版初中七年級語文第一單元選取了一些和四季相關的文章,為了能夠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故事編寫的興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有關自然現象的書籍,讓學生對自然現象及景觀做出自己的分析,模仿編寫自己喜愛的故事和風景描寫。第二,故事生趣。在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有名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向學生講述作家的奇聞逸事,激發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一課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進一步講述關于老舍的故事,為學生安排自主閱讀老舍的小說《駱駝祥子》的任務,增強學生對老舍的關注,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
二、為學生創設輕松、自主的課外閱讀環境
在學生對課外文章產生了強烈的閱讀興趣之后,教師要在第一時間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興趣保持下去,培養學生樂讀和愛讀的積極性。第一,為學生語文閱讀創設自由的閱讀空間。針對現階段家長過度重視學生語文學習成績,忽視對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能力培養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家訪來向家長說明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讓家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予以足夠的支持。另外,學校也要每周為學生安排一定時間的語文閱讀課,讓學生自主到學校圖書館、閱覽室來借閱圖書。第二,組建和諧的閱讀小組。課外閱讀小組一般由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將閱讀志趣相同、智能互補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開展小組閱讀,在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親近感、群體感、歸屬感,在小組之間的討論交流中提升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成效。
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促使學生自主閱讀
在新課標要求下,提倡學生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更要鼓勵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閱讀的材料。因此要讓學生從一開始閱讀時,就要讀整本的書。整本書的情節比較完整,學生在完成后會更加有成就感。并且還要確保所閱讀的材料是健康、有益的。這樣書的內容可以更積極、向上,并且對于他們的身體、心理發展也都是有好處的。
第一,圓點試讀法。在學生閱讀一部課外作品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在文章中自主尋找能夠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詞句,讓學生結合實際細細研讀這些字詞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初中生讀書的最根本目的,是想讓自己的心情愉快,因此教師則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優秀的閱讀材料。第二,評讀領悟法。初中生求知欲、好奇心很強,處于好學、好問的重要階段,文章中的每一個情境、每一處描寫都會引發學生的思考、促使學生提出問題。隨著閱讀數量的增加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對于同一作品學生會產生不同的見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九年級語文《楊修之死》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引導學生養成按照順序提問的習慣,包括這本書講了什么?這本書的意義是什么?這本書給人們以怎樣的啟迪?《三國演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必讀內容,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閱讀和理解三國的內容,教師可以結合小說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一次三國人物形象分析活動課。首先,在課前,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三國演義》中的一個個故事,提問學生:“這些故事你們都看過嗎?”告訴學生要想讀懂《三國演義》就必須讀懂其中的故事。教師板書展示人物名稱和相關事件,比如選讀課文中的“孔明智退司馬懿”。其次,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怎樣來讀懂《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在大屏幕出示關于人物的描寫,讓學生討論猜想。最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交流,評選出各自喜愛的三國英雄。第三,賞讀體驗法。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指導性的思考提示,為學生留足空間來欣賞和閱讀,深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四、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學習對學生人生態度培養、價值取向等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作為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在開展課堂語文教學之余,還需要對學生的課外語文學習予以引導,并通過學習以自己的思想認識、人生經驗、鑒賞能力來影響學生,給學生的閱讀學習以正確的引導,促使學生通過閱讀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谷淑園.抓好閱讀教學三部曲[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1(11).
[2]張存智.小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之“三部曲”[J].基礎教育研究,2011(2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