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飛
【摘要】小學階段,寫人敘事類文章占的比重很大,這類文章首要價值在于對人物形象的品析。教師要引導孩子細細品味人物的語
言、行動描寫,走進人物內心,感受人物特點,讀出人物形象。其次,要學習作者寫人敘事的方法,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課堂教學中,孩子經歷思維碰撞反轉、潛心會文朗讀、遷移訓練表達的過程,能夠觸碰人物心靈,品悟人物形象,習得人物寫法。如此深度閱讀,讓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語言發展的芳草地。
【關鍵詞】深閱讀 ;碰撞反轉;潛心朗讀;遷移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寫人敘事類文章占的比重很大,教學此類文章,筆者認為要達到兩個目標,一是懂得抓住語言、行動、心理等方面的細節描寫,體會人物特點;二是學會簡單地運用這些表達方式去表現人物形象。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的《少年王冕》這篇課文選自吳敬梓的《儒林外史》,講述了元末明初的畫家、詩人王冕,年少時雖家境貧寒,替人放牛,但仍不忘讀書學習。通過刻苦學畫,終成畫荷花高手的故事。這篇課文是典型的寫人敘事類文章,它的首要價值在于對人物形象的品析。教師要引導孩子細細品味人物的語言、行動描寫,走進人物內心,感受人物特點,讀出人物形象。其次,要學習作者寫人敘事的方法,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上,孩子經歷了思維碰撞反轉、潛心會文朗讀、遷移訓練表達整個過程,他們走進了少年王冕的內心世界,品悟到王冕堅持不懈的意志和懂事孝順的人物形象,學會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寫法。筆者以課堂實錄的形式,粗淺地談談寫人敘事類文章深度閱讀教學策略。
一、思維碰撞反轉,觸碰人物心靈
《少年王冕》這篇文章的篇幅較長,但母子的對話描寫卻只有一處。這段對話,使母親的艱辛、無奈,王冕懂事、孝順的形象躍然紙上,令人動容,感人至深。這樣的語言描寫一定要讓孩子細細品味。
既然放牛時還帶書去看,怎么會覺得在學堂讀書悶呢?王冕的這番話前后矛盾,話中有話,意在言外。“悶”的意思是心煩,不舒暢。聯系下文就能知道原來這是王冕在寬慰母親,假說“悶”,實則不悶。這一點,孩子通過自讀自悟,是能看明白的。但細想想,母親日夜操勞,供王冕讀書,王冕哪能讀得安心、讀得踏實啊?可能王冕還真悶。這種細微的心理活動就需要教師引導孩子關注、探討了。在這里,孩子經歷了思維的碰撞、反轉過程,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走進王冕內心深處,感同身受,深深地體會到王冕的懂事和孝順,而不只是嘴巴上隨便說說。這里的“悶與不悶”就是深度品讀人物形象的思維碰撞點、反轉點,應該牢牢抓住。
當然,除了語言描寫,行動、心理等方面的細節描寫同樣也值得去品讀,也是讀懂人物的重要途徑。當孩子懂得抓住這些細節描寫,找到思維碰撞點、反轉點,觸碰到人物心靈,就初步掌握了寫人敘事類文章的基本學習方法,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潛心會文朗讀,品悟人物形象
一堂好的語文課,肯定有好的朗讀。潛下心來,走進文本中,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通過朗讀更能讓孩子觸碰到人物心靈,使人物更鮮活,形象更豐滿。在《少年王冕》的教學中,讀好母子的對話,對孩子感悟人物形象是至關重要的。
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創設情境,通過師生共讀、排比式朗讀、角色朗讀的形式,把孩子的情感一次次推向了高潮,以至于有的孩子感動得眼睛紅潤。這是對母親深深的理解,對王冕深深的敬佩!
朗讀的方式還有許多種,教師要在研讀文本的基礎上,選擇最適合文本語言材料的朗讀形式;在研究學情的基礎上,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朗讀方式,組織孩子潛心朗讀,達到以讀促悟、以讀抒情的最理想效果。
三、遷移訓練表達,習得人物寫法
孩子通過寫人敘事類課文的學習,能夠獲得精神上的享受,思想上的啟迪,提升人生的境界。當然,學習這類課文,非常重要的一點還是學習作者寫人敘事的方法,學習作者遣詞造句構段的方式,學習運用語言文字方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王冕學畫時,文章并沒有細致刻畫王冕學畫的細節,只用一句話做了交代,“起初畫得不好,三個月之后,便大有長進,那荷花的精神、形態、顏色,沒有一處不像真”。這樣簡短的一句話,學生怎么能感受到他的堅持不懈、勤奮好學呢?
在這里需要發揮學生的想象,進行文本補白。語言、行動、心理描寫的表達方式,在這里正好可以學以致用,訓練表達。教師讓孩子思考:王冕學畫要付出多少艱辛的努力呀!他具體是怎么做的,發揮想象,把王冕三個月的學畫過程補充完整。思考好,再寫下來。在交流過程中,孩子的想象是非常豐富的。這個環節既讓王冕勤奮好學的形象飽滿起來,又訓練了表達,可謂一舉多得,事半功倍。
教學寫人記事類文章,教師要有“讀寫結合”的意識,指導學生將學到的寫作方法遷移運用到課堂練筆和習作中,抓住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等方面的細節進行描寫,使所寫人物有血有肉,從“蜻蜓點水”式的人物描寫上升到“豐實靈動”的人物刻畫這一層面上來。
思維碰撞反轉、潛心會文朗讀、遷移訓練表達,如此深度閱讀,讓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語言發展的芳草地。
參考文獻
[1]黃志成.被壓迫者的教育學——弗萊雷的解放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