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婉梨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也越發提高了。中職服裝專業是為社會培養基于服裝設計、服裝加工、服裝銷售等專業技能人才的教學機構,結合當前階段人們對服裝產業人才的需求,中職服裝專業教學也在不斷進行著改革和發展。就中職服裝專業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希望對中職服裝專業教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推動其朝著更加高效的方向發展。
[關 鍵 詞]中職;服裝專業;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4-0113-01
服裝專業是中職學校的重要專業之一,近些年,我國服裝產業的迅速發展,為中職服裝專業帶來了新的契機和考驗。一方面,中職學校是為社會培養服裝產業技術人才的教學機構,社會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增加,中職學校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中職學校當前的教學模式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如果不進行改革,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會導致學生就業困難。本文結合這些問題探討了中職服裝專業教學的具體策略和途徑,提出了一些個人的淺見。
一 、中職服裝專業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服裝生產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對服裝產業人才需求量也不斷增長。中職服裝專業正是培養這類人才的專業,但現實卻存在許多問題制約著這一專業的發展以及人才的培養。首先該專業的學生大多是女生,而服裝產業的季節性特點造成工作時間過長、工作強度過大,使得學生對今后的工作望而卻步,對專業學習也就缺乏興趣和信心;其次,許多中職學校服裝專業的教學模式相對落后,教學方式單一,教學中偏重理論,忽視實踐教學,學生雖然拿到了畢業證書,卻無法勝任工作;最后,當前的服裝產業需要的是應對整個服裝生產流程的復合型人才,許多中職學校的服裝專業對教學內容的設置都沒有明確的計劃性和針對性,學生的專業能力無法得到提升,缺乏實踐能力,無法在工作中有所突破,最終業績平平,甚至被企業淘汰。
二、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改革策略及途徑
(一)整合專業課程,實施一體化教學模式
整合課程之間的聯系,更加契合企業的人才需求,是中職服裝專業教學所應當注重的問題。對于服裝專業來說,服裝結構、服裝設計、服裝加工都是教學的重點,學校和教師要對服裝產業的人才需求進行調研,結合調研對課程進行相應的調整,在此基礎上開展一體化教學,使學生具備專業的操作技能和勝任工作的能力。例如教學“旗袍與中式服裝”一課時,首先是服裝設計的教學,一件服裝能否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在于設計的成敗,旗袍與中式服裝具有濃厚的中國元素,教師可以將這些內容作為教學重點,使學生領悟設計的重心,然后嘗試為自己設計一件旗袍。然后是面料的選擇。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面料的特點,以及色彩搭配、面料與款式之間的關系等,然后請學生做出相應的選擇;接下來是制圖打板,要引導學生注意旗袍豎領口的設計,并對制板方法、板型、結構等進行重點講解。最后是加工制作,除了機器的應用,教師要強調的就是質量問題。這一流程進行下來,由于學生對于成品的期待,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學得比較用心,從而能夠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對相關技能的掌握也會印象深刻。
(二)創新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廣泛參與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較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綜合運用包括“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教學模式,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從而更加自覺地投入學習過程之中。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教學過程中的啟發和引導以及教學方式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使學生樂于學習。以服裝設計課為例,示范教學是設計課的重要教學形式,教師可以將示范內容運用多媒體展示出來,無論是視頻形式,還是多媒體課件形式,都要比單純的講解更加生動形象,學生接受起來也更加高效。
(三)加強校企合作,提高實踐教學的比重
服裝專業的校企合作是重要的教學模式,通過廣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形式,教師和學生的專業水平都會有長足的進步,學生對未來崗位的適應能力也會不斷地發展和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學校要對實習期的學生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監督和引導,對企業為學生安排的工作也要進行適當的干預,保證學生在實習階段可以真正參與生產實踐,而不是混天度日,空耗歲月。這方面,訂單式培養計劃是一種較好的校企合作形式,學校為企業量身定制適合的人才,企業對這些人才進行有針對性的崗前培訓,既能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也能緩解企業的人才需求。
綜上所述,中職服裝專業具有廣闊的前景,而這一專業的教學同樣任重而道遠,學校和專業教師都應當密切注意市場需求的變化,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規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爭取為我國的服裝產業輸送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穆紅,顧韻芬.服裝專業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6,8(3):47-49.
[2]蔣紅英.服裝專業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初探[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3(4):87-90.
[3]周萍,吳國華,殷衛紅.服裝專業教學改革初探[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01(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