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調過
[中圖分類號]G632?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7-0146-01
一、以人為本,培養一代雄健的國民
想要做好教育,首先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 我認為正確的教育理念的基礎就是“以人為本”。要敬畏每一個生命,進入他們的世界,了解、認識、體驗他們的情感,從他們成長的內心需求出發,自覺維護學生作為人的尊嚴,尊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關切學生作為人的命運,滿足學生對成功的渴望和對快樂、幸福的追求。培養學生善待他人、善解人意、善良寬容的品格。我以為這就是教育,教育人成為人,成為一代雄健的國民。只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扎根在我們心靈的深處,我們才能用積極的心態看待所從事的班主任工作和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我一直踐行平等的理念,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根據他們的實際學習狀況和行為習慣同中求異,用多種方式幫助他們成長,讓每一位學生快樂地在班里學習。
二、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要有教育情懷,更要把工作落到實處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們既要有堅定的教育信念和情懷,熱愛學生,以生為本,更要腳踏實地,認真地把班主任工作做到實處、細處,意識為先,實踐為重,這樣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達到育人的目的。具體從以下三方面來談:
(一)“有教無類”“后生可畏”——意識為先
人,原本是“有類”的。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順,有的不肖。但通過教育,可以消除這些差別。對待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學生因為先天因素、成長環境和個人心志的不同,成長為現在的呈現出各種性格狀態的學生,有的敏感、有的自私、有的懶惰,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教育來改善和改變的。即使我們不能真正地消除這種差別,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引導培養,讓學生遇見最好的自己。“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們的學生將來肯定比我們優秀,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因為他們的成長是有更多的可能性的。
(二)“因材施教”“學思結合”——重在實踐
每一個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都有值得別人學習和贊揚的方面,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作為班主任,從軍訓開始,我就留意觀察每個學生的特點,發現他們每個人的性格、興趣和特長。有的學生善于管理,有的學生有美術特長,有的學生有特殊的疾病和家庭背景,我要根據他們的能力、興趣以及性格,引導他們成長。除此之外,作為一名普通班的班主任,我面對的學生學習意愿不夠強,學習意志不夠堅定,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體現在具體的學習行為中就是比較懶惰,對于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不能及時有效的完成。對于這種情況,班主任需要因材施教,發揮每一個學生的長處。我們班有一個體育生,進班成績較差,學習能力較低,學習習慣較差,跟班里其他學生在學習方面不在一個層面,但是我通過觀察、與其他學生的溝通,了解到該生善于團結同學、跟班級學生相處融洽、有責任心、善于承擔責任。對于這位同學我采取降低學習要求、轉變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習能力、發揮長處的方法,讓其積極地參與班級的管理工作,認識到自己對班級的責任,控制他在班里的行為。我發現效果良好。
作為班主任,我總是及時地注意觀察學生的狀態和變化,把握學生的心理。我們班有一位同學進班成績較好,剛開學的時候學習狀態特別好,可是有一段時間,我發現不管在上課還是其他時間他都顯得心事重重,狀態也不好。發現這個情況,我首先找他談話,但效果不甚理想,他不愿意和我溝通。鑒于此,我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就他近期的表現跟家長做了溝通,我才了解到學生因為聽不懂物理和化學,跟初中相比,產生了很大的落差,所以顯得很焦急。之后,我跟他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分析了高中課程的特點,再分析了他自己的現狀,找到了解決的方式,讓他認識到學習是一個過程,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之后這個學生的狀態有了很大的改變。
(三)“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專注自我提升
一個人只有內外兼修,才能成為真正具有高尚品德和正直人格的君子。推及到教師,就是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要通過學習、自我研修來成長為內在和外在都很優秀的教師。面對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如何尋求切實可效的方式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除了已有的經驗,教師需要通過閱讀和研修來充實自己,更新自己的理念和知識結構。除此之外,教師要在行為上約束自己,修煉自己的行為和品行,讓學生尊重自己。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除了向有經驗的班主任請教之外,還經常閱讀名班主任的博客,訂閱相關刊物,向他們取經,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出現的問題,管理班級,培養學生,促進學生的成長。與此同時,我注重自己的言行,對學生有承諾必履行,平等對待學生,為學生負責,從品行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信服班主任。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從細節處入手,用極大的耐心和信心去關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