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麗
【摘要】現階段,在小學低段歌唱教學中出現了拓展沒有圍繞音樂主題,延伸范圍太寬泛;沒有圍繞音樂要素,更好地為表現音樂服務等案例問題。本文結合新課程理念特點,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有效合理拓展為出發點,從解讀拓展困惑、研究拓展方法、反思拓展成效三方面進行研究,引導教師善于發現教學中的可拓展因素,深入挖掘歌曲內涵,并運用恰當的拓展方法,教育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利用多種方法加深對歌曲的體驗,使其得到更多的藝術享受和情感共鳴,從而達到審美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低段歌唱;拓展練習;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小學低段歌唱教學對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提高音樂素養具有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在探索構建歌唱教學模式中,應著重抓住感受、歌唱、拓展三個關鍵環節來開展教學。但很多教師,只注重前兩個感受與歌唱的環節,忽略了拓展練習的重要性。
教師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歌唱教學中的拓展,歌唱教學主要解決的內容是圍繞音樂要素,讓學生學會歌曲,但會唱歌曲并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走進音樂內涵,使其得到更多的藝術享受和情感共鳴,從而達到審美育人的目的,就是歌唱教學的拓展。拓展練習不是教學的簡單重復或者其他相關活動的疊加,而是對課堂教學的充分補充和延伸,讓音樂與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創編歌詞,用畫、舞、奏等綜合表現形式來體驗音樂的美。音樂課的拓展內容應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相聯系,拓展后最終要回到音樂本身。
《音樂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注重跨越領域的學習,拓展音樂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提高音樂綜合運用能力?!币皇赘枨鷥H僅學會是不夠的,教師還應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更深層次的共鳴,那么就要理清在拓展練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拓展練習中存在的問題探析
如何合理地開展低段歌唱教學中的拓展練習,做到張弛有度,是當前每位音樂教師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從一次失敗的拓展練習開始,展開細致的研究。
案例初現:教唱二年級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新疆這個少數民族,我找了大量圖片和文字資料進行介紹,接著又出示了新疆姑娘的圖片并介紹起來。我剛興致勃勃地介紹維吾爾族姑娘如何打扮時,就有學生說:“老師!她們為什么要穿這樣的衣服???”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然后我又讓學生欣賞了一些當地的小吃圖片,如羊肉串等。這下可好!學生的興致一下子高漲了起來,教室里像炸開了鍋……結果我讓學生演唱時,反倒不如以前了,學生根本就靜不下心來演唱,還有好幾個學生在津津有味地討論羊肉串呢!
對于本節課拓展練習的失敗,我感到非常困惑。拓展的本意是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了解新疆這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更好地激發情感體驗,從而為表現歌曲服務,但過猶不及式的拓展,導致無法控制課堂秩序。為什么會演變成亂糟糟的結果呢?為尋求改變,不斷反思后,我也覺得上述做法存在很多問題。
(一)拓展沒有圍繞音樂主題,延伸范圍太寬泛
新課程基本理念指出,音樂課程的學科性質是要求我們在音樂教學中必須突出音樂藝術的本質內容,即音樂審美的內容;而不是突出音樂的非本質內容—說教式的德育內容或與音樂藝術關系不大的其他學科內容。
上述案例中恰恰相反,說教式的人文風情知識介紹得太多,過于枯燥乏味。拓展沒有圍繞音樂的本質特點,遵循以音樂為主的原則進行,沒有把握好該有的范圍,向其他學科延伸時顯得太寬泛了。教學脫離了原來的軌道就無法體現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帶給學生的也只是以其他學科為中心的內容,最終使得音樂味變成了厚重的語文味,美術味或者成了一盤“大雜燴”。學生更多的關注起新奇的東西來,不能融入到音樂本身的情境中去體會、感受音樂本身的美好,教師也無從掌控課堂教學秩序,那么教學效果自然就不盡如人意了。
(二)拓展沒有深入音樂內涵,不能為表現音樂服務
拓展是思維活動的擴張,如增強思維深度、擴大思維廣度等,才是扎扎實實的拓展,而絕非形式上花樣增多,內容上簡單堆砌。案例中沒有從挖掘歌曲的內涵出發,學生不能深入地了解歌曲內容,從而使得拓展不能更好地為表現歌曲服務。于是,在進一步交流磨課后,課堂又有了新改變。
案例再現:學生初步學會歌曲后,PPT展示:一句歌詞一張圖片,用圖片內容展現歌曲,同時配上歌曲的演唱,做到音畫同步。在音畫結合的效果感染下,學生豐富的感情被激發了,歌聲中流露出對新疆的贊美之情。但是,學生還是不能打心里唱出自己的情感。于是,我在最后添加了創編環節,引導學生通過歌曲創編的形式,讓新疆人民也來了解我們自己的家鄉。在課后,發現學生的臉上洋溢著幸福激動的笑容,相信他們也在為自己可愛的家鄉感到自豪。
回顧再一次的磨課,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創編歌詞,不僅拓展了學生思維,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而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雖然學生的創編還不成熟,但有了新的嘗試與情感體驗。這樣的拓展教學,不僅對音樂本身有更多的感觸,而且能更好地表現歌曲,領略到學習音樂的快樂。那么,還有哪些有效方法能引導學生更深入地體驗音樂內涵呢?
二、圍繞音樂主題,探索多種拓展練習的方法
探索有效的拓展練習方法,應圍繞音樂主題原則,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體驗和表現能力。在拓寬知識面時,可以提供自由參與的舞臺,讓學生獲得愉悅與成功。為此,教師還可以尋求更多有效的方法。
(一)在故事聆聽中,體會歌曲內涵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歌曲教學若離開了師生共同情感的積極參與,教學的價值就不存在了。當學生學會歌曲,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后,教師可尋找相應的故事來感受音樂主題,巧借相關歌曲進一步升華情感。
(二)在歌詞創編中,陶冶學生情操
音樂本來就是從生活中創造出來的,真正的拓展應把課堂建構成為連接歌曲內容和生活的橋梁,應真正實現課內與課外的聯系。教師可通過歌詞創編的形式,讓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創編過程中培養創造精神,同時感受世界的真善美,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在綜合表演中,提高表現能力
課堂教學中的綜合表演是音樂學習的進一步延伸,是學生進行全面自我實踐、表現的一個環節。通過綜合表演的形式,讓學生感受音樂特點和享受舞蹈美的熏陶,促進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提高音樂的審美力和表現力,但綜合表演的拓展方式可以更多樣化些。
三、拓展練習的研究成效分析
俗話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被仡櫟投胃璩虒W中的拓展練習研究,音樂素養的積淀固然重要,但也要把握拓展的“度”,不能因為要拓寬學生視野、提高音樂鑒賞力而過多選擇內容,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充塞了過多的知識,學生根本來不及“消化”,教學也只能“走過場”了。
在綜合表演時,教師應根據音樂作品的內容和學生的基礎仔細推敲是否適合表演,教師對表演的結果要有預見,不適合表演的,干脆換另外的方法來深化音樂,有舍才能有得,否則就達不到教學效果。
縱觀新課程改革,為每位音樂教師提供了精彩紛呈的拓展天地,實現了教學內容從統一到多樣,教學方式從模式化到多樣化的改變。音樂教學的拓展方式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相信一定會給學生帶來更多深刻和與眾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