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瀚文
【摘要】大數據時代下的21世紀,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然而,社會思潮的紛繁復雜和生活環境的龐雜紛亂,使得大學生的個人社交障礙以及自閉癥等心理問題日趨凸顯。本文以音樂心理學為理論基礎,把接受式音樂療法和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作為介入大學生心理干預的新媒介,用音樂舒緩人的負面情緒并積極引導在心理危機中的大學生走出陰霾,探索出一條適合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
【關鍵詞】接受式音樂療法;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音樂治療的歷史發展和高?,F狀
早在1944年,音樂治療就成為了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一個正式學科,并隨之逐漸發展完善,且形成了眾多理論流派。如今,美國近百所大學設有音樂治療專業,培養學士、碩士和博士生。雖然,音樂治療在中國還是一門年輕的應用學科,但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早已有大量綜述記載關于音樂理療和身心健康的文字。中國是音樂治療最古老的發源地之一??上У氖?,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產物并沒有得到有效傳承。直至上世紀70年代,我國的音樂治療才開始慢慢興起并在未來的這30多年里逐漸走向成熟。
中國的音樂治療理念是中西合璧的,除了接受西方的新興理論之外,還結合本土化特色進行技術創新。把音樂治療結合我國傳統中醫理療,融會貫通,將研究領域逐步擴大。
二、音樂治療的方法與途徑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音樂治療的方法技術得到了更系統的進化。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權威音樂療法有三種。
(一)接受式音樂療法(Receptive Music Therapy)
即運用治療師特定的音樂來舒緩人的情緒。這種方式非常普遍并且容易被人接受,因此受眾度很高。
(二)參與式音樂治療(Recreative Music Therapy)
就是治療師帶著患者參與到設定好的音樂活動中來,在音樂舞動中釋放情緒。
(三)即興表演式音樂治療(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
分為器樂和聲樂兩部分,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因材施教,運用小樂器彈奏和哼唱的方式幫助患者找回自己的內心,慢慢走出心理陰霾。
(四)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Orff Music Therapy)
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體系之一,由德國的音樂教育大師卡爾?奧爾夫提出。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是創造性地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和音樂心理學相結合,用系統的、團體的、正面的音樂活動和訓練, 幫助學生擺脫害羞、膽怯、恐懼等不良情緒, 增強積極樂觀,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質, 進而提高學生優秀身體機能、促進其良好心理素質發展和友好人際交往的一種方法。本文主要探討接受式音樂療法和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干預作用。
三、接受式音樂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優勢及作用
(一)優勢
接受式音樂療法又叫聆聽法,相比其它幾類音樂療法受眾面更廣,不需要接受治療的患者有任何音樂基礎,只要患者不排斥音樂即可,如果還有些喜愛音樂那就更好了。據相關調查統計,99%的高校大學生對音樂不反感,88%的大學生喜歡聽音樂,40%的大學生對音樂非常喜愛。由此可見,這種治療方式幾乎所有人都能接受。其次,接受式音樂療法的實施過程非常簡單,它只要求被治療的學生聆聽音樂即可。通過在聆聽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同音樂體驗來達到治療的目的。最后,這種方式的音樂療法效果非常顯著,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被音樂的美所感化,毫無意識地將痛苦情緒釋放化解,轉為一種積極的人生體驗。
(二)作用
1.改善人際關系,增進人際感情
音樂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手段。大學生們往往因為不善言辭、怯于交談而封閉自己并拒絕許多社交活動。接受式音樂療法則通過團體的音樂活動對受治療學生進行肢體接觸,歌唱交流、言語溝通和信息傳遞。歌曲討論法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治療手段,它通過治療師和受治療患者一起聆聽歌曲或樂曲,然后就音樂所表達和傳遞的內容、情感、體驗和記憶進行交流和探索,從而達到心靈釋放并改善人際關系的效果。
2.調整不良情緒,改善健康狀況
從古至今,音樂就與人的身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不同的音樂風格會影響不同的身體結構的作用,能舒緩人的情緒,振奮人的感情,緩釋人的情緒,有助于祛除心靈上的緊張和壓力,起到調整身體健康結構的作用,有助于恢復并改善健康狀況。
徜徉在音樂的海洋里不僅可以調整不良的心理情緒還可以改善個人健康狀況。接受式音樂療法通過音樂為載體,針對不同情緒病癥,選擇特制的音樂調整治療。當心煩意亂時,聆聽《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545》《肖邦降E大調夜曲》或是一些中國民樂《陽關三疊》《春江花月夜》等,能夠撫平情緒,讓人沉靜下來。當情緒抑郁消極之時可以聆聽《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或《德沃夏克第九協奏曲》來使人精神抖擻,充滿正能量。
四、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的最大特點是關注對大學生內心世界的拓展,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不會把學音樂當成一種負擔或功利,而會全心身地投入到音樂世界中來,用他們肢體、語言、樂器自由地演繹。這種治療手段不同于接受式音樂療法,它通過團體的音樂律動、音樂感知和即興創作來抒發人的內心世界,探索初心。奧爾夫音樂療法不在于學習多么高深的音樂技術,而是注重開發人的原始潛能,更科學、系統地維護個性健康。
(一)音樂律動
律動是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法中最常見的的方法之一,它運用大量的舞蹈、表演、游戲、戲劇等音樂活動對學生進行抽樣跟蹤調查,引導患者通過肢體語言釋放內心。一開始,這樣的團體活動一定會開展的不是那么順利,大家在一個密閉的房間內,彼此陌生。但是,在治療師的積極帶領下通過幾場熱身舞的活動,讓患者能夠慢慢突破內心桎梏,放下心理包袱,真正融入到音樂中去。“1990年, 法國菲勒曾發現單獨的音型、音階和曲調可以使肌肉富有活力。通過實驗證實了跟隨音樂運動對血液循環、血壓升降、脈搏跳動、心臟 收縮、肌肉張弛和呼吸頻率等生理狀態多有促進作用?!盵2]不僅如此, 在治療師的積極帶領下,患者將整個身心都融入到歡快的律動中, 使全身血液得到有效循環,有效緩解患者神經系統焦慮、急躁、緊張等不良情緒。接受過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的患者在之后的生活中更有規律了,身心都得到了積極效應。
(二)即興創作
在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中還有一種手段,它通過人的本能意識,回歸內心,聆聽和感知音樂的同時開始進行音樂創編。這里所指的音樂創編并不是音樂學專業領域的作曲或者技法,而是輕哼腦海中即興的旋律,通過創作來轉移心理痛苦最終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
綜上所述,不管是接受式音樂療法還是奧爾夫團體音樂治療,都是通過音樂為媒介,幫助當代大學生從亞健康向健康的狀況轉變,激發學生主動性、探索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高天.接受式音樂治療方法[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2]朱麗葉特?阿爾夫,高天,黃欣,譯.音樂治療[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