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摘要】現階段大多數高校對于外國民族音樂的課程教學還處于最初的發展時期,存在教學的設備不足與教學資料缺乏的問題,而且師資力量還有待提升,生源的質量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導致教學效率與質量還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改進外國民族音樂課程的教學方法,可以通過運用互動教學法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水平。
【關鍵詞】互動教學法;外國民族音樂;運用
【中圖分類號】J61 【文獻標識碼】A
外國民族音樂具有多元化的特點,這是由于其是多元文化教育和音樂學科相結合的產物,對其進行開設具有獨特的作用。但是因為教師與學生對課程的內容與教學沒有進行全面的理解與掌握,還是按以往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使得外國民族音樂的課程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難以發揮。教學模式是實施音樂教學的關鍵手段,本文主要探究互動教學法在外國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僅供參考。
一、外國民族音樂應用互動教學法的意義分析
(一)符合新課改的基本理念與要求
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使教育事業在不斷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會不斷提出更加完善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理念還有教學的方法等等,這些新的教學要求也表現出新課改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特點。理所當然,合作與探究也包含在教學目標當中。互動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實現這些教學目標,通過互動教學法在外國民族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在互動的過程中進行自主的探究與學習,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積極交流與不斷地合作提升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通過互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合作能力。有效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對于創新教學模式具有積極作用
互動教學法是一種比較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運用在外國民族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目的是利用音樂體驗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不斷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這種教學模式和過去的教學模式相比,更為開放、多元以及靈活,更具創新性與實效性。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教學模式中把教師作為主導的教學局面,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具有的互動性的特點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在互動過程中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與團隊意識,保證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確保教學質量。
(三)符合外國民族音樂具有的獨特性
音樂藝術是包含一定的不確定性的,也是不能使用文字來進行翻譯的音樂符號,欣賞人員對于相同的音樂作品的感受與解讀存在一定的差異,獲得各不相同的審美體驗。音符本身是沒有感情特點的,需要利用內心情感以及演奏技巧來進行表達與喚醒,才能發揮音樂情感的作用。技巧與理論等的把握使學生能夠在不斷地練習中得到提升,可是感情方面是不能夠通過教師傳授直接傳遞的。對于音樂的學習,尤其是對外國民族音樂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因為長時間受到歐洲中心論的不利作用,學生本來對中國音樂與歐洲音樂之外的音樂文化就是比較陌生的,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對學習具有不利的影響,互動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其他音樂文化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在對外國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能夠知道很多音樂的形式不只是將個人作為單位的音樂活動,其是具備團體合作的特點的,所以學生需要通過互動與合作來對音樂的形式進行探究與學習,這樣才能對音樂進行正確的認知。
二、外國民族音樂應用互動教學法的對策分析
(一)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互動環境
高校的音樂教師要想發揮互動教學法的積極作用,有效提升外國民族音樂的課堂教學水平與效率,最主要的就是要以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互動環境作為出發點。在外國民族音樂課堂上,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學生吸收教學內容,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興趣與熱情起到關鍵作用??梢允箤W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和教師進行互動中具有的緊張感和壓抑感得到有效降低,還可以使學生積極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保證教學的水平與質量。高校音樂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構建輕松和諧的音樂課堂,落實互動教學法具有的教學觀念,讓互動教學法的積極作用能夠在外國民族音樂教學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只講授相關的基礎知識,也不能夠在對相應的音樂進行欣賞的過程中把自己或者是前人的看法以及見解傳遞給學生,而是要構建寬松和平等以及和諧的環境,使得學生能夠敢動、敢說以及敢做,能夠在互動交流中感受到樂趣,這樣才能夠推動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比如在講授“非洲音樂”,在進行課堂導入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轉變自身的角色,科學設置和構建適合音樂教學內容的環境與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播放非洲音樂的視頻來感知非洲音樂獨特的魅力,還要適時提出相關的問題,比如同學們在視頻總共看到幾類樂器?能夠感受到非洲音樂與其他音樂之間的不同嗎?非洲音樂獨特復雜的鼓點是怎么產生的呢?從而引導大家進行互動與交流,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也會對其中的音樂產生自己獨特的體會與感受,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投入到互動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產生好奇心,提升求知的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參與其中,對于學生思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引導,但是不要過于干涉學生的思考和想法,這樣才能發揮互動的有效性,體現出互動教學的積極作用。
(二)構建多樣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平臺
音樂教師通過互動教學法的應用提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推動學生建立完善的音樂知識體系,構建多樣化的師生互動平臺是非常有必要的?;咏虒W法應用的主要原理是強化學生和教師兩者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只有音樂教師與學生兩者能夠強化交流與互動才能夠發揮其應用的實際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構建多樣化的師生互動溝通平臺是非常有必要的。構建多樣化的師生互動溝通平臺能夠給音樂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提供更多的互動機會,也能夠讓教師掌握各個學生實際的音樂基礎和音樂水平與學習的進度,能夠及時對音樂教學的方式和手段進行改進與完善,最終提升學生音樂學習效率,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可以使用微信和QQ以及微博這些聊天軟件構建微信公眾號和QQ群或者微博號的形式構建可以進行科學的師生互動與交流的良好平臺,使學生在遇到相應的音樂問題時可以盡快和教師進行聯系,有效提升學習的自主性。教師也可以通過平臺發布關于音樂教學內容的話題與論點,讓學生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無障礙的交流與溝通。教師還可以在公眾號等平臺發布相應的外國民族音樂課程的輔助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學習與了解,讓學生能夠不斷提升對該課程的學習熱情,產生探究的欲望。教師還要根據該課程的教學進度和內容給學生推薦適于學習的優秀網站和準確的學習資源等等,使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掌握相關的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主動性。
(三)科學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對音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和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實施有效的評價,主要的作用是對教師的授課節奏進行調整和改進,通過這種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因為教學體制的作用,學生在高校之前的教育當中,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接觸過外國民族音樂課程的內容,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有待提升,教學的模式也比較單一和陳舊。以及現階段的擴招的影響,導致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與音樂素養存在不足之處。因此在實施教學的時候,音樂教師要聯系教學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學習基礎與接受的能力來進行。防止教師自己主觀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在學生音樂基礎上進行,重視學生的內心體驗,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對學生進行評價要保證在公正和公平的基礎上進行,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外國民族音樂對學生進行評價需要關注即成的形成性評價,這樣的評價主要考慮的因素涵蓋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分析能力和對音樂感受以及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力還有在音樂互動中的參與能力。要重視終結性評價,通過使用階段性抽查的方式與考試的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摸底的考試與測驗。對教師的評價要在教學態度和方法以及效果這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科學的評價,對學生成績評價也要保持多樣性,可以包括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交流以及課下的反饋,獲取的方式也要包括隨機與專門兩種手段;第二,教師和教師之間的評課與聽課。和公開課不同,需要教師把教學過程進行科學的演示,變成常態化的教學狀態,進而構成教學的反饋。反饋的內容要涉及到有沒有應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是否得到深入挖掘和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等等;第三,自我的評價。這種評價方法的局限性也非常明顯,可以這種方式使得教師本人可以更加有效的掌握學科的實時動態,可以更加準確地對其進行判斷,科學調整教學的過程。教師要綜合應用這些教學評價,通過以上三種評價方式的結合對教學過程進行科學地調整與改進,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想要使地互動教學法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有效提升外國民族音樂課程的教學效率,就要重視構建和諧的教學環境與氛圍,構建多樣化的互動平臺,使學生能夠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進行無障礙溝通。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要發揮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使得教學過程動中有序,收放自如。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汲取經驗和教訓,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發揮其主體作用,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竹青,李勁松.外國民族音樂課程中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J].藝術評鑒,2017(01):118-122.
[2]肖勝民.試析高師外國民族音樂實踐教學的實施策略[J].藝術教育,2017(13):46-47.
[3]許冰清.外國民族音樂課程“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17(3405):135-138.
[4]何維頡.中國境遇視野下的外國民族音樂課程教學新思路[J].戲劇之家,2016(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