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陽
【摘要】二胡是一種弓弦樂器,一共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中屬于高音域樂器,為了滿足民樂交響化的需求,中胡應運而生,二胡在19世紀20年代以獨奏樂器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主要用來民間絲竹音樂的演奏、民歌及戲曲的伴奏等。隨著二胡演奏及教學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演奏技巧出現,人們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各種符號對演奏方式及技巧進行記錄,再通過樂者的演奏呈現出來。為了分析二胡演奏符號規范化使用在教學實踐中的措施、途徑,筆者針對二胡演奏的表現力及表現效果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二胡演奏符號;規范化使用;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J632.21 【文獻標識碼】A
二胡屬于民族拉弦類樂器,發音特點是弓子來回運動,馬尾與琴弦摩擦使得琴弦產生振動通過琴碼及蛇皮傳遞由琴筒放大聲音,產生共鳴,由于二胡的構造及發音特點決定了二胡在演奏中的力度方式,在二胡的演奏過程中依靠堅硬的基本功及二胡演奏符號使用提高演奏的水平。為了分析二胡演奏符號規范化使用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應用措施,筆者針對二胡演奏的表現效果及表現力進行詳細分析。
一、二胡演奏的表現力及表現效果
二胡的表現力及表現效果主要包括具備音樂性、歌唱性及抒情性等特點,二胡演奏者在日常演奏及訓練過程中較為重視演奏技術及演奏水平,對于抒情性及音樂性、歌唱性的訓練及強化往往不重視,但抒情性、音樂性及歌唱性的思考及訓練是尤為必要的,二胡演奏的手段是技術及方式,目的才是表現力及表現效果。在二胡演奏中《賽馬》屬于較為經典的獨奏曲目,《賽馬》中主要描寫了蒙古族牧民在歡慶民族傳統節日時舉行賽馬比賽的場景及感情,這首獨奏曲目具有一定的短小、氣氛濃郁、形象鮮明、運用技巧明確等特點,讓聽眾在欣賞曲目的過程中產生一種關于歡快生動的賽馬場景及人們的歡聲笑語的場景的聯想。《賽馬》獨奏曲目前四十小結主要針對賽馬開始后進行刻畫,將賽馬者那種你追我趕、互不相讓的情境由遠及近、遠近結合的展現出來。在《賽馬》獨奏曲的最后階段采用流暢抒情的運弓方式,將牧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樂曲在最后部分展現出較為喧鬧的氛圍,是描寫賽馬者在終點沖刺的時候表達的激動的心情,快弓演奏要求演奏者具備高度熟練的技術,將賽馬過程中那種爭先恐后的感覺表現出來,表達作品的音樂性。
二、二胡演奏符號規范化使用在教學實踐中的措施、途徑
消除繁瑣的符號、簡潔明確的表達。凡是用指號、音符及弓號能將內容完整的表達出來,不需要標記符號,減少視覺思維混亂的現象出現,改用于兩音以上不含弓法的多音連續滑音,可以將多指法符號的標記省去,這種符號不含連弓,改稱為連續滑音符號;舍取相似符號及修改。波音符號由于其國際性加上標記較為方便,占用面積較小,用量較大, 雖然可以利用音符進行代替,但仍然需要保留。如下波音符號可以用音符進行表達,下波音符號很少使用,且排版經常出現失誤的現象;浪弓符號與帶指音符號,浪弓為兩個銳角符號,口子朝下方,在運弓過程中特別是特定的長弓中起到一個符號一次起伏的作用;滑揉符號上方加入曲線為圓角向上開口的符號分別為壓揉弦符號,這種符號需要進行相應修型,修型后這種符號的形狀特點是曲線為銳角,口子向上的方向;明確兩手使用的符號分工。撥弦符號用右手指彈撥琴弦,勾弦符號,勾字可以進行省寫,左手指內勾撥琴弦,琴弦符號左手指向外彈撥琴弦。音符之上若不存在其它符號應直接在音符正上方進行直接標記,若遇到連弓時應在連弓之上進行標記。保持音標記在沒有連弓的音符正上方。這種符號極易出現的錯誤是橫線粗度不夠,在對斷弓符號進行標記時應該比一指符號粗一倍,以免出現混淆的現象。斷弓只能標記在連弓之下,也只有在標有連弓時才能使用斷弓,若堅持將指號標記在連弓之下,斷弓就不會出現混淆現象。
三、結語
二胡演奏藝術屬于一種抽象的藝術形式,同樣的一首樂曲存在著多種角度解釋,可以解釋為對某一種鮮花的贊美及想象,也可以解釋為對一個美麗女孩的欣賞及愛慕,演奏過程中應規范化地使用二胡演奏符號,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軍.孫文明二胡作品演奏符號體系研究[J].藝術百家,2011,10(a02):325-328.
[2]郝作芹.二胡高級演奏技法中滑揉練習的重要性[J].民族音樂,2015,33(01):28-29.
[3]伍碧泉.談劉天華對二胡引進西洋樂器規范化教學和演奏技巧的意義[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6(08):193-194.
[4]王飛飛.視唱練耳在二胡教學演奏中的重要性[D].太原:山西大學,2012.
[5]宋軼男.談二胡演奏藝術的本質和屬性[J].劇作家,2016,16(0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