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鈺煜
【摘要】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不可否認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設相對滯后。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富足,也對精神方面的發展產生了更為強烈的需求,對于音樂文化活動就更是急切需求之一。音樂可以瞬間就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引起人們的共鳴,在不知不覺中還能使得聽眾產生一定的向心力、凝聚力。近年來,國家也逐步將原來強調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并重的發展戰略推到實處。在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方面也得到了國家和地區政府的關注和重視,并得到了一定的引導和組織,為其服務于人民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本文對其存在的問題做出了分析,并試圖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群眾音樂文化活動;精神文明建設,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A
一、音樂與人民群眾
音樂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沒有國界,文明向上的音樂也能對人心社會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對人民群眾起到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音樂可以瞬間就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引起人們的共鳴,在不知不覺中還能使得聽眾產生一定的向心力、凝聚力。音樂對人們內心的影響作用也是極其巨大的。周朝禮樂治國鞏固統治,到了近代國家危難之際,著名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對全民族抗戰時期的中華兒女產生了極大的鼓舞作用。今天,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音樂更應發揮出豐富和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促進社會人心的和諧,并且為文明國家的建設增光添彩。
二、群眾音樂文化活動的活動形式概況
近年來,我國關于群眾音樂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呈現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的多元化態勢。就其形式來說,大體上有這幾種:由政府引導組織的大型廣場音樂活動;群眾自發組織的經常性的音樂文化活動;校園內部及其之間舉行的音樂文化活動;節日期間的群眾音樂活動;新聞媒體以及企業組織的群眾性音樂活動;松散的群眾音樂活動;民間隨機的音樂文化活動。
三、群眾音樂文化活動的重要作用簡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極大推動了國家物質財富的增長,然而其不足在于精神文明建設的相對滯后,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為國家的繼續發展造成影響。近年來,國家也逐步將原來強調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并重的發展戰略推到實處。在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方面也得到了國家和地區政府的關注和重視,并得到了一定的引導和組織,為其服務于人民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簡單來說,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有助于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升群眾的綜合素養;激活文化產業;優化社會生活環境;為培養音樂人才搭建平臺。
四、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分析
當前,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在取得巨大發展的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及時應對解決改進。毛主席強調過思想意識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回去占領。時過境遷,對于這句話應該理解為如果和諧文明的思想意識沒有深入廣大人民群眾的話,那么各種糟粕思想文化就會趁虛而入,擾亂人心秩序,甚至敗壞社會風氣,給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帶來不可預見的危害。
(一)普及率有待提高
目前,從活動范圍來看,城市地區活動火熱而鄉村地區活動依稀。尤其在農村地區基本都是在傳統節日期間組織的,大多數的鄉村地區幾乎沒有統一組織的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加之農村地區教育發展的相對滯后,一些糟粕文化、迷信思想等就會趁機占領農村地區人們的思想陣地,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又一障礙。
(二)推進力度不夠
城市地區的群眾音樂文化活動雖然整體比較火熱,比如廣場舞音樂參與者主體為中老年人,參與人群的普遍性不足。像是中青年幾乎沒有參加廣場音樂活動,使得參與群眾音樂文化活動的僅僅是比較固定的一個人群。總體上來說,各年齡階段和社會各階層的群眾廣泛參與的有組織的音樂活動不成比例,極不平衡。
(三)引導不足
在中小城市地區對高雅音樂藝術的重視和引導明顯不足,甚至多數地區就是空白,更不用說是群眾性的音樂文化活動了。這固然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特征,但也需要相關部門的重視和引導。
(四)缺乏統籌
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有著比較明顯的季節性,缺乏統籌。自發的群眾音樂文化活動一般集中在春夏秋三季,政府組織的群眾性音樂活動通常在夏季,因此,冬季就成了音樂活動的空白期。
(五)其他不足
群眾音樂文化活動還存在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宣傳力度不夠等不足之處。
五、關于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問題的解決對策分析
(一)城鄉協調發展
和諧文明社會的建設離不開政府的重視、引導和支持,政府應當在深入了解城鄉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利用合適的方式引導和組織群眾性的音樂文化活動,這是政府職能的一部分,能夠為城鄉統籌發展營造良好的群眾基礎和文化氛圍。比如,政府可以大力支持多樣性的音樂活動定期進行下鄉活動,豐富各地區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這無形之中也利于增進地區內以及地區間的文化認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是增進地區軟實力發展的應有之義。
(二)提高群眾的參與意識
音樂是無國界的,也是沒有年齡限制的,是人的本能需求。政府應當積極采取措施提高群眾的參與意識,增強各種音樂文化活動的群眾參與度。相關社會媒體也應積極做出相應的宣傳,加強社會各階層各年齡段對于群眾音樂文化活動的認同感,進而激發其參與熱情。
(三)豐富音樂文化的內容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關于群眾性的音樂文化活動是黨和政府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政府的文化宣傳部門深入群眾了解群眾,從中發掘并構建為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結合利用古今中外的音樂文化的優秀成果,豐富音樂文化活動內涵。
(四)統籌規劃活動時間
政府有關部門對于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應作長期規劃,使得每個季節的活動都有所安排、引導和組織,切實做到應乎民心、服務于民。尤其在群眾活動的淡季,更要利用多種渠道組織人們喜聞樂見的音樂文化活動,使得糟粕文化、迷信思想等無空可鉆。政府組織的文化下鄉活動要避免形式主義,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機制來確保行動的實效,做到制度化、具體化、多樣化。
六、結語
綜上分析論述,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素養的重要手段,對人心秩序的穩定和諧也起到一定的教育引導作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之一。群眾音樂文化活動的開展能夠極大地優化我國人民群眾生活的文化生態,潛移默化地促進社會文明、和諧與穩定,利于激活文化產業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為音樂人才的涌現和培養搭建了平臺。然而目前我國群眾音樂文化活動還存在普及不夠、力度不夠、引導不足、缺乏統籌等不足,對此政府要發揮職能,統籌城鄉相關活動的協調發展,在不斷豐富音樂文化內容的同時,提高群眾的參與意識,切實做到活動發于民心、服務于民。
參考文獻
[1]劉凱.當下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5(14):10.
[2]侯舒婷.淺析當下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眾文藝,2017(19).
[3]杜蘅.當下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青年時代,2016(19):17.
[4]曾琴.淺談目前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通俗歌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