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門技能課,高校二胡課的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并非一種純粹的理論課,而是和學生的個體基礎和差異息息相關。為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高校二胡教學應當注重在原有教育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在教學內容、教材選擇和教學模式等方面采用創新教學思路。本文將通過對當下高校二胡教學現狀的分析,探討如何在高校中深化二胡教育改革,望能以筆者的經驗促進我國二胡教育向縱深發展。
【關鍵詞】高校教育;二胡;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632.21 【文獻標識碼】A
“二胡藝術的發展需要在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1]近幾年,隨著音樂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二胡作為廣受學生歡迎的民族樂器,也應當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做出各項調整,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會,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模式,以培養具有較強藝術鑒賞能力的優秀人才為教育目標。
一、推進高校二胡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二胡作為高校中音樂教學課程體系中的一環,需要承擔起素質教育的重任,成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的渠道。”[2]在高校二胡教育中,學習二胡并不僅僅意味著增加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音樂審美能力,同樣也應當讓學生們感受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通過教學改革,改進以往只教演奏、不教審美的二胡教學困境,而是讓二胡發揮出傳承社會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改革的進程中,高校二胡教學應當面對新的教學發展模式,調整教學思想和理念,從課程入手,深入落實國家對教學改革的要求。
二、我國高校二胡教學發展現狀
(一)教學方法較為死板,缺少靈活性
教學方法受制于社會的發展水平,以往二胡教育多采用一對一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做到有針對性教學,但是無法進行大規模授課,不符合我國高校的教學現狀以及要求。隨著我國綜合高等院校的發展,在學生不斷擴招的大背景影響下,一對一的授課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以及學生的學習需要。然而,以班級為單位的一對多教學方法容易導致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學生并不能被老師一一照顧到,而且容易發展為教師的“一言堂”,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表達的機會較少,學習二胡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
(二)教材內容不夠系統化,缺少完善性
“教材一直是高等院校二胡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教材是課程開展的根本和基礎,對于教學質量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著絕對性作用。”[3]在二胡教材的選擇上,很多教師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選擇,將考級書目作為主要教材,然后進行一定的理論知識補充,實際上考級教材并不具備完善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對基礎訓練較少涉及,不適合學生系統學習,也缺乏完善的教學體系,這也對二胡的教學效果產生巨大影響。
(三)在教學的過程中缺少創新思維植入
傳統的二胡教學思路在于教授給學生一些技巧性演奏,學會曲子就等于學會二胡,缺少對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以及審美感知的培養。傳統二胡教育的弊端需要運用創新教育方法予以補充,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理解二胡的音樂意境,擺脫空洞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二胡樂曲蘊含的意境,進而掌握技術性指法后再進行演奏。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二胡演奏以及和美學理念、創新思維的引導卻少之又少,學生并沒有通過二胡學習獲得美的感知力,也無法移情于生活中,獲得美的創造力。
三、高校二胡教學改革實踐路徑探討
(一)合理設置課程內容,優化課堂教學
在教學內容上,高校二胡課堂應當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并在保存經典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融入更多的時代特征。二胡教學中理論教學非常重要,在強化基本功的同時,二胡教師也可以融入和大學生心理特征相匹配的知識,采用符合大學生認知規律的授課內容,為學生的藝術素養打下良好基礎。二胡教學使用的教材應當是多種教材的綜合體,既有理論內容,也有素質培養的部分,如果僅僅是理論教學則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更多的二胡音樂鑒賞和音樂背景介紹等,提高內容的多樣性和時代性,針對學生不同的基礎,做到因材施教和因人而異,將個體學習需求作為整體學習需求的參考。只有做到對教材內容的優化,才能保障二胡教學課堂的教學成效。
(二)更新班級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教育改革提倡“個性化教學”,近幾年,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架構在不斷完善和調整,隨著生源的不斷擴招,教師需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平衡班級容量和教學中的沖突。針對這一問題,在二胡開課之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二胡基礎,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班級,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分級教學,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讓每個學生能夠獲得更大程度的發展。在二胡課堂中,雖然受限于班級規模,教師無法進行一對一教學,此時音樂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分組的方法,讓班級中的學生組成小組,針對小組進行教學,將班級規模縮小,以組別為單位,讓同組的學生彼此學習和監督,提高教學效率。
二胡的班級模式也可以根據不同高校的情況延伸到課下,讓課下學生也能自主學習,全面提高時間利用率。例如,音樂教師可以將一些基礎訓練放在課下,避免基礎訓練對課上教學時間的占用,并且通過興趣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自己組織教學,讓學生能夠在小組的學習氣氛中獲得練習的成就感,增加對樂曲的熟練程度。教師可以將課下學習時長作為期末考試考核的一部分,督促學生合理利用課下時間。
(三)融入二胡欣賞教學,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
“二胡演奏藝術至高境界,就是追求一種精神至上的美。”[4]傳統的二胡教學方法因為側重技巧性教學,忽視了對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影響。在二胡教學改革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二胡演奏欣賞教學,“為學生播放他們熟悉的、符合大學生心理發展特征的二胡曲目,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5]在二胡欣賞曲目的選擇上,教師可以先從內容通俗易懂、情節生動的曲目入手,讓學生更能夠很容易進入到曲目營造的意境中,對二胡產生學習興趣。在欣賞二胡音樂曲目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注重對音樂的背景進行介紹,當代大學生容易受到個人主義和拜金思想的影響,挑選積極的、能夠對學生思想和價值觀產生正面影響的作品也能起到一定的音樂引導作用。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洪湖人民的心愿》這首二胡曲目,引導學生們感悟英雄們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崇高境界,對學生進行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發揮音樂對人心靈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四)強化基礎技能教學,增加實踐機會
當然,二胡教學同樣需要重視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這是教育改革過程中不能忽視的環節,所以,二胡教師要在每堂課中拿出一定時間對學生進行基本演奏能力訓練,加強對基礎演奏技法和二胡理論知識的教學,在此基礎上再開展創新教學。例如,在課堂中強調二胡的基礎訓練,其中包括持弓和運弓的練習,提高學生的左右手演奏能力,以扎實的基本功幫助演奏者更好地表達音樂中傳遞的情感。二胡演奏基礎訓練也包括手指的靈活度練習,在手指訓練的過程中既需要方法,也需要時間,教師需要通過示范和理論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好左右手演奏的基本技法,調動手指間的相互作用,增加手指的協調性。為了更好地促進二胡學習,高校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二胡演奏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二胡教師可以根據所在高校的具體情況,為學生創造平臺和條件,讓學生能夠在表演中學會融會貫通,或者讓學生參加校內的二胡興趣社團,在社團中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
(五)融入新媒體技術,鼓勵學生深入體驗
二胡教學改革需要借助信息技術的幫助,提高課堂的表現力和氣氛。在教學中,二胡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性,鼓勵學生運用聲像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更深層次上感受二胡音樂的魅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能夠直接感受到二胡的演奏場景和感染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傳統二胡樂曲演奏,然后分享自己對樂曲感受;然后觀看現代二胡曲目表演,總結演奏中的時代特征以及風格上的變化。除了課上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之外,在課堂之外音樂教師也可以運用互聯網中的微課和視頻等形式,將二胡教學的內容放在網站平臺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課下時間進行學習。在課堂下利用互聯網進行授課,不僅提高了二胡教學的效率,同樣也豐富了教學形式,增加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渠道,學生的學習體驗也會更深。
四、結語
高校二胡教學應當在新的教育發展形勢面前,以高要求不斷鞭策自己,立足于實際,用改革意識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融入更多的創新教學思維,將多元化和科學性進行有機結合,循序漸進地進行二胡教育,讓學生們不僅能夠獲得二胡演奏的技能,也能獲得音樂的陶冶和情感的豐富,形成正確的審美認知和音樂鑒賞能力,為未來我國二胡藝術的弘揚和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耿玉英.論二胡作品的音樂風格與演奏[J].當代音樂, 2015(23):95-96
[2]張超.高校二胡教學改革初探[J].戲劇之家,2017 (02):244.
[3]耿玉英.關于高校二胡教學改革與發展[J].黃河之聲, 2017(20):23-24.
[4]張華.二胡演奏藝術至高境界之“唯美獨尊”[J].當代音樂,2016(11):71-73.
[5]周芳.基于情感教學分析二胡教學模式的改革途徑[J].中國民族博覽,2017(11):114-115.
作者簡介:張婷(1988—),女,漢,山西省大同市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