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應黨
[摘 要] 隨著中職教育在我國教育界地位的逐漸提升,傳統的德育教學評價已經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德育學習效果與實際思想道德水平。因此,中職德育教師需要改變原有的教學評價準則,發展多元化教學評價,使中職德育教學得到有效發展。就中職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評價的原因、多元化教學評價與傳統教學評價的區別、中職德育教學多元化教學評價的注意事項以及中職德育教學中多元化教學評價的應用四個方面進行簡單的論述。
[關 鍵 詞] 多元化教學評價;中職德育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120-02
隨著中職學校對德育課程的不斷改革,教學評價也成為中職德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在中職教學中切實發揮德育課的教學效果,中職德育教師需要正確地評價學生,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內容,使中職德育課堂教學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功效。因此,我們需要積極地將多元化教學評價應用到中職德育課教學中,使教師更加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思想道德水平。
一、在中職德育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評價的原因
教學評價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評價判斷的活動,是對教學內容的實現或內在價值作判斷的過程。教師進行教學評價的目的是讓學生充分掌握教學知識、達到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在中職德育教學中具有判斷、引導、鼓勵和導向的作用。
在中職德育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評價的原因:(1)由于中職學生的獨特性,自主學習能力差、對教學內容接受度不高、對學習存在抵觸心理,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阻礙,通過多元化教學評價,可以有效地監督學生學習,引導學生確立學習主動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2)在德育教學中運用多元化評價,可以強調學生的自評能力,發揮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在教學評價中,不斷修正自身的錯誤,取得進步;(3)教師要重視實施形成性評價,采用相對評價法,使學生在教學評價中產生動力,不斷進步,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因此,在中職德育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評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審視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教學評價中不斷學習,進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質,達到全面化發展的目的。
二、多元化教學評價與傳統教學評價的區別
(一)評價主體的區別
傳統的德育課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的單一評價,沒有形成學生、德育課教師、班主任教師等交互評價的模式。單方面推崇教師的教學權威性,忽視了學生在德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妨礙了學生的德育發展;多元化教學評價,有意識地改變了評價主體的單一性,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評,形成雙方的評價交流,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知識與行為評價的區別
在中職德育教學授課中,傳統的教學是教師單向地向學生傳遞知識,學生接收知識的程度則通過簡單的評價而確定,但知識的評價不能決定行為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思想道德品質的高低是無法通過教學評價來檢測的;而多元化教學評價,則注重觀察學生在未來適應社會時需要具備的良好行為習慣、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學生對自身的批判反思能力和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精神的評價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使中職學生的知識與行為相統一,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三)評價形式的區別
在現在實行的中職德育教學評價中,負責評價的教師只是通過簡單的數量表格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評價,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教學問題,以數字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樣的教學評價不能有效分析問題出現的真實原因,忽視了對教師教學內容的本質分析,從而使教學評價失去科學性。多元化教學評價則改變了原有量化表格的不準確性,通過對學生情感與情緒、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教師的教學能力等內容給予足夠的分析,對教學發生的問題給予改善的建議,使教學評價凸顯其客觀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四)教學評價實用性的區別
傳統的德育教學評價,教師更多的是針對學生的平時成績、課堂出勤率、作業完成率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相對籠統,忽視了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情況與進步程度,無法及時有效地發揮教學評價在學生學習發展中的引導功能,導致教學評價實用性不強。多元化教學評價則從多方位、全方面去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情況、進步程度,教師隨時完善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增添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使學生通過教學評價在德育學習中更進一步。
三、中職德育教學中多元化教學評價的注意事項
中職德育教學中多元化教學評價已成為德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多元化教學評價在中職德育教學中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在中職德育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評價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多元化教學評價應以學生未來發展為重點
在多元化教學評價中,將評價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基礎與未來發展上。教學不再是教師單方面地給學生傳遞知識與技能,教師要改變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變為課堂中的引導者與幫助者。課堂教學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因此,要以學生為教學評價的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多元化教學評價學生應具有鼓勵作用
對學生的教學評價,教師應以鼓勵為主,例如,學生在課堂上發言優秀,教師可以給予激勵性的評語“你的學習思路具有創新性”“你的見解很有啟發性”等;學生成績不佳,教師的評價應與學生共勉,“你還有更大的潛力可以發揮”“相信你會做得更好”等。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有意識地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德育教學中取得有效的學習效果。
(三)注重多元化教學評價的完整性
教師要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因此,教師要注重多元化教學評價的完整性,使學生能夠在發揮優勢能力的同時,帶動弱勢能力發展。
(四)將多元化教學評價具體化
首先,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通過不同的評價主體開展評價內容,使其互相評價,共同進步;其次,評價內容多元化,在德育教學中一方面要針對課堂理論知識進行評價,另一方面也要對學生道德與價值觀進行評價,從多方面、完整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其更好地發展進步;最后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尊重每一位學生身為學習主體的權利,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形成與發展。
四、中職德育教學中多元化教學評價的應用
(一)中職德育教學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中職德育教學中,運用多元化教學評價,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評價活動中,要讓班主任教師、德育課任課教師、學生本人參與到教學評價中,通過將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發現自身的長處與不足。將教學評價主體多元化,就可以形成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中全方位、多層次的評價,從而推進德育課程的改革與教學專業能力的發展,使教學評價能夠實現客觀性與科學性的原則,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有力的依據。
(二)中職德育教學評價內容豐富化
教師在對學生的德育課程進行評價時,評價內容也要更加豐富,在原本的德育課程、德育課出勤率與德育課作業完成率的基礎上,還需要增加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情況、價值觀構建情況等。通過將中職德育教育評價內容的豐富化,有效改善中職學生對課程的抵觸心理,使學生在學習德育課程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獨立豐富個人的思想品德素質,健全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從而真正做到學生德育課程的全面發展。
(三)中職德育教學評價標準全面化
針對中職德育教學的多元化教學評價,評價標準一定要注意全面化。教師要通過對學生學習信念的評價、學生認知的評價與學生行為表現的評價完成學生的總體評價。首先,學生信念的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思想情感的變化,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自我總結,激勵學生將德育課程的理論知識轉化為道德信念,從而在未來發展中引導自身的行為。其次,教師要對學生課程的認知情況進行評價,根據學生在課堂的表現,例如,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參與討論情況;課后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從而真正了解學生對德育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價,教師要以公平的心態,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心學生的成長過程,通過行為表現評價,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足,引導學生正確的方向。因此,教師要通過信念、認知、行為表現的多方面評價,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
(四)中職德育教學評價方法多樣化
教師要注重中職德育教學多元化教學評價中評價方法的多樣性,例如,班主任教師對授課教師的評價,授課教師的自我評價與學生對授課教師的評價等綜合評價的方法對德育課進行評價。同時,可以將情境測試、行為表現與開放性測驗等評價方法融入教學評價中,豐富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教師在多元化教學評價中注重評價方法的多樣化,關注綜合評估結果,豐富評價方法,在教學評價中將過程與結果有效結合,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教學評價活動,使學生在評價中學習、改善,促進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
綜上所述,教學評價作為中職德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注重多元化教學評價的發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可以建立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德育課的多元化教學評價,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德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思想道德品質的建立情況與未來發展的方向等。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在德育教學中不斷創新與探索教學評價的內容,這有利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反饋,有利于促進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通過完善多元化教學評價,從而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錫垣.多元評價在中職德育課堂有效教學中的價值與策略初探[J].課外語文,2017(18):191.
[2]葉斌.中職德育課教學多元化評價實踐研究[J].職教通訊,2016(33):65-67.
[3]鄧麗麗.中職德育課多元化教學評價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