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曉虹
【摘要】隨著近些年來我們國家教學改革的推行,人們對于高校的教育情況也越來越關注。在高校的教育事業當中,民族音樂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想要做好民族音樂教學,做好民族音樂的傳承,要更多地從實際層面來考慮,對于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進行分析,把音樂教學和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相結合,進而做好高校的音樂教學事業。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我們國家推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音樂教育改革也在逐步進行,新的教育理念對于教師的能力要求也隨之提高。當前社會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對于高校來說,如何培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能力是重要的研究內容,在其中加入民族音樂文化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過程。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的接受能力各有不同,因為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有高有低,所以在教授民族音樂文化知識的時候,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
一、高校音樂教學當中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問題分析
(一)民族音樂的教學方法不夠豐富
目前來看,高校當中的音樂教學方式基本上是以先聽后模仿的形式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形式過于單調,內容也不夠豐富,缺乏內容上和形式上的創新,使得課堂上的教學氛圍比較死板,使學生們逐漸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如果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來進行民族音樂文化的教授,那么只會適得其反,使得學生們逐漸失去了了解和接受民族音樂文化的興趣,從而也就無法達到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目的。
(二)學生沒有對于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充分的了解
目前來看,很多高校學生都非常喜歡當代的流行音樂,接觸民族音樂的機會非常少。民族音樂的基本理論和其他音樂都有著一定的區別,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文化,而很多學生都沒有對這些內容進行過學習,這種情況對于高校進行民族音樂文化教學是比較不利的。大部分學生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了解非常少,所以學生在學習民族音樂的過程中只能從頭開始,這也為教師的教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耐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設計,針對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學習情況來設置針對性的教育方式,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們音樂素質。
(三)學校缺乏足夠的民族音樂師資力量
目前來看,很多高校在民族音樂專業的師資力量方面都比較薄弱,缺乏非常專業的民族音樂教師,其他的音樂教師在民族音樂方面的進修機會也相對較少,學校方面沒有能夠及時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這些因素都為高校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帶來了困難。所以高校應該重點對于民族音樂專業師資力量缺乏方面問題進行解決,才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效果。
(四)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音樂課堂上所使用的民族音樂曲目教材都比較單一,只有少量的幾首,教師們認為只需要用這幾首讓學生們進行大概的了解就可以了。但是實則不然,這種單一的教學內容反復的應用會使得學生們產生厭惡情緒,無法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也就無法有效的幫助學生們去掌握民族音樂文化。高校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和民族音樂文化本身也缺乏一定的聯系,同時也缺乏對于學生創新思維方面的培養內容,對于學生的思維形成了限制,不利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
二、對于高校音樂教學的設計方向分析
(一)趣味性設計
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的同時,也要加入更多的教學環節,例如討論、欣賞的過程,通過這些環節能夠有效的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從而使得學生們能夠更愉快的投入到音樂學習當中。活躍的教學氛圍也有利于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教師也要在日常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加入一些民族音樂文化內容,增加學生們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興趣,對于接下來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高效性設計
由于高校音樂課一般是采取大課的方式來進行,學生的數量比較多,如果教師想要所有的學生都理解,就勢必要對其中的知識點進行反復講解,從而造成課堂的時間緊張。所以,在教學設計當中,要對基礎理論方面進行精心的設計,盡量避免重復性講解,從而使得課堂的教學更加高效。
(三)實踐性設計
高校的音樂教學應該盡量為學生搭建一個能夠展示自身音樂能力的平臺,在這個過程當中,不但能夠看出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理解能力,也能夠在實際展示的過程中,磨練學生們的心理素質。有利于幫助學生克服音樂表演過程中的緊張情緒,從而提升自身的表演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于民族音樂文化有一個全新認識,通過這種方式來一步一步地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三、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實現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策略探析
(一)充分的利用多媒體來宣傳民族音樂文化
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要致力于弘揚我們國家的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適當加入多媒體輔助教學來充實課堂教學內容,民族音樂的教學除了教材上的內容以外,也需要學生們學會去賞析民族音樂,這就需要多媒體的方式來對于民族音樂進行展示,這樣一來學生們就可以更加直觀的去體會民族音樂文化。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對于音樂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來說,也有很大幫助作用。
(二)通過合作學習方式來加強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在學生進行民族音樂賞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展示不同風格的民族音樂,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們對于民族音樂的興趣。加深學生們對于民族音樂理解的同時,也提升了音樂本身的魅力。一般來說,學生們在進行上課的過程中,往往都是自己學習,很少有互動的環節,如果把學生們分成各個小組的形式,則可以使得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促進課堂氛圍的活躍,同時這種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也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監督,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將民族音樂加入到集體展示當中
在民族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展示的環節是非常必要的。所謂展示的環節,實際上也是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的過程,在進行展示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通過溝通和交流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習的內容。另外展示的過程也是一個對學生各項能力進行鍛煉的過程,通過觀摩其他同學的表演,也有利于學習他人的優點,改善自身的缺點。通過展示的過程,能夠有效調動課堂氛圍,加強學生們對于知識的學習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提升自己,從而有利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弘揚。
四、結束語
本文首先對于高校音樂教學當中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對于高校音樂教學的設計方向進行分析,最后對于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實現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策略進行探析,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高校音樂教學和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博雅杰,尹愛青.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目標構建[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16(02):138-140.
[2]張鴿.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J].戲劇之家,2017(02):253.
[3]余媛媛.試論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7(11):93.
[4]王小青.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視角下的高校音樂教育[J].北方音樂,2017(17):121-122.
[5]馬瓊.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J].中國音樂,2007(04):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