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文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高校音樂理論課;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概述
(一)概述
翻轉課堂,顧名思義是打破傳統課堂的教學順序,課前實行自主性的學習,課堂之中實行指導性學習。其特征如下。第一,時間及空間的科學安排與分配。一方面,課堂中音樂教師理論課授課時間的縮減,繼而延長高校生消化知識概念、解疑答疑的時間;另一方面,開課前高校生可通過互聯網實行微課自學,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學習,有效延長自學時間與擴大自學空間,獲取高質量自學效果。第二,教師與學生實現角色轉換,加強交流互動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自主學習探究,摒棄灌輸式教學。自由、自主、輕松、和諧的課堂,實現教學成效與學習成效的最大化,不但對學生倍有助益,教師亦受益匪淺。
(二)作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音樂理論課的突出作用在于:首先,它有效地激發了高校生的學習音樂理論課程自主性與積極性,同時也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效率與質量;其次,以全新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與限制,扭轉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從被動學習到自主學習是一個質的飛躍,為他們音樂實踐課的學習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最后,此教學模式的應用有效改善了師生間的情感互動狀態,從以往的零交流實現零距離無拘束的互動性交流,有助于高校音樂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二、高校音樂理論課的教學現狀
首先,當前高校開展的音樂理論課未能對多媒體技術予以重用。如今信息化時代,各種前沿信息科技廣受各領域的青睞,教育界也不能例外。因此,高校音樂理論課教學理應緊跟時代步伐,融合多媒體技術開展課堂教學,致力于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然而,與時俱進并非代表濫用,部分高校教師未能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出現過度使用現象,很可能會導致未見其效反受其害的后果,對于音樂理論的教與學毫無益處。
其次,翻轉課堂應用于高校音樂理論課中初見成效,聽課人數日益增多。然而,伴隨學生人數增多,課時設置并未相應增加,這一方面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很可能導致教學改革成效毀于一旦。眾所周知,理論是實踐的基礎,理論環節如果缺失或者未能獲得加強,對于后續的實踐性學習與操作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鑒于上述情況,高校應當予以高度重視,加以改善。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音樂課中的相關研究
(一)步驟
翻轉課堂應用于高校音樂理論課時,要科學合理的步驟,確保教學能夠切實發揮出預想效果。音樂教師課前備課時首先確定此節音樂課程所實現的目標,并根據教學目標錄制相關的授課視頻,在課堂教學時將之呈現。在錄制視頻時,首先要對視頻內容進行選材,所選材料要滿足不同專業學生,使其滿足差異性需求,同時做到能夠適應教師的差異性,并以學生的視角對視頻進行制作,從而使受眾與學生并所喜愛,滿足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組織引導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并根據學生個體需求的不同設置具有針對性的情境教學,同時,將理論教學內容以多媒體視頻的方式進行呈現,以達到更好地吸引學生興趣的目的。在課程結束后開展相應的評價活動,教師要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對不足不科學之處進行反思并予以調整改進,確保“翻轉課堂”這種新模式教學方法能夠物盡其用、物有所值,最大化實現教學目標。
(二)實施方法
翻轉課堂應用于高校音樂理論課時,課前預備工作必須落實妥帖,其理論內容需要教師具有針對性的搜集素材并進行視頻制作,充分將基礎知識進行融入與呈現。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對音樂理論知識有足夠的掌握,并根據教學內容、目標對教學流程進行設計并符合學生實際學習狀況。比如,針對小樂隊樂器配合演奏的相關理論課時,講解各種木管樂器進行組合并使用,可以通過多媒體音視頻播放由不同樂器共同演奏的曲目的相關內容,使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不同樂器合奏出的動感效果。在進行和聲基礎理論教學時,也可利用多媒體視頻進行直觀展現的方法,為學生帶來視覺聽覺的直觀體驗,對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學科的理論知識有著促進效果。實際課堂教學的運用,在講解音樂簡史與名作欣賞基礎理論課程教學時,老師課前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設定好問題,并根據所設定的問題搜集相關資料,搜集同一作曲家的不同版本的音頻實現對作品風格的比對,這些可使課堂內容擴充,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與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創造力得以培養。課程的末端評價也應被重視,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對本課內容得到的感悟進行交流,并根據學生觀看視頻與參與課內活動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另外,還應當收集學生的課內反饋,便于對下次的教學進行調整與改進。如此才能實現音樂教學目標的不斷提升,獲得更有質量的效果。
(三)應用實例——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課程教學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進行:(1)課前準備與學習階段。課前準備,教師要先確定音樂課程的理論知識要點,并據此進行問題劃分,每個問題都采用一個微視頻進行問題講解。學生通過課前教師提供的微視頻進行預先學習,并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前作業,實現知識的初始理解與記憶,并獲得自學能力的提升與對課堂教學輔助理解的效用。(2)課程教學環節。此階段應采用多種主題活動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逐步進行深入學習;學生通過課前的微視頻所掌握的相應知識,開展相應的活動與討論,使學生切實做到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收獲更加有用的音樂知識要點。(3)課程結束后的鞏固練習階段,此階段主要為對知識的掌握與深入了解運用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課后擴展性學習任務,如將所學音樂知識進行演奏或創作,使學生領悟到所學知識的現實運用價值。
課程教學分成三個層面進行逐漸深入的教學:(1)學習的初入。此階段主要由情境感受為主,音視頻教學資源使學生獲得感官上的體驗,并通過不時對音樂的講解,讓學生增強對音樂美的感知,為進一步課程教學奠定基礎,通過情境教學,能夠有效調動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感知層面讓學生獲得直觀真實的體驗。(2)學習的深入。此階段主要采用互動式教學與學生表演為主,教師應通過一些互動的教學活動實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問題討論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音樂表演評價也很重要,學生通過預先的微課學習所掌握的音樂技巧進行現場表演,學生通過觀賞能夠有效地鍛煉觀察力與思維,避免只是以單純的技能練習為主的模式,從別人的演奏中獲得相應收益與技巧的間接提升;教師可以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對音樂知識進行索取,實現教學的內化效用。(3)學習知識的拓展。此階段主要以對知識掌握的運用,教師應引導與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作,鍛煉思維創新能力,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新穎作品,進而使音樂教學實現價值的體現。學生在創作中能夠提升理論知識的掌握度,并激發更深層次的音樂愛好,使日后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四、結束語
總之,高校音樂理論課融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凸顯了高校生的主體地位,加強了師生與生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與知識交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打破傳統音樂理論課的呆板沉悶,利用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熏陶著高校生自主學習音樂理論知識,有效地提升了此課程的教學效率及質量。
參考文獻
[1]孟天屹.高校音樂課堂中的翻轉教學模式研究[J].戲劇之家,2017(07):114-115.
[2]鄭文雅.淺談高校音樂技能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戲劇之家,2016(12):65-66.
[3]曹曉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音樂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藝術教育,2016(0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