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曹陽 趙建峰
[摘 要] 隨著社會需求、教育理念及技術的發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小學間逐漸成為學習的熱點。以中職《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為例,分析混合教學模式在中職課堂普及的必要性,結合任務激勵型課程教學思路,從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環節深入探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同時對任務激勵型混合教學模式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反思總結,尋求出適合區域性中職學情的教學模式。
[關 鍵 詞] 中職;任務激勵;混合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036-01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關注度的提升,以及教育信息化的高速發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職院校里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1]。目前,隨著網絡信息平臺的多樣化、共享化和便捷化的發展,師生間可以運用豐富的多媒體資源,享受友好便捷的交流互動,把握靈活機動的過程性考核等[2]。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如東分院一直大力倡導優化課程教學模式,教師依托線上課程教學平臺,熟練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學生依托多樣化的信息工具,具備線上線下學習的條件和能力,因此具備開展任務激勵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基礎。
一、課程概況
《電氣控制與PLC》是機電類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知識點多且深,對基礎原理要求極高,需要學生熟練掌握電氣控制技術,基本電路、電容等的工作原理、基本結構、典型特性及應用方法,主要包括常用低壓電器、拖動系統基本控制電路、典型生產機械電氣控制系統、電氣控制系統設計、數控技術基礎、可編程控制器等。因此,很有必要結合課程特點,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創新思維。
二、傳統課程教學模式的弊端
近年來,中職院校注重學生實踐,輕視教學內涵價值,學生綜合能力淺薄化愈趨明顯。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當前學生的發展需求,忽略了培養高素質、健全人格的高技能人才的社會使命。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難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進入職場后,后勁不足,影響生產力水平提高。
三、實施任務激勵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任務激勵混合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在教學全過程中分設學習任務,學生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應用各類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學習,教師全程跟蹤學生課程學習情況,正確引導學生,答疑解惑,強化激勵性過程考核機制,給予學生更多的肯定,從而激發學生更多的成就感和學習熱情。任務激勵混合教學模式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是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混合,也是傳統教學和現代教學理念的混合[3]。
四、任務激勵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對中職生而言是很難學的,既有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要求,同時要求學生掌握軟件知識和硬件知識。在本課程中嘗試應用任務激勵混合教學,就是以職業能力提升為目標,依托學校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支撐,通過優化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分設學習任務目標、開展多樣化的混合式教學、完善激勵性全過程考核機制,以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熱情,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成長空間[4]。在任務激勵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具體課程教學實施如下:
(一)課前準備
按照學習小組的形式,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學習態度、個人特點等劃分學習小組,并選出一名組長,負責整個學習過程。
(二)搭建數字化課程平臺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數字化課程平臺包括本課程全部內容資源、師生互動平臺、學習任務設置、模擬仿真平臺、線上線下結合授課平臺、實驗室預約系統和過程性考核系統等。
(三)課程激勵性考核
學生課程考核成績應以激勵性、過程性考核為主,制定詳盡的測評標準。任務激勵型混合教學模式里,也可以利用數字化平臺,進行線上測評,這既可以是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測評,也可以對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能力、搜集整理信息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進行測評。同時,加大實踐創新測評比重,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并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能有一定的創新。
五、總結
在《電氣控制與PLC》課程中,任務激勵性混合教學模式能激勵學生完成既定任務,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提升學生未來走向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任務激勵性混合教學模式是一種適合中職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可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課程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值得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清華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混合學習課程設計與開發手冊[Z].2013.
[2]張興.混合式教學模式下任務驅動型課程的實施[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28(4):85-87.
[3]邱文棣.混合教學 道術統一:中職單片機課程“混合式”教學創新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0):55-57.
[4]王燦,張莉.混合式教學模式初探[J].當代職業教育,2015(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