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要】親密的師生關系,已經成為當代教學工作對教師的新要求。本文將針對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特點以及原則進行詳細的分析,探究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策略,以便于切實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特點
針對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特點,據筆者調查主要是有兩方面組成的。其一,師生互動的質量要求相對較高。在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中師生互動主要是精神層次的互動,音樂是一種相對感性的情感,是不能用具象去體現的。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課堂師生互動時,大部分是師生之間情感層次的交流與體驗,對于互動的質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師生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初中學生涉世未深,內心單純,愿意主動追求美好的事物,在教師適當的引導下,能夠積極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學生與教師的合作過程中,能夠利用音樂的途徑,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產生雙方對音樂的共鳴,促進了師生之間的高效互動。
二、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原則
初中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的原則主要是由三個方面組成的。首先,是情境原則。在新課改內容深度實踐的當下,積極的培養學生音樂情感體驗,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積極的利用情境原則,能夠幫助教師增強學生對學生音樂情感體驗的培養;其次,主導原則。“以學生為本”積極的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互動課堂,是教學工作始終應該遵從的基本原則;最后,合理整合性原則。教師應該全面、系統的研讀音樂教材中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教材知識進行合理的設置安排。針對不同教學知識進行有順序、有目標的教學,切實的將科學性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教學工作中,將正確的音樂思想與學生進行共享交流,逐步實現音樂教學目標。
三、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策略
(一)積極的轉變教學思想,設置科學合理的互動教學內容
在長期的授課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會積累出自身獨特的授課思維及授課模式。尤其是針對授課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來說,很容易形成教學定勢,在一定程度行影響了新型教學觀念的融入。積極的進行師生互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已經成為實現現代化音樂教學的必經之路。教師應該積極的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觀念,調整教學定勢。深度挖掘教材中的互動資源,以學生的實際情出發,根據不用說教學內容,原則適當的教學模式。在與學生親密接觸的過程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二)積極的創建教學情境,增強師生之間情感體驗
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真情實感,為高效的師生互動提供了基礎的保障。積極的實現師生之間的精神交流,使師生之間對于音樂產生共鳴,是師生互動最為基本的特點。初中學生由于年紀原因,自身經歷較少,對于某些深層次的情感并不能找到適當的寄托。教師可以積極的利用情景教學模式,切實的使學生感受到賦予在音樂教學中的情感,以便于師生之間產生精神共鳴。例如在學習初中音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故鄉的云》時,教師便可以針對“盼望偉大祖國和平統一”的愛國之情建立教學情境。教師可以積極的利用多媒體手段將“香港回歸”的照片與“澳門回歸”的照片進行播放,伴隨著輕緩的音樂,投影儀中緩緩出現一個期待回到母親懷抱的孩子。切實的通過音樂的渲染,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教師便可以針對《故鄉的云》故事背景進行講述,使教師的思想與學生的情感進行碰撞,堅定學生對偉大祖國和平統一的決心。
(三)充分利用教學活動,拉近師生之間距離
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夠使學生對教師產生充分的信任。在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以便于及時的做出有效的教學調整。音樂教學是一種意識層面上互動,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能夠將正確的思想道德和審美趣味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自身的全面發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例如“對歌”,教師可以積極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分成男女兩組,在學習初中音樂蘇教版八年級下冊時,在學習《花季如歌》時,教師便可以針對“青春的歌”為題目開展“對歌活動”在教師與學生用歌聲往來的同時,使教師與學生打成一片。切實地增強師生距離的同時,培養了學生歌唱水平和思維反映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增強師生互動教學能夠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在友善、良好的課堂氛圍中,能夠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心聲,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教師應該積極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通過創建教學情境,使學生投入到教學氛圍中,以便于將正確的思想意識傳遞給學生。充分發揮教學活動的作用,在拉近師生距離的同時,培養了師生之間共同的情感體驗,在樹立學生良好審美能力的同時,促進了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曹洪娟.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問題探究[J].亞太教育,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