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
[摘 要] “全人教育”不僅是“以社會為本”的教育,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中職英語課程的發展應以此理念進行教師隊伍、教材、教學理念和策略的改革。
[關 鍵 詞] “全人教育”;中職英語;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18-02
“全人教育”不僅是“以社會為本”的教育,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叭私逃奔戎匾暽鐣r值,又重視人的價值。它是人之為人的教育,是傳授知識的教育,是和諧發展心智、健全人格的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規定英語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英語課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言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職業場景中的英語應用能力;教學目標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初步形成職場英語的應用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但現實情況是現行的中職英語教材教學內容偏多,知識點偏難。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英語基礎難以達到其基本的最低教學要求。同時,中職學校擔任英語課程的老師多數是從基礎教育轉到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他們對中職中各個專業的行業標準不熟悉,多數也沒有在行業中工作或學習過,這樣就導致了中職英語的教學與初高中的英語教學大同小異,時間一長,學生厭學,老師厭教的情況就越演越烈。因此,中職英語課程的改革就顯得尤為迫切了。
一、加大加快中職英語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
(一)加大加快中職英語教師英語知識和行業知識結合的培訓和自我修煉
針對現行教師隊伍狀況,學校應積極主動把老師放到相應的行業去進行培訓。比如說旅游專業的英語教師每一年或二年就應該到旅行社或酒店等行業單位去學習培訓,這樣才能知道并熟悉這些行業中的相應崗位需要學習哪些英語知識,需要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回到教學崗位時,才能有的放矢。如此培養出的學生才能是受社會、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學生和勝任崗位要求的學生。
(二)拓寬中職英語教師來源渠道,優化教師隊伍
針對文化英語課教師缺乏各行業英語知識的現狀,學校也可以拓寬英語教師的來源渠道,比如直接用本專業的專業教師兼上英語文化課,他們熟悉本專業需要什么樣的學生,需要學生掌握的英語程度。由他們直接去上英語文化課程,就可以減少對文化英語老師的培訓成本,較快地優化教師隊伍。
二、加快中職英語教材的修改
現在各中職學校的英語教材主要是2010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職英語》基礎模塊以及2011年出版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中職英語》基礎模塊。這些版本中的部分內容較為陳舊過時,因此,就需要與時俱進,修改過時的東西。比方說2010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職英語》基礎模塊1中第二單元讀寫部分要求學生規劃自己2017年的求職簡歷,事實上用這冊書的學生已經在2017年秋季學期已經入學,他們的求職應該是在2019年,由于該書的出版是在2010年,在當時2017年是7年之后的事了,但到了2017年學生用到該書時還未能修改,導致學生在理解該塊內容上就會出現疑問。所以說教材的修改需要及時化。同時,教材也應該增添新的內容進去。比如說2011年出版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中職英語》基礎模塊1中,只涉及電話用語的使用,但對這幾年流行的QQ、微信的使用從未涉及,這樣的教材就遠遠跟不上社會的發展,教材讓學生覺得學習和現實脫節,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師的樂教情緒。
三、轉變教師教學的理念和教學策略
中職學校入學門檻低,學生文化素質整體較低,參加中考的學生中英語成績基本在C級或D級,很少有A級的,少部分學生甚至連26個字母都認不全、讀不出,更有甚者未參加中考或在外打工幾年后又重返校園。學生年齡差距較大,最小的學生才有14歲,尚未完成初中的學業,最大的學生甚至有27歲到28歲,他們的經歷不盡相同,心態也各種各樣。那么,在中職英語中如何成功實施教學就有待研究,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調研和教學經驗,認為在中職英語的教學中可以嘗試下面的教學理念和策略。
(一)采用賞識教學,重塑學生學習信心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部分中職學生在初中基礎教育階段甚至小學階段就是“問題生”,學習方面存在困難,學習成績落后,教師對他們的漠視,使他們對自我的要求不高,學習沒有目標、缺乏主動性、缺少學習的方法,得過且過,甚至厭學情緒嚴重。
中職教師就應針對這一情況先從學生的心理展開教育,即可應用賞識教育。如何做呢?在平時的英語課堂上教師多采用鼓勵的語言。比如,開學之初,教師不要急于向學生傳授課本知識,而是先和學生相互了解,告訴學生中職英語注重實用性。明確告訴學生中職英語學習將一切重新開始,與原來的學習沒有任何關系,讓學生放下思想包袱,從頭再來。接下來,為照顧全部的學生,教師有必要從英語的26個字母和48個國際英標開始教學。而且每節英語課開始前教師都可以嘗試創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習氛圍,比如領著學生朗讀句子“I can do it!(我能行!我會做?。㊣ can do it better now.(現在我能做得更好?。?/p>
在具體的課堂學習中教師也可以多對學生說鼓勵的話:Come on!(加油!)Good! Great?。ò魳O了!)倘若學生回答不了問題,也切記不可指責他們,教師只能說:No problem ,think it over ,sit down ,please.(沒關系,再想想,請坐!)
課堂學習外,多和學生進行談話,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向學生表達我們的友善,獲得學生的信任。只要學生親其師,自然就會信其道。
(二)采用任務型情景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特點和專業特點取舍教學內容
英語基礎模塊是中職層次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性內容,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進行教學。比如26個字母的教學,教師應根據不同專業采用不同的教法,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幼兒教育班(95%的女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好),對這樣的班級應該提出較全面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會聽、說、讀、寫26個字母。還因為字母的教學在他們以后的工作中同樣需要用到,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轉換角色,讓學生先學后教英語字母,唱字母歌,跳由字母歌編排的舞蹈,做字母找鄰居的游戲。這樣幼兒教育班的學生不僅系統的學習了字母,還學習了和字母相關的并且和幼兒教育相關的英語技能,這樣他們就會對英語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比如在汽修班(100%的男生,英語學習較困難)則降低學習要求,只要求他們會聽、讀、認26個字母,對于26個字母中某些字母組成的常見國際名車則要求他們會說、會認。比如奧迪:Audi、奔馳:Benz等世界名車的英文名稱的縮寫。結合專業特點和就業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
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時一定要堅持“聽懂、學會、必須、夠用”原則,堅持“職教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中職教育觀,大膽取舍教材內容。
例如,在中職英語(基礎模塊)1 Unit 2 I can do it .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運用所學語言填寫自己未來的簡歷。為順利完成此任務,教師在教學中有必要分兩個步驟:
步驟1:各專業學生均學習求職簡歷中包含的基本要素name,gender(male/female),phone number, address, E-mail address, objective, age,abilities.教師分項對8項內容進行講解和練習,例如人名的書寫、表示性別的單詞的選詞,年齡的正確表達、電話號碼和地址的書寫,常規情況下求職意向的表達及常用能力的描述:I can use the computer. I can drive a car.等現代職場中的通用能力的表達和書寫。
步驟2: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向他們介紹本專業的職務和需要掌握的職業能力,比如在幼兒教育班,學生的職業可以表達為a kindergarten teacher (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為: I can sing, dance, draw, play the piano, tell stories.(我會唱、會跳、會畫、會彈、會講故事);在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可以表達為導游 a tour guide,職業能力為I can show the tourists around the places of the interesting.(我能領著游客四處參觀),還可以是服務員waiter/waitress,職業能力為I can serve the customs.(我能為顧客提供服務),等等,最后根據前面知識的積累,教師指導不同專業學生完成本單元的任務(求職簡歷),并把求職簡歷書寫在課本第25頁第2部分。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就業要求,采用相應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有所得。
總之,中職英語課程的改革不僅要堅持“以社會為本”的教育,還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在加大加快中職英語教師隊伍建設同時加快中職英語教材的修改,教學組織要做到傳授知識,和諧發展學生心智、健全人格上來。
參考文獻:
[1]謝安邦,張東海.全人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