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筱薈
[摘 要] 在人才競爭激烈的今天,對文化程度較低的中職生群體來說,出現了“畢業即失業,上崗即下崗”的現象。為改變這種局面,制定一套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指導模式,使學生盡早提高生涯規劃意識、確定職業目標、完善職業技能、儲備職業知識等是十分必要的,這對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對廣西商業學校在校學生的自我認知、職業定位、職業選擇、職業價值觀、社會需求的認知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從而為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職學校實施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供具體的建議和措施。
[關 鍵 詞] 校企合作;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28-03
一、中職院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指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學生規劃自我職業生涯的意識與技能,發展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綜合性教育活動。目前我國中職院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可歸納如下:
首先,中職學校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通常是以教授《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兩門課程為主,招生就業辦的老師提供就業信息為輔,指導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有限,且教育對象多為即將畢業的二年級學生,教育范圍十分狹窄。
其次,目前,中職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指導人員多數為學校招生就業辦老師或班主任,他們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培訓,是非專業人員。這說明學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師資薄弱,難以開展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最后,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弱。絕大多數的中職學生自我意識不到位,具有學習動機不強、職業發展目標不明確、無法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對社會需求認知不清晰等特點。
二、廣西商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調研情況分析
廣西商業學校是一所校企合作型的國家級重點中專,校企合作訂單班率高達66%,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非訂單班學生畢業后直接面臨就業問題,而訂單班學生將直接到合作企業工作。筆者認為,給這樣的學校作調查,可以同時掌握訂單班和非訂單班兩類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情況,給學校提供新思路,制訂更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新策略。
(一)調研方法和過程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同時輔以訪談法,在借鑒現有的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結合廣西商業學校學生特點,設計了此次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對象為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在校生,共發放問卷300份,涉及會計、電子商務、市場營銷、中餐烹飪、烘焙、汽車維修等專業。共收回問卷3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86份,訂單班問卷為150份,非訂單班問卷為136份,并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學處理。
(二)廣西商業學校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認識的現狀
1.職業選擇意識不清晰
根據問卷調查數據,在校生對專業的選擇情況統計如下:
(1)學生選擇專業的盲目性較大。訂單班中只有9%的學生選擇本專業是適合自己,高達42%的學生是因為訂單班畢業好就業。而非訂單班學生選擇專業是因為適合自己的人數要比訂單班多。
(2)大部分學生不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無論訂單班或非訂單班,將近50%的學生對專業的了解是通過招生老師介紹,自己沒有主動了解所學專業,因而對專業的了解還停留在表面。
(3)學生對專業的滿意度較低。訂單班中只有36.1%的學生滿意自己的專業,非訂單班相對多一些,達到42.9%。大部分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不太滿意或持無所謂的態度。這是因為中職學校招生,往往放大優勢,弱化不足,造成學生對專業了解呈片面性,難以形成系統的認識,從而導致學生對專業的滿意度降低。
2.對自己的興趣、特長、技能等方面的自我認知較差
從問卷調查數據上看,在校生自我認知情況結論如下:
中職生對自己的自我認識較差,訂單班和非訂單班的學生,都不能非常了解自己適合往哪個方向發展,他們對自己的興趣、特長等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學生沒有想過自己喜歡什么,自己的性格如何。
自我意識是確立職業目標的重要前提,不了解自己的興趣、優缺點,將難以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對職業生涯的發展只能起到阻礙作用。
3.有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但缺乏理性的計劃和思考
根據調查數據得出,訂單班和非訂單班中分別有高達85%和72%的學生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并且沒有一人覺得不重要,這說明學生已經有了很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但是,訂單班和非訂單班中,分別有68.5%和70.8%的學生不太清楚自己在職業生涯發展中的優勢與劣勢,并且目標不清晰,只有短期目標,11.3%和16.8%的學生目標模糊,少數學生甚至沒有目標,這說明學生缺乏理性的計劃和思考。
中職學生對自己的發展并不明確,不能很好地制定目標,規劃自己的發展方向。所以學校需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對自己的人生做好合理安排和規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4.對職業的社會需求認知不深刻
在學生對社會需求的認知情況調查中發現:多數學生認為造成找工作頻頻失敗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足,訂單班和非訂單班中,分別有40.3%和49.5%的學生認為,找工作失敗是因為企業不招錄沒有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生對社會需求的認知不準確,現在的企業將工作能力擺在前面,但并非只在意是否有工作經驗。另外,絕大部分學生認為,用人單位最不看中品德,事實上,企業認為,現在多數畢業生存在著工作穩定性不高、工作態度不佳的問題,企業招錄人員漸漸從技能轉向品德。因此可以看出,中職學生對社會需求的認知不準確、不深刻。調整學生認知,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是中職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環節。
5.職業期望值的認知有偏差
在職業期望的認知調查中,對畢業能否找到工作這一問題,訂單班學生和非訂單班學生表現出了較大的差異。訂單班學生中,有31.4%的學生有信心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只有10.4%的學生覺得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但沒有人覺得找不到工作。而非訂單班學生中,只有10.8%的學生有信心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28%的學生覺得找不到合適的工作,15.6%的學生覺得一畢業就要失業。
這說明,中職學校實行校企合作訂單班制度,很好地保障了進入訂單班的學生的就業,這部分學生雖然有可能不喜歡這份工作,但卻能保證一定能找到工作,因此他們的就業問題較少。而非訂單班的學生,畢業后還要面臨自己找工作的問題,所以存在一定的畢業焦慮。因此,校企合作的形式有效保障了學生的就業問題,是提高就業率的有效途徑。
另外,數據顯示,中職生選擇工作的重要依據是薪水的高低,普遍希望薪酬能達到3000元以上,說明他們在職業選擇中,過分看重經濟利益,卻不依據自身能力,期望值過高,不切實際。
6.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內容及模式較單一
在學生對學校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了解及滿意度的調查中,訂單班和非訂單班也表現出了較大差異。訂單班中有12.6%的學生對學校職業指導的方式和形式不滿意,而非訂單班中有28.4%的學生對學校職業指導的方式和形式不滿意。這說明,非訂單班學生更需要學校提供職業指導,與訂單班學生不同,非訂單班學生畢業并不能立即解決就業問題,他們需要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他們確定職業目標,解決就業困境。
另外,在職業生涯課程和教師的教學質量方面,部分學生比較滿意。但還是有30%左右的學生表示沒意見,這說明他們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并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的需求。
根據本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調查,筆者認為,廣西商業學校目前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確實存在不少問題,想要改變目前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困境,需整體規劃,在原有的方式上結合學校校企合作的特點、學生的特點,進行不斷創新,從更多環節滲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從而形成一個更新、更完善、更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策略。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職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新策略
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能夠使中職生正確認識自己,確立清晰的職業目標,規劃自己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把自己的發展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最終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從容地走上社會。
通過對廣西商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調研情況分析,筆者將對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職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策略給予幾點建議。即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為基礎,以團體輔導、個體咨詢和沙盤游戲為輔助,以多元社會資源為支持,以訂單班與非訂單班側重不同模塊指導為創新點,以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題班會課為特色,構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新策略。
(一)完善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學生認識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完善的課程體系讓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職業生涯規劃,從而及時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的內容包括以下兩點。
1.職業指導課
學生入學第一學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結合自身條件和社會需求,制訂一個符合自身特點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方案。臨近實習前的第四學期,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向學生傳授一些求職技巧和創業知識等。
基于校企合作型中職學校的特點,學校可設計制定緊密結合學校學生特點、與合作企業接軌的職業生涯規劃校本教材,從而實現職業生涯規劃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2.專業基礎課
專業基礎類課程是針對不同專業設置的不同課程,著重學習專業知識,是學生掌握職業技能的基礎,學生通過專業基礎課,能了解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及職業所需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等,幫助學生認識專業、認識職業。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1.以個體咨詢、團體輔導和沙盤游戲為輔助,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
為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適合何種職業,適合往何方向發展,學校可結合就業服務中心和心理咨詢室,開展個體咨詢、團體輔導和沙盤游戲。
個體咨詢,是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挖掘自己的自我意識、職業興趣、職業期望,解決學生心理或擇業上的困惑,指導學生走上正確的職業道路。
團體輔導,是以班級為單位或有相同困惑的同質性團體,對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形式可以是通過制定特定的主題活動,從團體的活動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也可以由主持者引導團體進行某一問題討論,讓成員互相討論,解決問題,并達到目標。
沙盤游戲,是一種新穎的職業生涯規劃形式,動手、游戲的特點比起純語言的講授,更易于被中職生所接受。沙盤游戲有利于學生對職業興趣、職業技能等方面的自我表達和探索,并能通過沙盤游戲確定職業目標,能讓學生更了解自我,提升信心,實現生涯決策。
2.開展校企合作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了解社會需求
鑒于是校企合作型的中職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優勢,邀請企業專家到校講座。講座內容可以是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知識、應聘禮儀、企業的用人要求、求職者應具備的能力等。企業專家的講話比老師的話更有說服力,更能直入學生的內心。經常邀請企業專家進校演講,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職業習慣,形成職業意識,使學生了解到社會的需求,讓學生朝著企業需求的方向努力。
3.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題班會課,培養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題班會課,是一種新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形式,教育的主要力量是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是利用班會課的形式滲透職業教育。
主題班會課集教育與娛樂于一身,采取寓教于樂的形式,可以是情景扮演、辯論或經驗交流等。學生可以在班會上實現真正的暢所欲言,抒發真情實感,了解真正的自己,這有助于老師幫助學生挖掘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職業傾向,從而更好地制訂職業生涯規劃方案。
事實上,多數班主任并非專業職業生涯指導教師,因此設計的班會內容不夠全面,學校可以邀請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專家,為學校制定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主題班會內容,幫助學生成長。同時,也可邀請專家進課堂,給學生上職業生涯主題班會課。
總之,為開展多元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開展職業生涯教育主題班會課是有效的途徑之一。
(三)訂單班與非訂單班應側重不同模塊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校企合作型的中職學校,最大的特點就是有為數不少的企業冠名班,因此,這類學校有兩類班級,一類是訂單班,訂單班學生畢業后,將直接到合作企業工作。另一類是非訂單班,非訂單班學生畢業后,將面臨找工作的困境。面對兩類不同班級,筆者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方向要一致,但應有所區別。
1.訂單班學生應側重職業認知模塊和社會需求模塊
通過調研數據得出,大多數訂單班學生是因為畢業后可以直接就業而選擇訂單班,而并非這份工作適合自己。因此,對訂單班學生進行職業認知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幫助學生認識所選專業,了解合作企業,從而讓學生明白這個專業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期望。
此外,部分訂單班學生滿意所選專業,但卻不明白社會需求,對企業用人要求一知半解甚至誤解,因此有必要對他們進行社會需求模塊的教育。讓他們知道所合作的企業的工作性質、工作要求、專業技術要求和品德要求等,從而為今后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2.非訂單班學生應側重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模塊和求職模塊
相對于訂單班學生來說,非訂單班學生更清楚自己的選擇,他們沒有因為能找到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而選擇訂單班,但他們不明白自己的職業目標,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一個理性的計劃和思考。因此,對非定單班學生來說,應更側重給他們強化生涯規劃意識。通過生涯規劃意識模塊的教育,讓他們了解自己的職業意向,細化職業目標,為畢業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做鋪墊。
此外,非訂單班學生畢業后需要經歷找工作的過程,因此,求職模塊也十分重要。學校應教授他們詳細的應聘禮儀和工作禮儀等,讓他們更快地找到工作,也可以使他們正式踏入職場后如魚得水。
總之,在就業競爭壓力巨大的今天,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中職生來說尤為重要,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并不是簡單地傳授職業技能或就業知識,而是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制訂一個完整、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策略,內容包括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明確職業目標、制定學習策略、提高職業能力等。而一種有效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還能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
參考文獻:
[1]邱小禾.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現狀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09(18).
[2]李艷.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探討[J].職教研究,2011(3).
[3]趙英蘭.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以南寧機電工程學校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