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恒
[關 鍵 詞] 校企合作;中職;機電專業;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58-01
在中職學校機電專業課的實踐教學中,校企合作已是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教育部在2008年《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中等職業學校基本的教學制度。”可以說,校企合作在中職教育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校企合作的優越性
(一)有利于機電專業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
學校通過校企合作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當前企業和市場對機電專業人才的需求,可以了解企業的崗位需求、崗位的職務能力需求等,也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及時調整機電專業的專業設置,特別是機電專業的課程設置,要參照機電職業資格標準,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職業素養等方面進行修訂,改革課程教學內容,結合生產實際改革機電專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教學設施和教學環境,最終適應所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二)有利于機電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機電專業的專業課教學,一般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動手操作能力可以得到鍛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企業方面的加工要求讓學生更加嚴格認真地對待每一次實踐學習,不再過多地出現次品,同時對企業的加工工藝流程、管理模式以及企業的文化都潛移默化地吸收著,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學生以后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有利于機電專業“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有了校企合作的平臺,學校不再擔心專業課的實踐教學,需要時可以聘請企業專職技術人員到學校擔任技術指導教師,也可以將學校機電專業的骨干教師安排到企業中去鍛煉學習,促使教師真正理實一體,讓自己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操作過程,扎實掌握機電專業的知識技能。同時還能了解到專業技術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情況,學習到一些機電加工生產中的相關經驗以及遇到難題時的不怯懦,從而實現機電專業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也提高了機電專業的教學質量。
二、機電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內容不能適應企業的需要
中職學校機電專業的教學內容是按照學校征訂的教材的內容,教師根據教材來安排實踐教學,有些專業課內容已經陳舊,有些缺乏實用性,這些教學內容的設置沒有和企業進行接軌,沒有調研企業需要不需要這些教學內容就開設了課程。
(二)實踐教學教師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職學校的實踐指導老師大多數是從工科院校畢業,從學校出來,到學校去,沒有經過企業生產一線的磨煉,不懂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管理規定等,可以說對企業的環境什么樣,企業想做什么等一點都不了解,只是在教學的崗位上堅持自己的知識傳授,缺乏實戰演練的經驗,脫離實踐。
(三)實踐教學設施跟不上學校的發展
在很多中職學校實踐教學設施跟不上學校發展的速度,由于學校資金的問題、機電機床的昂貴等,造成缺少實踐教學的場地和設施,不能確保班級的每個學生都能夠摸到機床進行實踐操作,一般幾個學生一臺機床,若要完成一個零件的加工,要輪流好幾次,這就造成實踐場所課堂中學生的管理問題等。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機電專業實踐教學的實施對策
(一)創新校企雙方的合作模式
要想轉變中職學校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等“瞎子摸象”的現象,校企雙方在校企合作中都應轉變思想觀念,加強溝通合作,主動創新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明晰合作雙方的責任、權利,使校企合作雙方能夠有效地推進合作與交流,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二)構建以機電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
校企合作下的課程體系要擺脫以學科知識為中心、以單純技能為本位的觀念,應該構建以機電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的中職課程新體系。學校要根據企業、行業崗位群需要的技術邏輯體系來進行科學設計,要循序漸進地開設專業課程,力求理論知識、技能實踐與職業崗位能力緊密結合。此外,學校培養的技術型人才不光是一個“匠”,要具有綜合應用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我們可以在機電專業的課程設置上要求每一門專業課結束后增添一個綜合性的實踐考核項目,該項目最好是企業的真實項目,能夠將專業課程的技能點和知識點串聯起來。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以任務驅動的形式實施教學,學生通過綜合項目的訓練,既鞏固了技術知識,又提高了綜合運用能力。
(三)拓展機電專業課堂之外的育人體系
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更需要中職學校教育除了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外,更需要注重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因此,對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可以將學生的培養延伸到課外,擴大到校外,構建校企相結合的育人體系。
(四)提高機電專業課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
機電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必然對中職學校的機電專業課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能上理論課和指導學生實踐操作的“雙師型”教師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了,還需要教師要有與企業合作研究的能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要求教師從課堂走向生產車間、從學校走向社會,多方位借助校企合作的平臺積極參與到企業技術創新、生產技術革新等一系列的活動中去,鍛煉教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努力提高教師的機電技術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有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機電專業技術應用的能力等,同時才能夠為企業的開展提供技術服務和技術支持,真正在校企合作中發揮最佳的橋梁作用。
總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職機電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還在繼續,我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繼續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