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菲
[摘 要] 在現(xiàn)當代教育模式下,中職英語的教學對學生而言是極其關(guān)鍵的。中職時期是學生學習習慣和性格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即將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階段,因此中職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利用主題教學法,堅持做到了解教材、組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三大方面,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關(guān) 鍵 詞] 主題教學法;中職英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89-01
一、了解教材
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的今天,一般的英語課本都是將教材按單元進行分類,而主題式教學剛好就是單元式教學。為了進行好主題式教學,需要教師對課本進行仔細研讀,發(fā)現(xiàn)該單元的特點,然后自己找出并總結(jié)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師還要學會以不同的角度去解讀課本,找到吸引學生眼球的新主題。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教師除了講解課本上的內(nèi)容外,還要對教材進行延伸,在原有的知識點上,將課本內(nèi)容延伸到生活中去。因為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所以只有廣泛地運用和了解,才能更好地學習這門學科。但是教師在幫助學生進行延伸性學習時,一定要注意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延伸的內(nèi)容要適度,不能偏離了課本該單元原本的主題內(nèi)容。因為主題式的單元性教學,可以將英語中零碎的知識點鏈接起來,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到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
例如,教師在了解教材和學生的情況后,制定出適合自己班級的教學方案。對每個單元都設計出相應的問題,用這些問題將整個單元連接起來,并且利用這些問題幫助學生提前預習,了解這個單元所學習的內(nèi)容。教師在傳授英語時,不僅僅只是為了學生的成績,還應該讓學生學會將英語作為一種載體,通過這門語言去了解西方的人文風景和獨特的文化,去了解現(xiàn)代社會的局勢和發(fā)展。這種教材延伸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給他們?nèi)绾芜M行自主學習,在課下自行進行知識的延伸。
二、組織活動
在中職英語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應該再將學習僅僅局限在教室里,而是應該鼓勵并且?guī)ьI(lǐng)學生多參加學校的英語主題活動,打破教學的局限性。在學生學習中,教師除了要時時關(guān)注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注重與學生之間進行情感的交流,在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時,將知識不知不覺間傳授給學生,這樣充滿活力的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魅力。主題式的英語教學方式,是如今的教學方法的新趨勢,因為這種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學生“啞巴式英語”的缺陷,將聽說讀寫都融入課堂中,全面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并且學生在主題式教學中除了學習好這門語言,還能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將英語的交流能力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重點,改掉學生之前的缺點。
想要更好地利用校園活動讓學生學習英語,那么教師就是關(guān)鍵所在。如,教師在講教材時,可以根據(jù)校園活動進行一些調(diào)整,以學校展開的活動為中心進行教學。但是教師在組織校園英語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所安排的活動內(nèi)容要符合時代性,符合新課標的教育方針,設計出的活動要具有層次性,盡可能地使學生在校園活動中學到有用的知識,并且在潛移默化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能主動地、自發(fā)地進行學習,對學習英語才有積極性。如果學生對學習英語沒有興趣,那么英語這門學科將會變成學生的一種負擔。英語課堂也會因此變得缺乏活力,學生也將會失去學習動力。其實主題活動的展開是需要以學生興趣為主來展開的,這樣主題式的教學才能順利完成教學目的。對大多數(shù)的職校生來講,學習是一種痛苦,主要是因為他們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主題式教學是一種寬松的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很多,在空間和時間上也不會像傳統(tǒng)式的教學處處受到限制。而且主題大多是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并且需要完成的任務也很簡單,不會要求學生有多么好的基礎(chǔ)。這樣的模式,學生更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感,長期的累積下,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畏難心理將會減消,產(chǎn)生想學的念頭,培養(yǎng)出自學性。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學生找到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他們的課堂專注度。
例如,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有很強的好奇心,那么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就要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不斷地設計懸念,讓學生自主尋找答案,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這種懸念式問題不能太難,最好是學生想一想就能找到答案的問題。這樣學生既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又不會被問題打消積極性。但是不能太簡單,這樣學生會覺得沒有挑戰(zhàn)性,從而不愿意探索。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所以教師在講課時一定要避免照本宣科,這樣將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有些教師甚至認為,學生的水平,能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就不錯了,但是這種觀念是十分錯誤的,因為這只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更加枯燥,從而使學生更加厭學,而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所以教師必須找到該課程合理的興奮點,使學生既能學到知識,還能學會自主學習,使學習成為終身的習慣。
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中職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加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自身的主動性,使教師自身水平提高的同時,也讓學生的中職學習生活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楊進.英語教師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6(1):20-23.
[2]韓富良.多媒體技術(shù)高效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