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摘 要] 師范院校負責培養合格教師。目前五年制學前教育在培養目標、教育理念、課程結構、課程內容以及園校合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應培養怎樣的幼兒教師?社會需要怎樣的幼兒教師?通過對教學現狀和崗位能力的研究分析,提出對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的策略。根據崗位工作能力要求,制訂課程計劃,優化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 鍵 詞] 學前教育;崗位能力;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64-02
近年來,我們對學校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意識到當前的教育理念、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存在問題,五年制學前教育課程體系亟待優化。
一、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現狀
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旨在培養能適應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從事幼兒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的復合型、發展型、創新型人才。反思目前的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培養模式,其較為傳統,主要是“基礎教育課程+幼兒課程=學前教育”,學生畢業后不少出現人文素質匱乏、教學能力不強、崗位技能較差的現象。原因主要在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存在一系列問題:首先,培養目標對教師的道德、態度和職業認同缺乏要求,對幼兒教師的反思不夠重視,導致畢業生的專業思想鞏固不夠或專業發展能力不強。其次,課程結構不合理,缺乏綜合課程、實踐課程、應用課程。課程多以分科開設的形式進行,實踐時,每個領域如何整合、如何滲透,學生缺乏經驗,所以,畢業后走上崗位,綜合能力和應變能力比較差。此外,我們的教育實踐課程不僅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在形式、內容上單一。形式體現為見習和實習,內容則是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幼兒園保育、幼兒園環境創設等。三是課程內容中缺少科研、生命安全教育等,畢業生的研究能力、觸及社會問題時處理能力不強。最后,幼兒園沒有全面參與人才培養。“見習和實習、頂崗實踐”還處在簡單的初級協作階段,培養學校閉門辦學的現象較為嚴重。
為此,開設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范類院校,作為學前教育教師職前教育的主要培養機構,需要根據學前教育教師成長的實際情況來科學設置課程,有必要深入研究學前教育的實際需要,適應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抓好幼兒教師的崗位能力培養和發展。
二、優化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關鍵
(一)教育理念上要把培養幼師崗位能力作為最終目標
明確職業崗位和崗位能力的內容、要求是建立正確人才培養模式的前提。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要培養什么水平的幼兒教師?教師崗位能力要素有哪些?社會需要什么樣的幼兒教師?我們必須到幼兒園做深入調查和分析才能做出準確的定位。為此,我們和高校專家一起深入本地區20所幼兒園,重點調查:幼兒園歡迎什么樣的老師?園長更看重老師哪方面的素質?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應該培養學生怎樣的能力?園長是如何招聘新教師的?幼兒園為學校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提供了哪些建議?通過對多所幼兒園教師的觀察,對多位園長的訪談,我們記錄整理、研討、分析、總結出一些關鍵點:幼兒園比較歡迎有較好職業認同感、學習能力強、崗位實踐能力強的畢業生。一句話,崗位能力強是一位成熟且受大家歡迎的幼師的立身之本。
我們認為,幼師崗位能力主要包括:專業能力,即熟練進行教育教學,開展幼兒園各學科教學和保育活動;方法能力,即具有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能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對已完成工作進行反思并改進;社會能力,即具有吃苦耐勞、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能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符合幼兒園規范,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基于幼兒園的需求,讓我們明確了要培養幼兒教師崗位能力這個重點,一切為了畢業生能立足崗位、發展自己、服務幼兒及家長。只有師范院校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客觀把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最終目標和本質。
(二)課程設置要把崗位能力培養作為改革方向
在學前教育課程方面,不少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學前教育改革進行了探索。如,朱凱利、楊西京提出以“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崗位技能”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定位;張晗認提出構建“專業平臺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方向必修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的課程體系;葉圣軍認為,學前教育課程由“基礎知識和一般知識必修課”“專業知識和技能必修課”“專業表現與鑒賞課”“專業方向限定選修課”“專業任意選修課”和“實踐教學活動課”六個課程模塊組成;婁安榮提出建立由專業課程、教育教學理論課程、教育教學技能課程、實踐性課程和綜合人文課程構成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王海英通過關注與研究社會需求,建議以課程標準與專業標準來“引領”市場。通過研究、分析以及一次次論證,我們特別贊同王海英的“市場需求”和“專業標準”,強調學前專業要培養具備高水平職業能力的幼兒教師,要具備較好的為基礎教育服務的崗位能力,這是核心要點。這要求我們克服單一課程的課程內容,根據幼兒教師崗位能力要求,取消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三階段”設置課程的老方法,大膽改革和創新,豐富和拓展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教育內容,以培養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為目標和重點,應對專業課程與文化基礎課程、核心課程與綜合課程、理論知識課程與實踐活動課程之間的沖突,整合與重組課程結構,以此開發課程、設計教學、選擇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從而使畢業生具備幼師崗位所需要的各種能力,能從容地走出校門、踏進幼兒園。
三、優化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策略
(一)根據崗位能力目標,制訂教學計劃
2012年,教育部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中指出:“學校要以《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為基礎,加強學前教育的學科和專業建設,完善幼兒教師培養計劃,積極創新幼兒教師培養模式,科學安排師范教育課程。”教育部在2012年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語言、社會、健康、科學和藝術這五個領域描述了幼兒的學習、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2015年教育部對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進行了改革,增加了考試內容,不再考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而是考核教師的綜合素質、保教知識與能力等。虞永平教授把幼兒教師崗位能力概括為六大專業能力,即觀察能力、語言溝通能力、課程設計能力、課程實施能力、課程評價能力以及調整能力。事實上,除了這些專業能力外,還需要幼兒教師具備愛心力、學習、研究和反思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與家長和同事交流的能力、對幼兒的解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
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發展型、創新型幼教人才,以滿足幼兒園需求、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為目的。為此,在制訂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應重點關注《幼兒教師專業標準》《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突出五年制職業教育的特點,遵循“理論與實踐結合,重在實踐”“知識與技能并重,重在應用”的原則,不一味追求學科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理論教學以夠用、實用為度,增強實踐教學課程的比例,把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比例保持在1:1左右。教學計劃不要加重教育理論的學習,不要把音樂、美術等技能加強又加強,應該著重強調學前教育研究氛圍,加強德育、專業思想和職業理想教育,提高學生學前教育分析處理能力。
(二)根據崗位能力需要,優化課程體系
學校要根據崗位能力目標要求,摒棄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三段式”設置課程的老方法。圍繞崗位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鞏固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巧妙設置選修課程,培養職業能力,處理好專業課與文化基礎課、核心課程與綜合課程、理論知識課程與實踐活動課程的矛盾,做好課程結構的整合與重組。既體現知識性的學習,又體現技能性的訓練;既強調職業技能,也兼顧其他適用能力。學校考慮一般能力的培養,更重視發展專業能力,以此優化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教育能力目標的課程體系。
在教材使用方面,選擇適用的全國學前教育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同時,結合崗位需要自編校本教材,以突出實踐性教學,如開發“幼兒故事講演”“幼兒歌曲即興彈唱”“基于實踐教學的學前教育科研方法”“基于實踐教學的幼兒行為觀察與分析”等,有主有次,互為補充。
(三)通過多渠道,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搭建合作平臺。職業教育,只有與行業結合,與專業實踐結合,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才會受到行業和社會的支持。學校可借助附屬幼兒園的優勢,建立多家緊密合作的校外實踐基地。通過加強學校和幼兒園的聯合,積極推動實訓教學的開展。一方面,安排教師和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各類專題調查、課程見習,組織長短不一的見習活動,讓師生接觸幼兒園實際;另一方面,定期開展“名師有約”活動,常年聘請附屬幼兒園和實習基地的園長、骨干教師為學校客座講師,請他們做講座或上課,把最前沿的幼教知識與技能帶到校園,更新師生的觀念。
改革課程內容。在通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把崗位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如根據幼兒園反饋意見,在鋼琴、美術、舞蹈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即興伴奏、簡筆畫、幼兒舞蹈編排的能力;在德育課、創業課、語文課的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思辨能力、交際能力、活動組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在教師禮儀課的教學中,模擬和家長溝通、和同事交往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禮儀修養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使用信息化手段上課的能力和對前沿幼教資訊快速吸收和利用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評定中,把專業思想修煉和吃苦耐勞敬業精神、組織紀律作為重要考核指標,提高學生適應環境能力和養成陽光的精神作風等。
豐富第三課堂。把能力培養貫穿在豐富的校園生活和文化活動中,通過學生會組織、開展各種興趣小組活動、技能大賽、勤工儉學、社團活動,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主活動,讓學生的能力、個性、特長、愛好得到充分的發展和張揚,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和大局意識。
四、結語
當前新形勢下,幼兒教師的數量不斷得到補充,其質量也要不斷提升,其中提升幼師的崗位能力是質量命脈。開設五年制學前教育的培養院校需明確其專業定位,堅持以崗位能力培養為目標,加強與幼兒園的聯系與合作,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突出實踐課程,培養適應幼兒園需要的優秀教師。
參考文獻:
[1]李東瑛.基于實踐能力的幼兒教師職前培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2.
[2]唐芳麗.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與“卓越幼兒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家教世界,2018(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