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穩潮
[摘 要] 目的:在中職學校的急救護理教學中實施理論指導輔助綜合模擬訓練,就其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選取北京市海淀區衛生學校初次接受急救護理教學的學生150例,根據每位學生的學號進行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75例學生僅給予急救護理相關理論指導及示教,實驗組75例學生則給予理論指導輔助綜合模擬訓練,在教學完畢后就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比較。結果:實驗組學生的理論及操作考核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實驗組教學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急救護理教學中實施理論指導輔助綜合模擬訓練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及效果,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及自主性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理論及操作技能知識的掌握及運用能力。
[關 鍵 詞] 急救護理教學;理論指導;傳統示教;綜合模擬訓練;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88-01
急救護理教學是校內護理教育的重點,其主要授課途徑為理論講解聯合相應操作示教,但急救護理的實踐性較高、操作性較強,作為臨床護理實習前的重要培訓項目,傳統教育方式在學生急救相關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方面能力的培養存在一定局限。綜合模擬訓練以相關訓練內容的整體性為特點,通過系統化的急救模擬訓練增加了教學的有趣性、靈活性,現就其在中職學校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并就其在教學中的實踐效果進行分析。
一、對象與方法
(一)實驗對象
選取我校初次接受急救護理教學的學生150例,男42例,女108例,年齡18~19(18.5±0.25)歲,均為同屆學生,根據每位學生的學號進行隨機分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各75例),兩組學生基線資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急救教學內容
急救內容主要包括急救理論知識、各科常見急救操作、院前急救、中毒急救、創傷急救等,其中心肺復蘇術、電除顫術、吸痰給氧等為重點內容。
2.教學方法
(1)對照組:實施急救護理相關理論指導及示教,就急救相關的操作內容、急救方式及急救設備等進行理論講解,同時授課教師就重要急救措施進行示教。
(2)實驗組:給予理論指導輔助綜合模擬訓練,在對照組相同理論指導的基礎上,聯合綜合模擬訓練,采取一對一分組進行。授課教師先進行相關操作的示教,后由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在熟悉各類急救技能及設備操作的基礎上,進行情景模擬訓練,借由經典案例進行情景模擬,由授課教師講授相關病例的急救方式,然后進行分組情景模擬練習,最后分組進行急救模擬效果的評估,就不足之處進行反思并強化訓練。
3.評價指標
在課程結束后,進行教學相關內容的理論及操作技能考核。教學效果的評價采用自擬調查問卷,從主動性、積極性、問題處理、教學滿意度四個方面進行評分,各指標分值范圍均為0~25分,總分100分。
4.統計學方法
研究結果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兩組學生理論及操作考核評分比較
實驗組75例學生理論及操作考核評分分別為(92.14±3.29)分、(80.38±2.58)分,對照組分別為(88.48±5.40)分、(79.30±8.73)分,實驗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學生(P<0.05)。
(二)兩組學生教學效果比較
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問題處理、教學滿意度四個方面比較,實驗組學生各指標評分及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下表。
三、討論
綜合模擬訓練以情景模擬為基礎,提高了護理教學的實踐性、實用性及真實性,以問題為導向,提高了學生的應對能力及主動性。本次實驗結果表明,理論指導輔助綜合模擬訓練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教學效果評價方面比較,輔助綜合模擬訓練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應對處理問題能力及教學的滿意度。但綜合模擬訓練在教學時間、設備要求、師資要求等方面的要求較高,進一步的推廣普及需要學校、醫院等的支持。
綜上所述,在中職學校的急救護理教學中實施理論指導輔助綜合模擬訓練具有較高價值,能夠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臨床實習工作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胡鳳琴,林文鳳,秦寒枝.急救護理技能情景模擬教學的實踐與效果評價[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7,42(3):392-394,398.
[2]鄧海艷,王惠珍.綜合模擬訓練在護理本科生護理技能強化訓練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3):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