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張玉婷
[摘 要] 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培養和造就一批“有創意、敢創新、能創造和善創業”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增強廣大師生的創新意識,不斷豐富校園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培養“有愛、有趣、有情懷、有未來”的創新創業主力軍。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近幾年一直在探索“高職院校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創新;雙創;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010-01
一、成立“創新創業學院”,選拔優秀學生隊伍
成立基于“政、行、企、校、創”理事會共建管理模式下的“創新創業學院”,融合多方優勢為社會培養雙創精英人才。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地遴選并個性化培養出一批德技兼備的創新型精英人才,打破專業、年級等常規建制,面向全體在校學生公開招募和選拔特長學生,以興趣為導向,注重科技創新,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質和創新意識,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和發明創造能力,開設“雙創實驗班”“雙創先鋒班”和“雙創精英班”三個層級雙創精英人才培養班級,獨立組建班級,專人負責管理,專門訂制“雙創班”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優質創客課程。
二、聘任優秀“雙創導師”,完善導師職責
雙創導師隊伍由校內教師和校外專家共同擔任,由學院統一組織聘任,聘任后頒發導師聘書。校內導師要求熱愛教育事業,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遵守社會公德和教師職業道德;自愿承擔雙創精英人才培養工作,積極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具備科技創新特長、科研指導與創業指導能力;校外專家聘請國內外資深創客、著名創客空間負責人來校進行授課及項目指導。
完善導師職責,創客導師要求參與創新創業精英人才培養方案制訂,開發創新創業課程;負責實施“雙創人才培養”課程教學;負責指導學生制作創新作品或制訂創業計劃書,指導學生提升創新作品質量,指導學生組隊申報創新創業實踐項目,對申報材料進行專項指導等。采用“學生評價+教學效果評價+指導學生成果評價”的方式選出優秀雙創導師,優秀雙創導師可優先推薦參加學院相關教師評優和職稱評聘活動。
三、加強雙創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管理和考核
雙創教育試點班學生管理采用“導師+輔導員”雙師管理模式,創客導師負責創新創業課程教學管理,輔導員負責日常班級管理,每個班級設立班長及相關班干部,參照學院班級管理標準進行管理;學生完成班級課程學習任務后,可自主組成項目小組,每項目組3~5人,完成創新項目方案,根據方案規劃完成創新作品,由導師認定后上報學院評審,不同班級的學生有不同的考核要求,學生考核實行“柔性評估”與“優勝劣汰”考核機制,經過綜合考評后,每期將淘汰5%~10%的學生,增補后備學生進入班級學習。合格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優先推薦參加相關學生評優評先和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活動,優先推薦就業,給予創業政策扶持,并設立專項獎學金獎勵優秀學員。
四、制訂雙創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采用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依托藍島創客空間,通過導師授課、專題報告、素質拓展、創新實踐等形式完成課程學習,采用小班化教學、項目化教學形式授課;設定專門學分,經學習和考核合格后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并可置換相關課程學分。課程內容大概分以下模塊:創新基礎理論模塊、創客工具模塊(3D打印、激光切割、視頻拍攝、H5網頁制作等)、創新技術模塊(智能硬件、機械創新、機器人與自動控制、創新設計、信息技術等)、創新前沿技術模塊、創業輔導模塊、創新實踐模塊等,每個模塊都采用校外知名專家和校內創客導師共同授課形式,校外知名專家以科技前沿知識普及和創新創業理念提升為主,校內創客導師以創新項目化教學和創新創業實踐指導為主。
五、雙創人才培養支撐與保障
成立由學院院長擔任組長、分管教學的副院長擔任副組長、藍島創客空間、教務處、學工處、科研及校企合作處、人事處、系部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齊抓共管的聯動協調機制,確保雙創人才培養計劃的落實;建立健全“雙創教育人才培養”管理制度,出臺《“雙創教育人才培養”學生管理辦法》《“雙創教育人才培養”導師聘任辦法》等系列管理文件,將“雙創教育學分”納入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允許學生進行相關學分置換或申請免修相關課程,給學生創造靈活機動的學習時間;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開展,主要用于項目制作、課程開發、設備更新、項目耗材、教師課酬等方面。
六、結語
高職院校雙創人才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本單位在人才選拔、隊伍建設、運行管理、組織實施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方案,積極打造跨界團隊、優化創客項目、迭代創客課程、培育創客文化和創建創客生態等路徑,對推進創客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職學生高質量創業就業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吳升剛,劉文斌,劉錫冬.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8).
[2]唐高華,湛邵斌.通識教育理念下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思考[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