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基慶
[摘 要] 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壓力日趨增大,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如何運用有效的手段促使中職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是廣大中職班主任需要探討的一個課題。
[關 鍵 詞] 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班主任隊伍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205-01
中職學校的學生較普高生要復雜得多,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問題。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薄弱,他們往往缺乏自信,比較自卑,對教師、家長存有較強的逆反抵觸心理。那么我們如何管理好班級,讓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形成融洽的班級氛圍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這個問題。
一、嚴慈相濟的班級管理
新生入學階段,班主任的入學教育最容易觸動學生。新生入學后,首先要進行校規校紀等方面的教育,在思想上給學生種下紀律的種子,若此時工作做得好,整個班級會形成團結有序、積極陽光的氛圍,就能為以后的班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建立高效的班干部隊伍
班級管理工作應實行班干部、課代表、小組長負責制,分工協作,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這樣班級工作就能高效運轉。要經常對班干部的工作進行指導,傳授工作方式方法,教他們如何制訂計劃、具體實施。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根據學校評定、代課老師的反映,督促檢查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及時總結工作中的問題,并使其加以改正。在班干部的帶領下逐步形成秩序井然、團結友愛、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二)重視習慣教育,合理制定班規,處理好學生的違紀
學生違紀基本是習慣差、控制力不夠引起的,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依照學校規定提高行為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的要求,防范于未然。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注意細節,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規矩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俗語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但不能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班規的制定不一定面面俱到,要讓每位學生把班規爛熟于心,讓每個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
對學生的教育不能要求立竿見影,教育是反復性長期性的。“人無完人”,我們應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犯錯誤,并不是一味遷就學生的違紀行為。學生違反的如果是一般的行為規范,是初犯,我們要以提醒、教育、警告為主,對屢教不改者則要采取一定的懲戒,沒有懲罰,就沒有教育。對于嚴重的違紀要和學校政教處配合,根據違紀的原因和性質以及違紀學生的認識態度進行處理。學生有思想,有自己的認知標準,在處理學生的違紀中要依法執教,注意方式方法,講究教育的藝術性。
二、創建和諧的班級氛圍
教育是愛的職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愛護關心學生,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就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班主任要經常深入學生中與學生接觸,課余時間和他們聊天談心,在學生迷失方向時及時指點迷津,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取得進步時及時給予鼓勵。同時班主任要與家長經常聯系溝通,要求家長積極配合,使學生專心學習,良性發展,形成和諧的班級氛圍。
班主任要積極組織和參與各種班級活動,拉近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不但是“嚴師”而且是“慈父”。班主任是教育者,也是家長,不能整天對學生端著架子、板著面孔。
總之,教育離不開愛的奉獻,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班主任要做到“嚴”中有“愛”,讓學生在情感上能欣然接受,不產生厭惡或抵觸情緒;能夠讓學生在“嚴”的要求中受益,在充滿“愛”的氛圍里健康成長,這才是最終目的。
三、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盡快適應中專學習生活
部分家長希望孩子在中職學校能學到一技之長,將來找個工作,能讓孩子立足社會,自食其力。但是一些學生由于多年來的不良學習習慣,對學習沒有渴望,沒有目標,不想學,不知道怎么學,缺少學習專業的方法和信心。因此,他們沒有求知上進的愿望,缺乏學習動力,專業技能差、考試成績落后也無所謂,上課不能集中精力聽講,滿足于一知半解,課后作業更是偷工減料、應付了事,學習過程中缺乏吃苦鉆研的精神和堅持到底的毅力,一遇到“攔路虎”就止步不前,把寶貴的時間揮霍在玩手機、打游戲、看小說、談戀愛等方面。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班主任要及時對癥下藥,比如以專業課為突破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介紹專業,使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是什么,就業前景如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專業的興趣,讓學生明白對職業學校學生來說,學好技能的重要性。學生有了興趣,有了信心,有了目標,就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有效地促進其他科目的學習。學生以學業為主,就能有效減少違規違紀的發生,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推動作用。
班級管理工作瑣碎繁雜,管理過程雖然不能盡善盡美,但是,只要你熱愛班主任工作,盡心盡責,用自己滿腔的愛和熱情去關心、呵護每一個學生,動腦筋想辦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教訓,積累經驗,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教育的光芒總能照耀每個學生的心靈,融化他們心里的寒冰,從而達到理想的班級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