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夢嵐 羅藝徽 黃萍 鐘釗龍
[摘 要] 以廣西中醫學校中醫專業《中醫診斷學》課程肝膽病辨證教學為基礎,通過分組教學研究三種不同教學方法之間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微課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關注度和理解效率,學生對微課教學的滿意度也更高。同時,微課教學對學生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的鞏固程度更好,微課中可以針對知識點類型的不同,側重于理論部分或者技能部分進行展示,這樣對知識點長期掌握更有利。
[關 鍵 詞] 微課;中職;《中醫診斷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030-02
一、背景及意義
在中國現階段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導“高效學習,快樂分享”的學習理念,追求中國學生學習過程的優化。對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特別是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泛在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1-2]。
本課題的研究首先以中職中醫專業《中醫診斷學》課程中肝膽病辨證教學構建了“系列微課”,以此為研究的教學方法。目前已有很多研究發現,微課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但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方式更能得到體現。學習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選擇,并彌補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之處,還能溫習已學的知識,同時也是補充和擴展學習資源的一種重要方式[3]。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對象是廣西中醫學校1122名在校學生,分為24個教學單位參與教學實踐。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16.7歲,男女比例約為1∶1。
(二)試驗方法
此項研究中,基于中職中醫專業《中醫診斷學》課程中“肝膽病辨證”的教學,制作了一系列微課。并將24個教學單位分為三組,分別是傳統教學法組、微課教學法組和新微課教學法組。每組8個教學單位(分組及各教學單位人數見表1),組間人數差異不顯著(P>0.05)。首先進行傳統教學法和微課教學法的比較。依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對微課內容進行調整后,再進行一次教學實踐(以下稱為“新微課”),并與之前的傳統教學法和微課教學法再次進行比較。試驗主要對比指標有學生課堂參與度、知識鞏固率和學生滿意度。試驗數據均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進行t檢驗分析。
1.課堂參與度調查
每個教學單位安排工作人員10人,每名工作人員觀察記錄4~5名學生的上課情況,記錄學生上課時的精神狀態、眼神、記筆記情況、主動回答問題情況、回應老師問題情況、打瞌睡情況、玩手機情況、吃零食情況和看課外書情況。授課后將數據匯總并進行評分。
2.知識鞏固情況調查
知識鞏固情況調查主要從當堂鞏固率、一個月鞏固率和一學期鞏固率三個維度進行,以測驗的方式對相關理論知識點和技能知識點進行考核。
3.學生滿意度調查
課后通過向學生發放問卷,對不同教學法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匯總反饋學生對課程的具體意見和需求。
(三)分析指標及量化方法
1.課堂參與度調查
每個教學單位安排工作人員10人,每名工作人員觀察記錄4~5名學生上課情況,記錄學生上課時的精神狀態、眼神、記筆記情況、主動回答問題情況、回應老師問題情況、打瞌睡情況、玩手機情況、吃零食情況和看課外書情況。授課后將數據匯總并進行評分。參與度=參與人數/總人數×100%。
2.知識鞏固情況調查
依據教學目標挑選《中醫診斷學》課程肝膽病辨證教學中理論和技能知識點各4個進行考核。學生答案有3個及以上正確的記為掌握。知識鞏固率=掌握人數/總人數×100%。
三、數據結果及分析
(一)課堂參與度調查
依據試驗記錄及數據匯總,三組教學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調查數據如下(見表2)。
通過調查發現,微課和新微課教學法下學生課堂參與度顯著高于傳統教學法,說明在調動學生課堂參與能力上,微課教學比傳統教學法更有優勢。微課教學法和新微課教學法下學生課堂參與度差異不顯著,但新微課教學法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略高于微課教學法,說明調整后的微課在學生接受程度上更能得到認可,更適合作為推廣的教學方法。
(二)知識鞏固情況分析
依據試驗記錄及數據匯總,三組教學法學生的知識鞏固情況如下(見表3)。
從統計數據中發現,學生當堂知識鞏固率中,新微課教學法理論知識鞏固率最高,微課教學法次之,傳統教學法最低,但傳統教學法和微課教學法之間學生理論知識鞏固率差異不顯著,新微課教學法與其他兩種教學法理論知識鞏固率差異顯著;從技能知識鞏固率上看,新微課教學法理論知識鞏固率最高,微課教學法次之,傳統教學法最低,三種教學方法之間技能知識鞏固率差異顯著。由以上數據可以說明,傳統教學法和微課教學之間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差異不大,但對技能知識的掌握有一定的幫助;而修改后的新微課除了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識外,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也有一定的加強。
學生一個月后知識鞏固率調查中,微課教學法理論知識鞏固率最高,新微課教學法次之,傳統教學法最低,微課教學法和新微課教學法之間學生理論知識鞏固率差異不顯著,傳統法與其他兩種教學法理論知識鞏固率差異顯著;從技能知識鞏固率上看,新微課教學法理論知識鞏固率最高,微課教學法次之,傳統教學法最低,微課教學法和新微課教學法之間學生技能知識鞏固率差異不顯著,傳統法與其他兩種教學法技能知識鞏固率差異顯著。由以上數據可以說明,兩種微課教學法均能顯著提高學生一個月后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掌握程度,微課教學對理論知識鞏固效果更強,新微課教學對技能知識鞏固效果更強。
學生一個學期后知識鞏固率調查中,新微課教學法理論知識鞏固率最高,微課教學法次之,傳統教學法最低,三種教學方法之間理論知識鞏固率差異顯著;從技能知識鞏固率上看,新微課教學法理論知識鞏固率最高,微課教學法次之,傳統教學法最低,三種教學方法之間技能知識鞏固率差異顯著。由以上數據可以說明,新微課對長期鞏固學生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的效果更好。
(三)學生滿意度調查
依據試驗記錄及數據匯總,三組教學法學生滿意度情況如下(見表4)。
通過調查數據發現,學生對兩種微課教學法均較為滿意且差異不顯著。對比傳統教學法,學生滿意以上只占61.91%,低于兩種教學微課教學法且差異顯著。說明學生更愿意接受微課教學法,且微課教學法能夠讓部分不滿意傳統教學法的學生適應,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論
通過三種不同教學方法的實踐,微課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關注度和理解效率,學生對微課教學的滿意度也更高。同時,微課教學對學生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的鞏固程度更好,微課中可以針對知識點類型的不同,側重于理論部分或者技能部分進行展示,這樣對知識點長期掌握更有利。
參考文獻:
[1]衡玉芳.“微課”助力中職信息技術的教與學[J].好家長,2017(75):234.
[2]陳翠華.圍繞中職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訓課程教學設計[J].時代教育,2017(24):81-82.
[3]謝寅翠.中職多媒體教學的微課設計與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3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