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 隨著企業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工學結合模式探索的過程中,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汽車底盤實際操作技能,進而滿足企業需求,并促進學生對汽車底盤構造的了解,提升學生的維修技能,為學生以后在社會上立足奠定良好的基礎,旨在探究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工學結合模式教學策略。
[關 鍵 詞] 汽車底盤;維修教學;工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090-01
在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中,采用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而有效實現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的完美對接。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技能的教學,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提升,促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能夠解決汽車底盤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不斷思考,促進維修技能的提升,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明確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
教師通過開展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工學結合模式教學進行研究,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并讓學生對汽車底盤構造和維修知識有一定了解,在了解學習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知識以后,自己能達到教學目標,并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考核,對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進行有效評價。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編寫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工學結合教學方法,進而有效構建理論與實踐教學的課堂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
二、進行市場調查,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確保自己教學目標的正確性,需要通過市場調查,進行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對相關的工作內容進行了解。之后教師再根據自己的調查結果,結合自己的理論知識,編寫一本適合市場需求的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的教材,制定相關的評價標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教師在市場調查的相關案例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進而有效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工作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開展企業走訪,促進學生掌握職業技能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明確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中具體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并了解當地企業對人才的具體要求以及在企業工作所需要從事具體的工作內容,教師可以通過企業走訪的形式,對企業中的管理層、技術人員、維修人員進行調查,然后針對當前學生的學習現狀,有目的地進行調整,有效促進學生掌握職業技能。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汽車底盤結構與維修技術的相關知識也隨著發生變化。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時代需求,適當地調整相關的教學內容,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針對學生完成相關的維修工作設定對應的時間,制定一定的衡量標準。讓學生結合學會的理論依據與自己的實踐經驗進行歸納總結,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
四、利用工學結合,避免學生出現慌張心態
教師在進行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應當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對汽車底盤構架與維修知識等相關內容的掌握,同時也有效減少了企業花費時間與資金去專門培訓學生,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教師在采用工學結合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采用的維修案例都是來自于實際的企業職工,實際的操作場景與企業也大致相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到相關的維修廠中進行實戰演練,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實際操作技能,掌握相關的維修技能,并明確教學習任務。教師讓學生到真正的維修廠中去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當學生真正走向工作崗位以后,不至于驚慌失措,導致工作失誤。
五、注重教師引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注重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為學生今后進入社會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注重講解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將工作崗位所需要具備的基本道德加入課程教學中,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教師可以將基本的操作任務交給學生,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之后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綜上所述,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工學教學結合模式的正常開展,應當需要學校構建專業的教師團隊,然后模擬企業維修的工作場景,讓學生充分適應工作環境,學校還可以借鑒相關的企業實際維修案例,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有效促進學生的維修技能的提升。教師采用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掌握維修技能,促進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隋禮輝.基于工學結合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4).
[2]馮志榮.汽車檢測維修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高職《汽車底盤構造與檢修》課程教學為例[J].輕工科技,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