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機
[摘 要] 基礎機械是中職院校機械類學生的一門基礎性課程,由于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而機械基礎又是一門難度較大的課程,導致很多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不理想,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就業。所以,教師應重視機械基礎教學,著力提升機械基礎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根據中職院校教學經驗,提出了提升機械基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 鍵 詞] 機械基礎;教學有效性;中職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161-01
機械基礎是中職院校機械類專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學生普遍認為該課程是一門難度大、枯燥無味的課程,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其學習效果也很不理想。經深入調研發現,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選取是影響學生興趣的主要原因。為此,教師應做出針對性的改革,提高機械基礎課堂教學質量。
一、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機械基礎是一門抽象而枯燥的課程,很多學生對機械基礎課程的學習不感興趣。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注重提升課堂趣味性。首先,教師應端正基本教學態度,教師應認識到學習過程應以學生為主,所以應考慮學生的主觀感受,在機械基礎這門難度相對較大的課程中,教師應注重給學生提供一些言語激勵,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從而避免學生因畏懼機械基礎而導致其缺乏學習興趣的現象發生。其次,教師應注重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來選擇趣味內容,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機械基礎時,可以先從學生感興趣的變形金剛談起,然后引導學生去討論如何實現一個變形金剛,或者其中應用了哪些機械原件,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機械原理。再次,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多加入實操環節,讓學生動手去獨立完成機械器件的設計制作,學生可以自由設計,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充分發揮創造力,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最后,教師在講解一些抽象的機械基礎知識時,可以利用實物的直觀性來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觀看實物、操作實物來領悟機械基礎原理,從而幫助學生更快、更透徹地理解機械基礎知識。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以往效果顯著的教學方法保留應用,并積極發掘新的教學方法。比如,傳統的問題教學方法和檢測方法是機械基礎教學中的經典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去積極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提升其問題能力有很大幫助。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去提問,也要引導學生去提問,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材料來吸引學生,然后讓學生在了解材料的同時去發掘問題。另外,檢測方法主要是考查、了解學生知識學習效果的一種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小測的形式展開,這種檢測方法可以督促學生認真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以往教師在展示某些機械零件時,可能無法給學生展示實體零件,或者零件太小不便于觀察,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則可以將零件使用圖片或者AR技術呈現給學生,學生就能清晰地觀察零件的所有細節。另外,教師在展示某些機械零件的運行過程時,實體展示難度太大,教師就可以利用動畫展示,比如,在展示發動機的內部活塞運行過程時,無法通過實體觀察來看到其內部運行狀態,而三維立體動畫則可以清晰地展示這一過程。
三、對教材內容的整合和活用
機械基礎是一門基礎性課程,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對教材內容的靈活應用,保證學生能夠順利地了解基本機械知識。首先,教師應注重對教材知識的應用,機械基礎的教材有很多版本,其涵蓋內容不盡相同,教師可以綜合各個教材,全面覆蓋各種機械基礎知識。其次,部分教材由于年代較遠,某些理論知識已經不適應當今機械行業的實際工作,所以教師應注重對教材知識的更新,在舍去某些落后知識的講解同時,也要注意更新最新的機械知識。同時,教師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可以適當地給學生介紹實際生產中的經驗,從而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做到快速入門。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實際生產經驗時,切忌給學生講解一些過于高深的經驗或理論知識,這不切合機械基礎的教學目標,也不能達到提升學生基礎機械能力的目的,反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次,教師也要注重教材之外知識對教材的補充,除了教師的經驗,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圖書給學生引入一些深度學習知識,供學有余力的學生繼續深造。最后,機械基礎需要某些基礎性課程的學習,但部分學生缺乏相應的基礎,教師可以給這類學生提供課下學習指導,幫助其快速補足基礎知識。
總之,在中職機械基礎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提升教學有效性。廣大教師可以參考本文方案,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出發,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再積極改革教學內容、整合各種優質教學方法,用高效方法教授學生優質內容,提升學生的機械基礎能力以及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原美玲.技工院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國化工貿易,2014(10).
[2]陸生林.提高職業中學《機械基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研究[J].職業技術,201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