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
[摘 要] 通過對大學新生職業生涯教育和新生入學教育現狀的分析,得出存在的問題為職業生涯規劃課時不足,不能滿足新生學習需求;新生入學教育形式單一。通過對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在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研究,發現在實踐中實行參與人員多樣化與教育形式多樣化能有效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與完善,并有利于提高院校的綜合實力。
[關 鍵 詞] 職業生涯規劃;新生入學教育;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2-0219-01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它包括大學期間的學習規劃、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質量,更直接影響求職就業甚至未來職業生涯的成敗。因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大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一、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及問題
(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時不足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我校目前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共24課時,分別設置在第二學期(14課時)、第四學期(10課時)。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是沒有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根據上一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新生覺得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很有必要,但缺少課時及課外實踐,無法滿足他們想繼續學習的需求。
(二)新生入學教育形式單一
新生的入學教育由各系安排班主任指導學生研讀《學生管理規定》及帶領學生熟悉校園環境,教研室分專業請專業老師負責專業介紹、軍訓等,形式較為單一,無法很好地為新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作為大學生的一個重要群體,大學新生剛從高中畢業,對職業生涯規劃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許多大學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混淆職業與專業的區別,選擇專業時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這樣的選擇導致他們進入大學后,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熱情也不夠高。
二、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在大學新生入學教育中的實踐
(一)參與人員多樣化,提升參與人員的理論及實踐能力
1.培養一批專業能力較強的新生班主任,提升班主任的職業勝任力
班主任是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人生導師,在新生入學教育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目前,班主任隊伍中大多是年輕的專業課教師,他們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了解得相對較少。針對目前的班主任隊伍情況,培養和提升班主任隊伍的職業能力及職業素養,才能幫助新生在入學期間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對班主任進行職業生涯教育,能促進班主任的職業能力發展。新生班主任反映,培訓后,與學生談心、做思想工作更有方法了。
2.培養一批優秀班主任助理
班主任助理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們大多是優秀的學生黨員、學生會干部,具有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是迎接新生的主力隊伍。在迎接新生之前除了事務的培訓外,加入一些職業生涯規劃的培訓,他們便能在日常交流中幫助新生適應校園生活,展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在過去兩年的實踐中,經過培訓,班主任助理確實能很好地參與到新生的入學教育中來。
3.培養一批優秀的學長
學長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被譽為朋輩的力量。比起聽從老師教育,新生更愿意接受朋輩的引導。通過“學長制”,選聘高年級的優秀學生進入宿舍,了解新生的思想、學習、心理等動態,幫助新生盡快完成從中學階段到大學階段的轉變。經過輔導員的用心指導,學長在新生入學教育時期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4.以賽促學,以賽促進
在新生中,展開以職業生涯規劃為主題的競賽活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的動力,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專業的熱情,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文化素養、綜合素質和職業競爭能力。從2015年開始,經過為期兩年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儲備,鼓勵及輔導學生參加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收獲了不少的碩果。參賽選手獲得多項院級、省級殊榮。選手們感嘆,是職業生涯規劃讓他們拋卻了迷茫,迅速明確了自己的職業方向并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與努力。
(二)教育形式多樣化
單一的課堂授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新生入學教育時期的開展應該是多樣化的,如開設講座、沙龍、訓練營等。
1.講座+訓練營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講座的形式,向新生宣講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講座結束后,邀請新生志愿者加入生涯成長訓練營。在訓練營里,學生堅持每天打卡、閱讀、寫關于運用職業生涯規劃工具的感悟,互相鼓勵。
2.沙龍
通過組織新生參加健康陽光心理沙龍活動,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為新生之間溝通搭建一個橋梁,加深他們彼此之間的理解度和信任度。
三、基于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新生入學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的好處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與完善
基于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新生入學教育能夠幫助新生較快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人生道路做出思考,確定奮斗目標,能增強人生發展的計劃性。另外,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奮斗熱情,提升實際行動力。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專業文化素養、綜合素質和職業競爭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院校的綜合實力
從教育教學角度,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納入新生入學教育中,輔導員、班主任、學長、班主任助理等在指導學生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時,以生為本,積極關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各類方法途徑,有利于提高學生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院校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孫志新,孫鵬.高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5(3):43-45.
[2]李成才.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及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