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田瑞
[摘 要] 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薄弱,學生認為書本和課堂教學的內容枯燥乏味,怎樣抓住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趣味的生動的情境值得教師研究。特別是在數字化時代,學生都喜歡利用手機進行學習,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微課,提升問題情境的趣味性,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求,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引起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激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意愿。
[關 鍵 詞] 微課;問題情境;中職數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220-02
一、利用微課進行問題情境教學的必要性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數學比較差,他們認為學習數學是困難和枯燥的,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態度也不認真,造成課堂教學的效果很不理想。《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其實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其實數學教育要緊密結合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去啟發,營造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指引學生開展學習觀察、學習操作、學習猜想、學習思考、學習推理和交流等活動,讓學生經過這樣有趣的數學活動,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學習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決心。所以,我們要非常重視創建學習數學問題的情境。要想把學生的心思留在課堂,就必須抓住學生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還可以利用課堂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趣味的學習氛圍。所以,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男生和女生的心理差別以及學生的素質高低,合理地利用教材,查詢一些典故,使教材能深入淺出,能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并且緊密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還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更適合基礎比較差、學習底子相對較薄的中職學生的微課,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動機,為學生創設一個充滿趣味的、生動的問題情境。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動機,它比其他動機的作用更持久強烈,利用微課提升問題情境的趣味性能更好地吸引學生興趣。然而興趣的回歸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有一種快樂的感覺,它能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滿足感和興奮感,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綜合數學教養。
二、利用微課創設問題情境的意義
(一)微課
胡鐵生先生認為,微課實際上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對某個學科的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者是教學中的某些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精心編排和開發的一種短小精煉的、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微型課程資源。
雖然微課是一種將學習的內容和學習模式融為一體的小視頻,但它也應該是一種有趣的、可視化的、情景化的數學學習資源包。隨著信息技術進入教育,微課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生課外自學的重要資源。所以數學教師制作微課時必須重視問題情境,問題源于情境,情境產生問題,選取的素材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認知特點、專業要求、生活實際,符合當前的熱點問題,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學生觀看,引發學生思考、交流。通過這樣的微課,使學生能把書本知識和生活情境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實例中抽象出數學知識,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對自己的數學能力有信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信心,對通過學習提升自身數學素養有信心。
(二)問題情境
20世紀初,杜威曾倡導問題教學,問題的核心是問題情境,這個教學過程的一般模式為“設置問題的情景—確定問題或者課題—擬定解決課題的方案—執行計劃—總結和評價”;布魯納的問題教學法(又稱發現法)也是主張設計問題的情境,他認為:“學習者要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經歷對學習材料的親身體驗和發展的過程,這才是對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問題情境指的是教師有目的和有意識地去創造設計各種各樣的情境,用來促使學生質疑辨惑、探索求知。問題情境的創設,能使學生從內心產生渴望解決這些問題的需求,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對一些問題的思考和解決的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問題情境實際上是學生形成能力、掌握知識和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溝通學生數學學習、現實生活、抽象概念和具體問題之間的重要橋梁。問題源于情境,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數學問題的情境,更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的聯想,容易調動已有的經驗、感受、知識和興趣,更主動地參與知識獲取的過程和問題解決的過程。
三、利用微課提升數學問題情境趣味性的策略
每一個數學知識實際上都是一個問題情境,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問題情境都能吸引學生,一些視頻比圖片更有吸引力,而圖片的吸引力更勝文字。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這些微課視頻來提升數學問題情境的趣味性,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有趣的學習氛圍,來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利用微課,使介紹的知識背景更加逼真
書本在介紹定義、定理、公式等知識的時候經常都會介紹背景情況,但是大多數學生對書本的文字介紹不感興趣,如講等差數列求和時出現數學王子高斯小時候的故事;等比數列求和出現國際象棋起源的故事;指數函數出現的細胞分裂的情況;對數函數的應用出現的文物年代鑒定等。如果我們能把這些問題情境制作成微課視頻,增加一些對話、動畫等就會使知識背景更加生動逼真,更有趣味性,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利用微課,使引用典故創設的趣題情境更加生動
數學課堂,我們不能只強調公式、定理的理解、記憶和運用,還要注重知識的產生過程、環境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所以應該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選擇相關的典故或故事,例如,國際象棋的起源、七巧板、九連環、百錢買百雞、四色理論、韓信點兵等。把這些典故制作成一些微課視頻使問題情境更加生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從內心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渴望,活躍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求知的動力,使課堂學習的氣氛更加濃厚。
(三)利用微課,使引入的生活化問題情境更加自然
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教師要善于將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入數學教學,使數學知識生活化,進而讓學生帶著生活問題進入課堂,使他們覺得數學和實際生活其實是密切相關的,生活中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都是數學應用的生活原型。例如,講函數應用時介紹收水費、電費問題;講指數函數應用時觀看細胞分裂;講周期時可以觀察教室上面的鐘表、聯想游樂園里的摩天輪;講任意角概念時觀看用扳手擰螺絲;講弧長公式時觀看兩個齒輪的運動;講排列組合時列舉彩排開獎、排座位等。如果教師能把這些問題情境用微課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會使學生感到數學更加接近生活,更加自然。
(四)利用微課,使導入的專業化問題情境更加形象
中職生學習數學其實是為了能更好地學習一些專業技能。將數學知識和專業知識相結合,讓學生感到學數學其實就是學專業,讓他們從內心深刻地體會到學習這些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比如,在教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時,我們讓學生用Excel表格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和畫各種的函數圖像;會計專業要求學生計算個人、企業所得稅;數控專業的“求曲線交點”轉化為“接口技術”;電氣專業的正弦函數圖像轉化為CAD制圖等。把這些專業化問題情境制作成微課視頻,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他們的專業學習認同感。
(五)利用微課,能使聯系的當前熱點問題情境更加有吸引力
職中學生對學習之外的娛樂、體育、旅游等熱點資訊都比較感興趣,他們寧愿花費更多的時間去了解這些而不是看課外書。針對這個情況,我把求函數最值問題轉化為我們外出旅游時遇到的住房問題:某賓館里有50個房間來供游客居住,當每個房間的定價為每天180元的時候,房間就會全部住滿,當每個房間每天的價格增加10元時,就會有一個房間是空閑的,假如這些游客居住房間的費用是每天需要花費200元,定價定為多少時賓館收入最大?學生也樂于計算這些問題,并且熱衷和同伴交流分享。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擁有濃厚的興趣是他們學習數學最大的動力。教師要從提供的教材內容還有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巧妙的用微課創造設計趣味的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起學生認知的沖突,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對探求知識的渴望,并有意識地為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橋梁和步驟,引導學生逐步了解知識的海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胡鐵生,胡永春.微課制作方法與技術[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4-11.
[2]浦瑛懌.巧用微課,提高中職數學教與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7(28):23-24.
[3]王樹禾.數學聊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0.
[4]陳小兵.巧用“微課”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有效性[J].未來英才,2016(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