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蓮 岑慧紅 盧廣巨 羅春連
[摘 要] 目的:了解中職、高職高專在讀護理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水平及各年級之間職業認同水平的差異。方法:采用自編問卷對中職、高職高專兩個層次的在讀護理專業學生的兩個年級進行專業認同調查。結果:不同學歷層次在讀護生專業認同有差異,中職護生專業認同感普遍高于高職高專護生。結論:針對護生的身心特點及知識水平進行相應的教育教學改革,才能提升護生專業認同。
[關 鍵 詞] 專業認同;護生;不同學歷層次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012-03
專業認同是指學習者對所學專業的接受與認可,并愿意以積極的態度和主動的行為去學習與探究[1]。護生對所學護理專業的認可和接受,積極學習護理相關知識,進而形成的積極情感和肯定性的評價,即為護生的專業認同。護生的專業認同是一種動態性的過程,隨著學習的深入而不斷變化。因此,了解護生專業認同的現狀,進而針對性地提出并實施提升專業認同的方法及策略,有助于穩定護理人才隊伍,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
一、調查對象和方法
(一)調查對象
選取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高職高專兩個層次的在讀生。總有效人數648人,其中男生45人,女生639人。中職生185人,其中一年級110人,二年級75人;高職生499人,其中一年級213人,二年級286人。
(二)調查工具
以王頂明教授的專業認同理論為基礎[1],自行設計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包括基本資料和專業認同兩部分內容。采用5級計分法,1分表示完全不認同,2分表示基本不認同,3分表示不確定,4分表示基本認同,5分表示完全認同。問卷中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31,有較高的信度。
(三)調查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該校兩個層次4個年級的護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使用統一的指導語,當場收回,發放問卷700份,回收有效問卷684份,有效率為97.7%。
(四)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分析。
二、結果
(一)護生專業認同情況(見表1)
結果顯示,護生的專業認同普遍較低。只有2.8%的護生確認自己在入學前了解護理專業;也只有5.1%的護生確定是喜歡成為護士;只有3.9%的護生完全認同“將終生從事護理工作”。
(二)不同學歷層次護生專業認同的比較
中職與高職高專護生在“會花時間鉆研護理專業問題”和“自己能勝任護理工作”兩點無統計學上的差異,其余五項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三)同一層次不同年級學生專業認同的比較
1.中職不同年級護生職業認同的比較
中職一年級護生在“入學前了解護理專業”“喜歡成為護士”及“將終生從事護理工作”三項與二年級護生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并且都是比二年級護生高。據此,中職一年級護生比二年級護生專業認同度高。
2.高職高專不同年級護生職業認同的比較
高職高專護生除“喜歡成為護士”一項在不同年級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是二年級高于一年級。其余六項都無差異。
(四)同一年級不同層次護生職業認同的比較
1.不同層次一年級護生職業認同的比較
不同層次一年級護生在“別人說護士不好,會不舒服”和“自己能勝任護理工作”兩項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余五項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2.不同層次二年級護生職業認同的比較
不同層次二年級護生在“目前護理工作環境惡劣”和“別人說護士不好,會不舒服”兩項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余五項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三、討論
(一)中職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識更積極
中職護生認為自己入學前更了解護理專業,特別是中職一年級的護生認為自己要比其他層次其他年級的護生更為了解。但對護理工作環境的認識,高職高專護生的評價會更消極。中職護生也更喜歡成為護士,更愿意將護士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本專科護生比較中,也是學歷層次低的專科護生認同感更高[2]。這一方面是因為不同層次護生畢業后所從事的工作無本質區別,高學歷并沒有在工作價值中得到體現,從而導致高學歷的護生有心理落差。另一方面,則跟中職護生目前處在青春期有一定的關系。中職護生還處于青春期,對社會上的事物更愿意加上美好的想象。中職一年級護生比二年級護生的認同感要高,也體現了中職護生的這一心理特點。
(二)護理專業教育對護生專業認同感的影響差異化
中職護生不同年級間的對比顯示出二年級比一年級護生更不喜歡成為護士、更不愿意將護士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但高職高專中,二年級比一年級更喜歡成為護生。一方面,再次印證了中職護生青春期的性格特點,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更傾向于消極對待和評價。另一方面也說明該學院的護理專業教育對不同層次的護生影響是不一樣的,專業教育的效果欠佳[3]。需要考慮如何進行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教育教學改革,以期能達到提升中職、高職高專兩個層次的專業認同感。
四、結論
專業認同感與學業自我效能感、學業情緒關系密切,研究表明,在專、本科護生中與學業自我效能感成正相關關系[4];與學業情緒成負相關關系[5]。此外,護生專業認同感的高低還與就職后的職業認同感、職業倦怠感有緊密的關系[6]。針對不同學歷層次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知識水平,制定相應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才能在提高護生學習效率、學習情緒的同時,增強他們的專業認同感,進而提高護生在本專業的就業率,增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
參考文獻:
[1]王頂明.對專業認同有關概念的理論述評[J].學園,2008(2):32-38.
[2]段湘暉.不同學歷實習護生職業認同感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J].基礎醫學論壇,2011,15(11):983-985.
[3]張旭.不同學歷層次護生職業認同感比較[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127-129.
[4]徐曉燁,許虹波,趙萍,等.不同學歷護生專業認同和學業自我效能關系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4,29(1):61-63.
[5]賀麗芳,鄧海艷,李小英,等.本科護生專業認同與學業情緒的相關性研究[J].循證護理,2017,3(6):612-615.
[6]段應龍,吳小霞,鐘竹青,等.護士職業認同、職業倦怠對離職意愿影響的研究[J].人力資源,2017,17(3):368-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