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放
[摘 要] 做好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研究,能夠為中職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帶來有效支持。先對朗讀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構建的意義進行闡述,之后對影響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因素予以分析,最后對提升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對策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幫助。
[關 鍵 詞] 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84-02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好對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意義重大。朗讀作為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教育環節,受到了廣大中職語文教師的關注與重視。從學生的語文素養構成角度來看,朗讀作為以心、腦、口三位一體而進行的語言活動,其能夠讓學生實現語文閱讀、理解、語言以及寫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這對實現中職語文素質教育目標帶來了重要支持。為了更好地發揮出朗讀教學在中職語文教育階段中的積極作用,做好對其課堂教學的分析很有必要。
一、朗讀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構建的意義
從語文知識體系角度分析,朗讀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構建意義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朗讀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朗讀作為以口語發聲為基礎的學習行為,其要求學生在實際朗讀過程中,通過對朗讀素材的閱讀理解與再加工之后,才能夠完成朗讀,這是人對信息加工的必然過程,換句話說就是先有閱讀才有朗讀,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力欠佳,那么他的朗讀能力也自然十分有限。在這一前提下,教師對學生開展朗讀教學,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是在字、詞的判斷以及斷句方面,都有會很大的提高。
(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朗讀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朗讀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更好地體會素材當中的情感表達,從而增強對朗讀素材的理解,這也是朗讀為什么一定要“有感情”的原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朗讀素材,其在情感的表達上會有所不同,所以,學生在進行素材朗讀時,必須先做好對朗讀素材的理解和分析,因為只有如此才能讓他們更為準確地掌握朗讀素材中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那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就會因為自己對朗讀素材的鉆研而有所提高。
(三)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朗讀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這是朗讀學習模式所獨有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朗讀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有感情的、大聲的朗讀,來完成對朗讀素材的學習,這需要他們開口去說,在這個“說”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就會因為對素材中情感的把握、用詞的方式等而有所提高,從而實現語言能力的提升。語文作為以漢語為基礎的知識類型,其在學校教育中往往更偏重于知識教育,而忽視了語言技能培養,這對語文素養構建是極為不利的,朗讀教學的開展能夠對這一方面予以彌補,因此開展朗讀教學很有必要。
(四)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朗讀知識的學習,還能夠對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帶來幫助。從朗讀行為的本質意義角度來看,其與寫作是具有互通性的,只不過朗讀是靠說,而寫作要靠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朗讀素材的閱讀、理解、分析是一個信息加工過程,當這些信息加工完成,并在腦海中形成知識時,他們的寫作能力就已經得以提升,因為說和寫只是知識輸出方式的差異,而在知識學習、積累的過程中,兩者是完全一致的。
二、影響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因素
要想提高朗讀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對影響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因素予以分析。從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環境角度來看,影響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程度不足
重視程度不足是影響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當前的中職語文教育環境下,學校教育更注重學生在語文知識積累、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寫作水平提高等方面,出現了忽視朗讀教學的情況,這使朗讀教學缺少足夠的教學環境支持,朗讀教學因此很難得到開展。實際上,朗讀教學環境的缺失,并非只有中職語文教學才有,我國整個語文教育體系當中,都存在著不重視朗讀的情況,這使學生在語文文化輸出方面缺少了最基本的途徑,進而導致很多高材生處于滿腹經綸卻不知如何開口的尷尬境地。
(二)學生興趣偏低
學生學習興趣偏低也是影響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典型因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更喜歡具有專業性、趣味性的專業課知識,對語文這種“純知識”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尤其是在朗讀教學中,無論是個人讀還是齊讀方面,學生都毫無情感可言。學生對朗讀的態度,更傾向于完成學習任務、敷衍老師,這種錯誤的學習觀念,讓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缺少了學習主體的支持,課堂教學效果由此而難以得到保證。
(三)朗讀模式單一
朗讀模式較為單一是中職語文朗讀教學中的重要問題。朗讀作為語文知識表達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其應當是依托于朗讀素材而具有多樣化表達形式的教學內容。但是在當前的中職語文朗讀教學中,其表現十分單一,只有“教師范讀→學生默讀→學生齊讀→學生個人讀”這一種模式,無論是何素材,最終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都只有這一種模式。這讓朗讀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對朗讀知識的學習熱情自然難以提高。
(四)朗讀素材有限
朗讀素材有限也是制約中職朗讀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材中能夠提供一部分的朗讀素材,但因為學生會對其進行系統性學習,因此學生對教材中的朗讀素材興趣并不高。在課外朗讀素材方面,學生想要讀的素材絕大部分不符合中職朗讀教學素材要求,教師為學生所列出的朗讀素材書目,學生往往不喜歡。在這種情況下,朗讀素材的缺失,讓朗讀教學失去了基本內容,朗讀教學發展由此遇到了瓶頸,如何實現對朗讀素材的科學選擇,豐富朗讀素材內容,成為影響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關鍵。
三、提升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的對策
想要提升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在語文素養方面有所提升,教師就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激發朗讀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朗讀學習興趣是提升朗讀教學效果的第一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當他們對朗讀教學產生興趣時,朗讀教學效果就一定會有所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符合中職學生心理、年齡特征的朗讀材料作為教學內容,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朗讀學習的主動力。例如,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階段的他們正在形成自我認知、社會價值認同意識,基于此點認識,我以畢淑敏的《我很重要》一文作為朗讀素材,由于這一閱讀素材正好符合學生的心理成長需求,所以他們對該素材的朗讀興趣相對較高,朗讀教學也因此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二)創新朗讀教學模式
創新朗讀教學模式是展現朗讀教學魅力的重要環節,教師想要實現對朗讀教學效果的提升,就必須做好對朗讀教學模式的創新。從中職學生語文知識水平角度來看,教師可以多為他們創設一些自主朗讀學習模式,給予學生足夠的朗讀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去感受朗讀素材當中的魅力,從而愛上朗讀。例如,在閱讀欣賞課上,考慮到學生不同的閱讀喜好,我就讓他們從《我的母親》《絕品》《一碗清湯蕎麥面》和《小提琴的力量》四篇素材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朗讀。朗讀完成后,選擇同一篇素材的學生要說出選擇理由,并進行朗讀比賽,由其他學生和老師做評委,評選出“最佳好聲音”。相較于傳統朗讀教學模式,這種朗讀教學模式下,學生更具有自主選擇權,加上競賽模式的趣味性,會帶給學生愉快的朗讀學習體驗,朗讀學習效果由此而得以提升。
(三)豐富朗讀教學素材
豐富朗讀教學素材是提高朗讀教學效果的關鍵。通過對當前中職語文教學環境的分析,以及對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和素養表現角度來看,教師可以在充分研究中職《語文》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對朗讀教學素材予以選擇。出于對學生心理特征的考慮,不建議教師規定朗讀書目或硬性安排課外朗讀任務,因為這樣會讓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對教師指導朗讀素材敬而遠之的情況出現。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引導,來讓學生自己尋找和選擇課外朗讀素材,例如,有的學生喜歡古詩詞,教師可以在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時,以詞牌名《念奴嬌》和作者蘇軾為切入點,讓學生去進行相關素材的朗讀,以此來歸納詞牌名的特征和蘇軾的文風特點。有些學生喜歡現代文,喜歡魯迅,教師就可以在教學《藥》的過程中,對魯迅“科學救國”“棄醫從文”等故事予以講解,并引導學生去朗讀魯迅的作品,感受他獨特的語言視角和犀利的文風特點。有些學生喜歡現代詩,喜歡海子,教師可以在教學《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時,讓學生感受海子為我們傳遞愛自己、愛親人、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進而引導學生去朗讀海子的其他作品,感受海子的矛盾世界。
(四)提升朗讀指導效果
從語文教學模式角度來看,朗讀是一項技能,其需要教師通過科學的講解和指導,來將這項技能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在語文技能水平上有所提升。因此,想要提高中職朗讀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發揮出自己的朗讀指導作用。例如,在進行口語交際課《演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通過示范來實現對學生在演講過程中儀態、情感、語速等多方面的指導,讓學生通過學習去認識、了解、掌握演講的技巧,以此提高他們的演講能力,為他們的語文素養提高帶來支持。
綜上所述,做好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研究,不僅能夠實現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目標,還能夠促進中職語文教學水平提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對朗讀教學的興趣,教師在進行朗讀素材選擇、朗讀模式設計等環節中,一定要予以創新,爭取做到以多樣化的形式將朗讀教學展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主動地進入朗讀學習當中來,并在實際朗讀學習過程中,實現多種語文素養的提升,在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目標的基礎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俊麗.中職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好家長,2017(71):219.
[2]王一青.提高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職業教育,2017(17):112.
[3]殷小琴.朗讀是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J].甘肅高師學報,2017,22(4):71-73.
[4]龔賽年.提高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之我見[J].中國培訓,2016(24):212.
[5]王冬香.提高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下),2015(4):117.
[6]石松鷺.如何提高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下),2016(4):142.
[7]陶禹.提高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職業教育,2016(12):171.
[8]季帆.提高中職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亞太教育,2015(3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