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寶
[摘 要] 信息時代已經來臨,面對網絡化浪潮的洗禮,高職院校思政教學面臨不同的機遇與挑戰。為了強化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一些高校開始嘗試開展信息化思政教學模式,但取得的教學效果不容樂觀。基于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若想進一步提升網絡思政教育質量,應立足于當前網絡思政教育的基本現狀,并深入分析其弊端及改善策略,促進網絡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和實效性發展。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教育;現狀研究;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126-01
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特征,彰顯著不同的時代特色。置身于互聯網興起的社會進程中,高職院校理應跟隨時代發展步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構建信息化校園網絡,為思政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網絡思政教育的發展,突破了傳統思政教育的束縛,拓展了平臺。合理運用網絡資源,不僅能夠提升思政教學質量,并且能夠優化學生的價值觀念,提升學生的思想高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概述當前高職院校網絡思政教育的現狀
(一)思政教育工作者缺少綜合素質
當前在高職院校思政教學中,一些教師并未建立起正確的思政道德觀念,難以正確認識網絡發展歷程,導致無法辯證地看待網絡上傳播的思政與價值觀念等。同時,思政教育者缺少社會責任意識,難以接受網絡新鮮事物,限制了網絡思政教育的順利開展。一些教師在進行思政教育時,往往憑借慣用的教學思維與落后的教學方式等,難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甚至一些迂腐思想影響學生正確看待網絡世界。
(二)網絡思政教育缺少明確的教學媒介
高職院校若想開展網絡思政教學,應以網絡作為有效媒介。由于當前高職院校網絡設備相對落后,并未做到與時俱進,大學生難以在學校網站上學習思政知識,甚至接觸網絡的時間都相對有限;同時網絡上缺少完善的思政教育相關的課題和資源,僅有的資源也是與黨政方針相關的宣傳等,致使思政教學質量明顯下降,且缺少反饋渠道,難以充分滿足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對思政教學的合理需求。
(三)網絡思政教育缺少完善的規章制度管理體系
按照常理來說,高職院校重在以學生健康發展作為教育目標。但是在網絡思政教學課題的設置上,并未做到科學化管理,導致高校思政教學難以順利開展。雖然思政教學涉及一定的網絡化內容,但通常過于形式化,缺少執行力度,且內容過于枯燥單一,無法滿足大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并未真正起到網絡思政教學的作用。
二、高職院校網絡思政教育的相關策略
(一)提升思政教育師資隊伍的思想高度
高職院校的學生涉世未深,缺少一定的社會閱歷,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價值觀。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其思想觀念與政治敏感度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政觀念。置身于信息化時代,教師不僅要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并且要具備良好的網絡思維與網絡素養等,培養自身的網絡語言能力。因此,高職院校應定期對教師隊伍進行網絡信息化培訓,向教師滲透先進的思想理念,培養教師的網絡素養,建立專業化較強、政治覺悟較高、綜合素質較強的師資隊伍,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思政觀。
(二)合理運用網絡技術,強化學生的網絡判斷能力
網絡世界包含海量信息,不僅包括先進思想,同時存在諸多消極因素。由于大學生自身缺少成熟的思想觀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故此,教師應正確指導學生,合理運用網絡技術,以理性視角看待網絡世界,并且提升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評判力。高職院校在開展網絡思政教學中,應建立網絡思政規范標準體系,培養優秀的合格網民,打造良好文明的網絡環境。
(三)優化網絡管理,對網絡制度加以規范
隨著校園網絡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政教育的教學途徑不斷增加,內容更加充實豐富。網絡思政教育的發展,突破了傳統思政教學的束縛,使思政教學更富有時代意義。高職院校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提升學生遵守網絡秩序的自覺性,并遵守網絡規范,培養學生確立科學的網絡思政觀。同時,應指導學生嚴格辨別和抵制不良信息,避免學生誤入不良網絡思想的巢穴。
若想提升高職院校網絡思政教育質量,則應該順應信息時代發展的潮流,既有傳承,也有創新。承接優良的教學手段,并不斷創新新型網絡思政教學方法等。合理運用當代先進的信息化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手段等,借助網絡力量充分發揮思政教學的作用,實現網絡與現實思政教學的統一發展,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尹燕.化解不良網絡輿論反向滲透對高校思政教育沖擊的路徑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8(4):133-136.
[2]陳云玲.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宣傳現狀與對策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3(4):138-139.
[3]田樹學.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宣傳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0):60-61.
[4]林海春.基于世界大學城平臺的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9):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