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紹華 鄧文靜
[摘 要] 圍繞培養有社會公德和師德修養、有較高專業素質技能、能夠勝任學前教育工作的專業人才這一目標,幼兒教師職前培養的各個學歷層次都面臨著新型培養模式的探索,嘗試在完善必修課的基礎上構建“崗位情境實訓”課程體系,以專業選修課的形式開設,緊密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崗位需求,運用崗位情境實訓環境,促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在學前教育某一領域形成自身專業優勢,積極主動、勇于創造,以適應崗位需要與社會競爭,形成自身更好的擇業優勢。
[關 鍵 詞] 崗位情境實訓;方向模塊;選修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180-01
近年來,國家對幼教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然而部分學生眼高手低、發展后勁不足、對幼教事業的忠誠度不夠,這促使我們不斷探索新型的培養模式,以滿足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專業化發展的需要。
圍繞培養有社會公德和師德修養、有較高專業素質技能、能夠勝任學前教育工作的專業人才這一目標,嘗試在必修課的基礎上以專業選修課的形式創新“崗位情境實訓”課程體系,緊密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崗位需求,運用崗位情境實訓環境,促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在某一領域形成自身專業優勢積極主動勇于創造,以適應崗位需要與社會競爭,形成自身更好的擇業優勢。
一、“崗位情境實訓”課程體系的特點
“崗位情境實訓”課程體系是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長興趣,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由學生自主選擇某方向模塊的三門課程,并連續修滿一定學時,以具備一定的實踐與創新能力,具體體現出三個特點:
(一)立體式環境
“崗位情境實訓”課程體系的教學陣地有教室、模擬實訓室、微格室等學習場所;也有幼兒園、早教機構、培訓機構等實習實訓基地場所;還有商場、福利院、兒童樂園與學前教育相關的各種場所。
(二)多元化方案
任一方向模塊的“崗位情境實訓”課程大綱都應包括具體的多元化方案,不拘泥于單一的教學方式,鼓勵聘請相關專家授課、學生實地考察、開展調查研究、成為志愿者等一系列多元化教育行為。
(三)多層次實踐
學生在不同方向模塊的“崗位情境實訓”課程中的實踐訓練,是教師根據學生自身的發展情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制定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多層次實踐,如環節實踐、模擬實踐、崗位實踐等。
二、“崗位情境實訓”課程的方向模塊內容舉例
方向模塊一:兒童資源研發
兒童資源研發方向模塊涵蓋的課程,如:蒙臺梭利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兒童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課程等。
對幼兒園課程及資源開發有興趣,或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創意設計能力的學生可選修此方向模塊,深入研究與鉆研幼兒教育課程及資源的使用率與功能價值。
方向模塊二:兒童藝術表演
兒童藝術表演方向模塊涵蓋的課程,如兒童民間戲劇表演藝術、木偶劇表演藝術、兒童劇創作與表演等。
有較強表現力和模仿能力;或善于創編故事,有舞臺表演經驗;或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的學生可選修此方向模塊,通過一系列的演練不斷提升各種教育教學的表現技能,掌握與兒童互動溝通的技巧。
方向模塊三:兒童親子沙龍
兒童親子沙龍方向模塊涵蓋的課程,如早期閱讀指導、0~3歲早期家庭教育指導、師幼互動等課程。
有較強的親和力、表達溝通能力,或擅長講故事的學生可選修此方向模塊,提高親子活動指導能力,提升學生對兒童的早期閱讀輔導能力;提升師幼溝通能力,增強對家教指導、影響社會育兒觀念的意識。
方向模塊四:兒童影像視窗
兒童影像視窗方向模塊涵蓋的課程,如兒童微電影賞析與制作、當前教育問題熱點分析、教育診斷與指導等。
有較敏銳的洞察力,勤于思考,善于關注師幼行為細節,對兒童語言與行為本身感興趣的學生可選修此方向模塊,從學前教育領域的微觀為抓手,提升學生了解與分析兒童世界的能力,提高教育事件的分析與處理能力。
方向模塊五:兒童心靈空間
兒童心靈空間方向模塊所涵蓋的課程,如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游戲兒童行為矯正、特殊兒童發展與學習等。
有愛心、有耐心,或者有一定靈活變通的能力,特別喜歡關懷兒童的學生可以選擇此方向模塊,通過對兒童行為矯正與心理輔導等知識的拓展與學習,增進學生對兒童的深入了解,提升學生對兒童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與技能。
三、“崗位情境實訓”課程體系的實施
(一)嚴密的制度保障
由教務部門專門針對“崗位情境實訓”課程體系完善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評教評學制度、師資培訓制度、學生駐外學習管理辦法、經費管理制度、“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和“雙導師”隊伍建設的支持政策與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相關制度。
(二)合理的資源支撐
首先是人力資源的培養與組織,分析教師資源優劣勢創新整合機制、整合培育形成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高水平“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其次,盡最大可能提供課程所需的物力資源配備,以滿足學生實訓需要,如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可借助實習實訓基地的資源材料;最后還要做好經費管理與使用、財產保管等一系列工作。
(三)暢通的運行措施
課程指導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求確定流暢的運行軌道,如制定目標、確定規劃、設計方案、全程督導等是確保“崗位情境實訓”課程能順利實施的關鍵。
(四)規范的評價體系
評價方式應結合包括教學計劃、課程目標、調查表、出勤登記表、實驗記錄表或調查記錄表、原始數據、日記等與活動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的學生活動檔案袋這一過程性評價與實踐操作、成果展覽、學習體會等結果性評價。
參考文獻:
[1]李妍,張巍,呂士杰.基于崗位勝任力的情境創設教學改革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5):188-190.
[2]許海東,徐富年,邢連欣.“崗位情境零距離”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8(3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