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不斷創新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式教學工具出現在我國教師課堂授課的視野中,不僅為教師提供了新型的教學模式,而且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信息技術是新式教學工具的其中之一。信息技術發展網絡環境下為我國現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平臺,也為教師開展課程授課帶來了新的創新機遇和挑戰。目前,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我國教育的各個階段,包括高職院校。以高職院校為例,重點分析信息化技術在平面設計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探討高職教師應如何把握信息化發展機遇,靈活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關 鍵 詞] 信息化技術;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應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202-01
近年來,高職院校發展迅速,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所需的專業人才,平面設計專業就是高職院校的重點專業之一。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是平面設計專業的專業課程,其開設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有關的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如網站開發、動畫設計、影視制作等,是進行平面設計課程學習的基礎,也是該專業學生必備的一項專業能力。該課程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緊密結合,所以教師應該將信息技術作為自己的一種課程教學工具來利用,通過不斷挖掘新的教學方法來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該專業知識的掌握度。筆者認為,教師在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課程教學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媒體網絡化信息技術,創設良好教學環境
信息技術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數字化處理,將學科內容更直觀的、簡單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圖形圖像處理課程需要學生靈活地利用計算機進行知識實踐,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化技術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信息化技術環境中進行知識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訓課程教學效率。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廣播教學系統來掌握學生在利用計算機中的動向,還可以利用其向學生進行知識的展示和演示活動,能夠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情況下進行自我學習和實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教師在開展平面廣告的制作方法和原則知識教學時,可以利用網絡導入一則廣告,然后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廣告的各個組成部分的講解和演示再制作,從而讓學生在直觀的情況下迅速掌握知識。
二、開設多種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進入教學課堂下也帶來了很多新的教學模式,如微課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等。教師可以積極利用這些新式教學模式開展課程教學,以改變單一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使課堂換發新的生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所具有的各種通信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PC機等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上課前對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知識重點進行自我學習,將疑惑點標注,第二天上課時通過學生討論和教師演示來解答疑問,從而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快速地掌握有關知識。再如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重點以微課的形式下發給學生,給學生移動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二次甚至是多次的反復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學生的移動學習,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教師開展課程教學的效率。
三、積極整合網上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
網絡將各種各樣的、繁雜的教學資源呈現在教師的眼前,教師若不能夠積極整合它就會降低它的使用率。所以教師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將課程資源和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使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的同時能夠靈活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將教材知識延伸,提高教學的廣度和深度,還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開拓學生學習知識面。
四、建立信息技術網絡課程交流評價平臺,實現師生互動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開設網絡交流評價平臺,不僅僅將學生的圖形圖像作業完成度、成績作為學生的評價標準,還將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創新思維等做為評價之一,用數據來多角度地評價學生,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度和課程學習自信心。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溝通、互動和交流,及時地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密切師生關系、師生互動的情況下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信息化技術發展下為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提供了課程創新機遇,教師要積極地提高自己的素養和水平,靈活利用信息技術于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中,從而構造一個科學高效的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李永佳.基于信息技術下的差異化教學模式與效果探究:以《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教學實施過程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8(7).
[2]鄒冬芳.信息技術下《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資源整合設計[J].科技資訊,2015(24).
[3]羅金玲.“互聯網+”時代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為例[J].物聯網技術,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