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露紅
[摘 要]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高職高專院校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建設個性化體育教學平臺,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個性化體育教學的內涵以及“互聯網+” 背景下高職高專院校個性化體育平臺建設的有效策略兩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 鍵 詞] 高職高專;體育教學;平臺建設;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44-01
隨著教育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學生的素質教育成為高職高專院校越來越關注的問題之一。但是長期以來,我國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教學方式多為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為了使學生的素質發展、個性化發展與社會需要相適應,我國高職高專院校應采取有效措施來建設個性化體育教學平臺。
一、個性化體育教育的內涵
個性化體育教育是與傳統的、模式單一的體育教育模式相比較而言的,個性化體育教育具有個性化、人性化、特色化、和諧化的特點,其中,個性化和人性化是考慮到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旨在讓學生能夠將自身的興趣愛好繼續發揚光大,而特色化是為了設立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最后,和諧化是為了實現個性與共性的融合。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高專院校個性化體育平臺建設的有效策略
(一)確定科學合理的學生體育培養方案
高職高專院校在進行“互聯網+”背景下個性化體育平臺建設時,首先要確定科學合理的學生體育個性化培養方案。高職高專院校在設計培養方案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應有的成長趨勢提高培養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首先,高職高專院校的體育培養方案應該使學生的身體素質達到相關規定的基本要求。其次,高職高專院校還應該注重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不同,盡可能鼓勵每一個學生發揮自身的特長,實現學生的體育個性化發展。
(二)建立與學生個性化發展相適應的體育課程
高職高專院校以往所使用的傳統教學方式內容較少且教學方法單一,很難幫助學生實現其自身的個性化發展。因此,高職高專院校在建設“互聯網+”背景下的個性化體育平臺建設時,應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建立與學生個性化發展相適應的體育課程。學校需要注意的是,學生通過對這些課程的學習,要使其自身的體育能力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同時,高職高專院校還可以為學生設置供其選擇的選修課,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的愛好和特長來進行體育課程選擇,學生就可以積極主動地為實現自身的個性化發展而進行努力。除此之外,高職高專院校還應該設置與學生選修課程相關的活動課程,活動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其主體意識和行為能力等體育方面的綜合能力。
(三)利用網絡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模式下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發展要求。高職高專院校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個性化體育教學平臺的建設時,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和相關教學設備來實現現代化體育教學方式的多樣化。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網絡上搜集與體育課活動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然后通過教學設備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充分理解體育課活動內容對其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然后學生就會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來進行體育活動的學習和鍛煉。
(四)優化體育教學的環境,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高職高專院校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個性化體育平臺的建設時,除了要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式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之外,還要對學校中體育教學的環境進行優化,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其中,體育教學的環境可以大致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大類。從硬環境方面來說,高職高專院校應該完善學校中的體育器材和相關教學用具的投放,教學應擴大教學空間,豐富體育課程。從軟環境方面來說,高職高專院校應該在學校內部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并在校園內加大學生體育素養的相關宣傳力度等。這樣,高職高專院校內的體育教學大環境就能得到快速而有效的優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就能得到有效促進。
三、小結
個性化體育教育可以讓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接受到更好的素質教育,使學生的發展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高專院校個性化體育平臺建設的有效策略分別有:確定科學合理的學生培養方案;建立與學生個性化發展相適應的體育課程;利用網絡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優化體育教學環境,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等。高職高專院校應該參考以上策略來進行自身個性化體育教學平臺的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莊小芳.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教學平臺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3):7-8.
[2]劉向群.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自動化與儀表,2017(4):214-216.
[3]陳麗萍.“互聯網+”教育時代背景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7):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