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摘 要]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作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對教育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其中,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校企合作和產業融合,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為新時期實現“四個偉大”提供有力支撐。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普遍不佳,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如何轉換教師角色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 鍵 詞] 教改;高職教師;角色轉換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9-0264-01
隨著中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技術的升級,社會就業標準、高校招生數量和專業要求等都發生了變化。高職院校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高職教改勢在必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不僅要作為引導者,還要作為支持者、合作伙伴和參與者,加強師生互動,保證教學質量。同時,對高職教師的角色轉換具有現實意義。
一、高職院校師生現狀
在新時代飛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教師應立足于時代的發展要求,轉換角色,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以適應未來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
(一)高職院校學生現狀
自2007年高職院校開始單獨招生和擴大招生以來,他們打破了過去學校少,學生多的現象。出現了只要想上學,學校隨便上的局面[2]。受各大高校擴招的影響,學生生源不斷下降,而高職招生又是在高招末期,必然出現招生質量整體下降的情況。另外,在高職院校單招和普招的篩選下,同年級學生的水平也就層次不一。上述因素使學生逃課、曠課、遲到的現象不斷,課堂中玩手機、聊天、睡覺、吃零食等行為屢禁不止,嚴重影響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
(二)高職院校教師現狀
多年來,職稱評審政策使高校重科研輕教學,一些教師在職稱壓力下對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較低。目前任課教師的主要授課方式還是運用PPT展示教學課件結合傳統的語言講授,師生之間的互動討論不夠,課堂教學氛圍沉悶,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對課堂的熱情不高。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結合學生興趣愛好,增加課堂內容
根據教程內容,結合學生興趣愛好,教師在設計PPT或教學視頻時,運用音頻、動畫、圖片,將抽象難懂的知識,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在制作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
(二)轉變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滿堂灌”教學,以知識為核心,以注重學生的成長為目標,形成一種明確的工具性教學觀。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打造合適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3]。
(三)APP軟件與教學結合
近年來,互聯網的應用已經覆蓋到各個領域,手機的應用量已趕超電腦,利用學生使用手機率高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如“藍墨云班課”APP軟件進行教學,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學生進行課下的復習和學習,實現相互的學習評價,展開互動交流。可以在課堂上使用“搖一搖”功能,能隨機點名回答問題,既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和神秘感,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的教學質量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高職教師角色轉換的建議
(一)明確學生的自主性地位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中都是被動接受知識,老師也沒有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學生從“要我學”轉換成“我要學”。只有老師充分相信學生、理解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才能更加自主、主動地學習與發展。
(二)分組合作學習模式
分組合作學習是指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教師需要提前精心設計探討內容,以討論的形式分析問題,學生在討論中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表達自己的看法,并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以互助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分組合作學習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意識,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
(三)與校企單位合作,引入更多的教學資源
教育部職業教育司司長王繼平在撰文《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引擎》中指出:“校企合作是解決當前職業教育諸多問題的關鍵,我們要把推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予以重視。”高校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能力,與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進行研究。通過這種合作方式,可以翻轉課堂教學環境,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還能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
四、結語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只需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授課方法,高尚的職業操守即可。然而,在高校教學改革后,教育工作者除了以上條件外,還需要有科研、實踐、創新、溝通等能力。教師需要在不同角色中進行轉換,在滿足教學活動的同時,還應肩負起高校教學改革的重任,在實現自我價格的同時幫助學生完成夢想。
參考文獻:
[1]吳耀武.當代教師角色轉換的困境及其出路[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6(1).
[2]刑林.高校課堂教學管理探索[J].科技教育,2013(9).
[3]張蘭.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職院數學課程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