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蕊
摘 要:本文通過理論分析并結合案例研究,指出X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案,由小及大,幫助我國中小企業改革與完善內部控制建設,增強我國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實現其健康長久的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企業文化
一、前言
21世紀以來,美國環球通訊、世界通信等一系列財務造假丑聞相繼爆出,其中眾多企業失敗案例的出現是由內部控制的缺失及無效導致的,2002年美國國會和政府通過了SOX,該法案強制性地要求企業披露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報告,這足以見得內部控制在現在的發展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21世紀,中小企業在競爭這樣激烈的環境下想要生存下來,并想要穩步地發展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小企業想要能夠穩定地發展,建立好中小企業自身內部的控制是基礎,同樣也是必要的保證,內部控制作為企業自我調節和自我約束的一個機制,在企業中所處的位置是極為重要的,一個企業是否有嚴格的內控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以走多遠,可以說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成敗。
二、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概述
1.中小企業的基本特征
首先,中小企業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交通運輸業、租賃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業、建筑業等眾多行業,根據有關數據的顯示,截止到2016年,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超過我國企業總數的95%,同時,其在地理分布上也很廣泛,即我國的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其次,中小企業大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經營模式,企業的管理者和企業的工作人員大多有著比較密切的關系,經營權和所有權比較集中;再次,中小企業的生命周期短暫,這是因為中小企業自身的規模有限,資金有限,資金的償付能力難以保證,所以大多數的銀行等機構不愿意將資金借給中小企業,使得其在籌得資金方面存在困難;最后,由于中小企業規模有限,變動靈活,所以會經常調整生產經營方式。
2.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含義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保證企業財務報告和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確保企業內部人員遵循本企業的規章制度,使得企業經營活動正常運行而在企業內部采取的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在內的一系列自我約束,自我調整,自我規劃,自我評價以及自我控制的方法的總稱,它貫穿于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大大降低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
所謂內部環境是指對企業內部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進行有效控制;風險評估是針對企業所面對的風險進行識別和有效管理;控制活動是以控制環境和風險評估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所實施的控制程序;信息與溝通是企業為了準確及時地搜集和整理有關內部控制的信息,并保證信息在企業內部之間以及內外部之間進行傳遞和有效溝通采取的措施;內部監督是用來評價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立是否有效,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系。
三、X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分析
1.X企業概述
由于國家提倡新能源的開發,并且大力提倡綠色經濟,創新經濟的發展,X企業為了順應市場的發展,響應國家的政策,于2010年成立,是一家生物能源企業,主要從事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內部擁有十分卓越的研發團隊,并且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2011年該企業經過審計的主營業務收入為2200.8萬元,2012年主營業務收入上升至3000.6萬元,資產總額也從1000萬元上升到2800萬元,X企業的出資人是單一的個體,不是數個投資人,員工多為當地的民眾,人數大約為100多人。
X企業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使得自己的經營規模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擴大,并且X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的發展情景相當不錯,但是X企業的經營績效的極大提升并不代表著該企業的內部管理不存在問題,相反,該企業的管理存在的問題很明顯,并且急需改革現有的內部控制體系并且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
2.X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剖析
(1)組織結構單一,部門設置不齊全。通過前面簡單的對X企業的介紹,可以看出X企業的組織結構過于簡單,這樣的組織結構過于簡單,決策的提出往往受總經理主觀思想的控制,決策的風險比較大,總經理的權責過大,管轄范圍幾乎涉及X企業的所有部門;同時X企業部門設置不健全,僅僅設置了采購部門、銷售部門、人力資源部門,這些部門的任職人員大多也都是職責交叉,這樣的組織結構和部門規劃設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企業辦公的效率。
(2)權責劃分不明確。X企業下設的材料采購部、銷售部等部門在職責上的劃分并不明確,他們往往進行權責的相互干涉,這也使得X企業出現了底層權責劃分不明確的現象,這樣的現象存在,如若企業出現重大的問題,各部門之間就會互相推卸責任,最終找不到問題的根源;另一方面,X企業的員工以及相關的出資人員中涉及管理者的親戚朋友,這樣的關系存在會在管理者做出先關決策的實際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管理者的顧忌就會增加,從而影響決策。
(3)缺失監督崗位,內控投入過少。X企業內部并沒有設立單獨的監督崗位,近些年X企業過分追求自身企業利潤的最大化發展,將目標過多地放在企業的經濟績效上,而忽視了對自身內部控制的建設工作,這樣的做法會使得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問題慢慢顯露,不利于企業的穩步發展,筆者認為中小企業做好內控的建立是實現企業在市場上穩步發展的基礎,但X企業對該方面的相關的認識不夠全面。
(4)企業文化建設欠缺。企業的文化體現的是一個企業的辦事理念和追求,在無形中牽引著企業前進,但是X企業在近些年度的發展中忽略了對企業的文化建設,而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企業經濟利潤的實現當中,使得企業的員工在企業文化這方面的涵養欠缺,同時這也給企業外部的客戶傳遞出一種該企業對外部客戶不重視或者不尊重的一種信號。
(5)風險意識薄弱。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由于X企業的組織結構過于單一,企業的經營決策幾乎是總經理一個人來做,總經理的權責過大,這就會使得總經理的主觀思想在決策上占有很大的作用,一個人的想法總是不全面的,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也會出現錯誤;另一方面,X企業并沒有建立一套風險防范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這樣在風險來臨時無法及時尋找應對措施,會給企業帶來不可預知的損失。
(6)信息化水平落后。在大數據浪潮中如何篩選出對自己企業有用的信息更應該是每一個企業都應該思考的問題,X企業的信息系統的建設相對落后,在網上搜集到的有關該企業的介紹也是少之又少,這就使得其他企業對該企業的認知少,企業自身對于信息的搜集過于程式化,只是在網上將一些總結性的數據進行搜集,而不是有意識地有目的地深度篩選對自己企業有用的信息;X企業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沒有固定的格式,這就使得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財務數據的傳遞方式仍然采用傳統的方式,使得數據失去了其原有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四、解決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對策建議
1.加強中小企業風險防范
企業在經營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不能因為企業規模的原因就忽略了企業風險的防范,相反應該對企業的風險加強管理和防范,對企業內部所面臨的風險進行預防和評估,制定一套自己的風險防范措施,例如如何分散風險,如何規避風險,如何減少風險等等,除了制定一套屬于自己的風險防范措施,企業還應該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同時要加強中小企業內管理人員和員工相關方面知識的學習,使他們能夠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當中正確判斷企業的所面臨的風險,從而更好地為企業出謀劃策,最大化地降低企業面對風險所造成地損失。
2.健全相關內部控制理論建設
為了促進企業完善內部控制建設,規范內部控制行為,我國目前已經頒發和企業內部控制有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是《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但是這些法規的針對對象主要是上市企業和非上市的大中型企業,所以還沒有完全涉及中小型企業,基于我國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們國家的中小型企業已經需要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具有外部的強制力。
3.建立有效的控制監督機制
中小型企業想要有效管理企業,首先應該結合自身企業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的組織結構,完善企業自身的組織結構的構建,同時在部門的設置當中可以采用適當地側重化管理,但這并不表明應該設置的部門就可以不設置,而是要做到科學地劃分管理層次建立合理的管理組織,并且進行有效的風險防范,部門的設置可以不必面面俱到,對于有些不必要的部門可以不設置,這樣在一方面可以減少企業運行的一定的成本費用,但對于已經設置的部門就應該明確它們的職責所在,一定要做到在其崗位謀其職責,同時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人才,進行人才引進的策略,幫助企業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對于單位監督崗位的設置,企業一定要重視,監督崗位的人員在監督單位審計等工作時如果發現問題應該及時報告,這樣可以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以方便日后的改進工作。
4.完善企業組織結構建設,建立明確的分工制度
企業內部的權責一定要明確,不能出現各部門之間職責的互相干擾,在分工方面企業可以考慮在業務流程、業務執行中的各個不同階段、記錄上的分工工作,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工作交給不同的人員完成,有利于減少舞弊造假的現象的出現,企業同樣可以實行各部門工作人員的輪崗制度,經常將各部門員工的工作崗位進行調整,可以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也可以不斷地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
5.建立有效的會計信息系統
會計信息系統具有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加快企業運行效率、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作用,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具有海量性的特點,如何在煩冗的數據中尋找到對企業自身有用的信息是一件很重的事,為此各中小企業應該加強自身信息系統的建設,規范辦公環境,在各部門之間形成財務業務一體化建設,形成企業內部的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平臺的建設,這樣方便各部門的信息獲得,提高了信息獲得的及時性和真實性,在信息系統構建方面,企業同樣可以引進專門的人才進行相關方面的建設,完整的信息系統可以使企業的辦公效率大大提高。
6.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
企業發展致勝并不單單靠的是盈利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文化如同一只看不見的手帶動著企業前進,是企業對外宣傳的最好方式,職工在企業文化氛圍好的地方工作會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一些中小型企業認為自己的企業規模有限,職工人數有限,覺得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不重要,所以就忽視了這方面的建設,中小型企業同樣要認識到的是企業文化不僅僅是嘴上的口號,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認識,只有企業上下全體員工有著一致的目標才足以團結地有效地去實現企業的大目標。
五、結語
通過上面的分析,完善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應該從加強中小企業風險防范意識,健全相關內部控制理論的建設,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明確分工,重視信息與溝通,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等方面入手,只有建立好企業的內部控制,才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中持續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人杰.完善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探究.國際商務財會,2017(05).
2.李雙彤.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知識經濟,2015(06).
3.王小琴.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案例分析.時代經貿,2018(13).
4.王鍇,季愛華.會計信息系統――管理的視角.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5.勒爾金鹿.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西南財經大學,2014.
6.高山.我國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
7.楊雄勝.內部控制理論新視野.會計研究,2005(7).
8.趙俊杰.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現代經濟研究,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