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精益
摘 要: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取得了快速發展,在提升我國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強化疾病預防和控制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取得發展的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固定資產規模也隨之增大,如何管理好這些資產,提高其使用效率,增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質量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本文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固定資產管理為研究對象,在總結當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完善措施,以期能夠對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固定資產管理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固定資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提升我國整體醫療服務水平、強化疾病控制和預防、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其固定資產規模也逐漸增大,如何做好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雖處基層,但是從性質上來講其仍然是事業單位,按照我國《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其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應當遵循預算管理和固定資產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推行實物費用定額制度,以實現預算管理與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機統一,同時應當遵循使用權和所有權相分離、實物管理和財務管理及價值管理相結合等原則。
由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屬于非營利機構,因此不能以經濟效益來評價其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而應當以社會公眾服務質量和醫療發展作為評價標準。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雖然與大型公立醫院同屬事業單位,但與其不同的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般有人員少、醫療設施條件較差、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其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較多的問題。筆者從實際工作經驗出發,進行歸納總結,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管理機制不健全
固定資產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患者提供各種醫療服務的基礎條件,其管理有效與否直接關系著醫療服務質量的高低、資產占用資金的使用效率等。但是在實踐中,多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于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對單位的固定資產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是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會性和公益性屬性的制約,機構內管理人員對于機構的管理工作重視度不高,從而導致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制度落實不嚴;二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于業務工作關注較多,財務管理意識不足,缺乏對固定資產管理的積極性,從而沒有在機構內部形成較強的固定資產管理氛圍,客觀上影響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三是缺乏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考核機制,即對于機構固定資產的效益性及完整性沒有一個較為客觀、公正的考核標準和方法。
2.固定資產采購不夠規范
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規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采購集中采購所列目錄中的物資及服務時,應當嚴格履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的相關程序。但是在實踐中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不均衡的影響,機構的規模、區域位置及提供的服務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很難形成規模采購,這就為一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固定資產采購舞弊方面提供了機會,例如在采購過程中進行暗箱操作,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規避審批程序進行采購等,致使固定資產的采購行為不夠規范,存在較高的舞弊風險。
3.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有待提升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受人員編制、組織機構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約,多數缺乏較為有力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和人員來對機構的固定資產進行規范采購、使用及處置管理,從而導致機構存在資產配置不合理的問題,一些不常用的設備、器械缺乏維護和保養,造成固定資產的毀損,進而形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這些現象大大降低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4.固定資產的處置不夠規范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固定資產處置方面不夠規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產使用人員對于固定資產的處置程序不了解,在沒有與財務部門溝通的情況下認為固定資產不能使用就先行處置,從而造成一些資產賬面尚未報廢但是已經被處置;二是因疏于管理等問題造成已閑置、調出或者報廢的資產仍然留在賬上未及時處置,從而出現賬實不符的情況。
三、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正因為當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機制不健全、采購不規范和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所以導致了其固定資產整體的管理效果不理想,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筆者認為要想實現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固定資產的科學有效管理,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構建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想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構建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須從四個方面做起:一是機構應當根據自身規模大小和人員配置情況,設置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或專門人員來開展機構的資產管理工作;二是要做好財務部門和固定資產使用部門的協作工作,明確雙方各自在資產管理和使用中的職責;三是構建并完善相關的固定資產的使用制度及使用人責任制,防止違規操作損壞設備;四是要形成固定資產管理的規范流程,即從申請購置、采購、使用、日常管理和處置各個環節進行管理細化,以從流程上實現機構內部的管控。
2.對固定資產進行績效管理,提高其資產的使用效率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想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應當對其進行績效化管理,實現預算、固定資產管理和政府采購的系統化、一體化的有機結合:一是把固定資產的相關資源配置列入機構的預算資金管控中,對固定資產的采購質量和規模從預算上進行控制,有效降低重復購置或者購置暫不需要資產的概率;二是要做好采購方面的內部控制機制,確保資產的采購嚴格遵照政府采購相關法規的規定,對于應當列入政府采購領域的設備采購按照相關程序辦理,不得采用化整為零、在招投標環節進行暗箱操作等行為為個人謀取私利,有效防止舞弊風險;三是要做好對機構固定資產的盤點工作,機構要定期或者不定期進行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工作,以了解和掌握各項設備的實際使用狀況,確保賬實相符;四是必須要履行固定資產的產權登記職責,即事業單位的產權登記是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機構進行固定資產管理的關鍵措施之一,利用產權登記,既能夠強化資產使用和管理人員的資產管理意識,又能夠明確其權利和責任,防止固定資產的毀損問題。
3.制定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處置流程
只有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處置流程才能有效降低利用資產處置謀取私利的現象的發生。在實踐中要想制定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處置流程,可從三個角度加以考慮:一是做好固定資產處置方面的審批制度建設,即在機構內部明確資產處置必須經過財政部門的審批才能處置,未經審批任何人無權處置固定資產;二是針對不同形式的資產處置采取不同的管理監督模式,例如對于需要出售的資產必須嚴格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采用拍賣、招投標等形式來進行,而對于報廢的固定資產,除了需要履行審批手續之外,必須有專業技術機構的報廢鑒定;三是對于固定資產的處置收入要進行統一管理。
4.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管理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率和質量的關鍵。在實踐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準確記錄各類固定資產的使用、調動和處置等信息,以實現對固定資產各項信息的動態收集,從而促使單位資產管理人員能夠深入了解和掌握各類固定資產的具體情況,動態監督其在管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并及時采取措施加以修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固定資產在管理過程中的賬實相符,管理質量和效率得到快速提升,同時降低機構的固定資產管理成本。
新一輪醫療體制的改革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同時也對其管理,特別是固定資產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分別從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構建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對固定資產進行績效化管理,提高其資產的使用效率、制定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處置流程和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四個角度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固定資產管理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管理辦法,以促進其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進而有效提升為社會公眾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向建華.淺析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固定資產管理的探討.現代經濟信息,2015(10).
2.宋愈宏.鄉鎮衛生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措施.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06).
3.趙明亮.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措施.會計師,2016(10).
4.盧紅艷.醫療衛生機構固定資產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其對策.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1).
5.史永雷.大連市屬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研究.大連海事大學,2017(06).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