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帆
[摘 要]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為了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性人才,高職院校需要注重精品課程的建設,將課程建設作為教育開展的重點,創新高職教學模式與方法,進而提高高職教學有效性。基于此,研究高職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論述精品課程建設的流程,并對基于精品課程建設的高職教學創新進行具體分析。
[關 鍵 詞] 精品課程;高職院校;教學創新;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7-0168-02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我國對高職教育越來越重視,而精品課程建設作為高職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需要注重高職教學的創新,構建科學標準的課程體系,做好高職教育改革,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全能型的技術人才。高職院校對精品課程的建設,需要采用新的理念大力開展創新,抓住自身的特色,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的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一、高職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課程建設對高職院校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致力于精品課程建設能夠提高學校的教育水平、教學成果等,對學校、學生的未來發展都具有促進作用。新時期背景下,高職院校對精品課程的構建,需要結合教育改革的要求,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情況,科學合理的做出調整,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從而建設滿足需求的精品課程[1]。精品課程的建設可以促進高職教育的改革發展,使高職教育的形式、結構發生轉變,促進高職教育由傳統到開放的轉型。高職教育的開展,需要結合社會的發展不斷進行創新,跟隨教育改革的腳步,提高人才的培養效率,確保高職教育可以充分地發揮作用。
二、精品課程建設的流程
(一)組織領導機構的建設
對精品課程的建設需要以教研室作為主體,進而構建院、系、室三個層面的組織機構,為精品課程建設進行服務。院級別的組織機構主要是由副院長進行管理,組織職能是對課程建設進行規劃、設計、管理、檢查等[2]。系級別的組織機構主要是系主任進行管理,教師等進行分工協作,具體執行精品課程的布點、實施等。室級別的組織機構主要是由班主任進行管理,帶領各個學科任課教師完成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明確各個教師的任務與職責,制定具體的執行方案,做好課程評估與檢查監督工作等。
(二)確定精品課程
對精品課程的確定,需要具有一定的流程,從而確保精品課程建設的標準性與科學性。課程的確定需要進行材料申報,申報的內容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1)突出課程的價值與地位,明確各科人才培養的方向[3]。(2)師資隊伍建設情況。收集申報各個學科教師的年齡、學歷、任教經歷等,做好教師隊伍的建設與規劃,統一進行上報。(3)精品課程建設情況。申報課程建設的具體情況,主要包括教學大綱完成情況,教材的選用情況,輔助教材的選擇、培訓情況,教學方法創新等,將精品課程建設的詳細內容進行申報。(4)課程建設的實施。做好課程建設的規劃、實施策略等,申報具體實施過程需要用到的設備、條件等。
(三)精品課程的管理
做好精品課程建設管理工作,能夠促進課程建設的實施,為精品課程構建提供基礎保障。精品課程的建設,需要確定負責人,總負責人進行全面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要求相關人員嚴格按照計劃執行,進而確保管理效率。加強對精品課程實施的監督,要求各個學科負責人進行報告總結,上報精品課程的實施情況,掌握精品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基于精品課程建設的高職教學創新分析
(一)高職教學的思想創新
為了促進精品課程建設,提高精品課程構建的實效性,需要創新高職教學思想,采用新的理念開展教學,設計課程教學模式,從而提高高職教學質量。高職教學創新需要學校解放思想,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積極探索新的教學規律,從而促進精品課程的建設[4]。為了提高人才的培養效率,高職院校需要采用新的教學思想,構建開放、民主的精品課程,注重課堂教學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作為教育主體,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思想是教育創新的基礎,唯有采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唯有更新教育思想,才能滿足教育改革的要求,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與進步。傳統的教學思想比較老舊,主要是以教師作為教育主體,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處于被動聽課狀態,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高職教育的整體教學質量下降。為了改變高職教育的現狀,需要創新高職教育思想,大力開展教育模式與方法改革,創新課堂教學形式,從而促進高職教育的開展。
(二)構建全新的課程教育體系
基于精品課程建設下,為了提高高職教學創新的實效性,需要構建全新的課程教育體系,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新方法的實施。構建全新的課程教育體系,對高職教育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唯有構建新的教育體系,才能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高職院校全新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全體教師的參加,唯有提高教師的參與主動性,才能促進教育體系改革的開展[5]。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者,教師的行為對學生具有較深的影響,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構建全新的課程教育體系,需要加強校企合作,采用工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實踐培訓的平臺,提高實踐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傳統的高職教學模式主要是以講授為主,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不高,社會實踐能力較差,無法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不僅影響了學生的未來就業,同時不利于社會的發展。為了提高人才的培養效率,高職教學需要進行創新,構建全新的教育體系,結合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方法與內容,從而提高教學實效性,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
(三)教學團隊的建設與創新
高職教學的創新,需要注重教師團隊的建設,提高教師團隊的綜合素質與職業素養,對高職教育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學團隊的建設與創新,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1)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創新教師培訓模式,給教師提供良好的培訓平臺,制定合理的晉升機制,鼓勵教師進行自我提升,從根本上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實力。(2)科學的規劃教師團隊。高職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學科知識,同時需要具備實踐經驗,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能夠給予學生全方位的指導[6]。加強校企合作,平衡企業教師兼職的比例,進而將實踐與理論進行融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四)高職教學內容的創新
高職教學的創新需要注重高職教學內容的創新,結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創新教學內容,使高職教育與實際相結合,確保學生所學的知識可以完全用于實踐,對學生的未來就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傳統的高職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相脫節,高職院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科學的選擇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環節,使得高職教育與教育改革相符合,確保高職教學的創新性。對教學內容的創新,需要結合企業的需求,融入素質教育、職業素養等,在傳授專業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的人格教育,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更新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結合學生的學習規律,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地組織安排教學內容,使高職教學的開展更加合理,提高教育的科學性與標準性。對教學內容的創新,需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與素質結合,結合生活實際融入案例分析,加強專業課程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使學生可以將學習的知識進行實踐,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五)高職教學方法與模式的創新
高職教學方法與模式的創新屬于高職教學創新的主要內容之一,唯有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才能構建開放性的教學課堂,滿足教育改革的基本需求。為了提高高職教學效率,高職院校需要采用新的理念開展教學,創新教學方法,選擇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平臺。對教學方法創新,可以結合信息化時代的特點,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通過高科技開展教學,進而提高教育的先進性,彌補傳統高職教育的不足。將學生作為教育主體,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模式,采用情境教學模式等開展教學,使學生可以跟隨教學模式開展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有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高職教學方法與模式的創新,需要結合社會的人才需求以及教育的發展趨勢,將新的教學方法作為借鑒的依據,與本校的教學情況進行融合,從而創造滿足高職教學需求的教學模式。例如,高職教學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設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開展教學,將實踐教學融入課堂教育,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做好高職教學創新工作,實現精品課程的構建。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需要注重精品課程的建設,將課程建設作為教育開展的重點,創新高職教學模式與方法,進而提高高職教學的有效性。精品課程建設的流程,具體包括組織領導機構的建設、確定精品課程、精品課程的管理。本文從高職教學方法與模式的創新、高職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團隊的建設與創新、構建全新的課程教育體系等方面,論述了基于精品課程建設的高職教學創新,進而促進高職教育改革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賈學斌.基于創新創業的高職課程建設研究[J].文理導航,2017(28).
[2]孫延.基于高職教育培養學生“雙創”精神的課程建設策略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7(16):216.
[3]胡文靜,唐繼武.高職院校在線開放精品課程的實踐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7).
[4]江源.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改革的實踐探索:以《管理會計》課程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17(10):65-66.
[5]黃淑芳,陳偉珍.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高職機械制造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究[J].廣西教育,2017(27):60-61.
[6]逯海霞.以教育技術促進高職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J].魅力中國,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