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晗卿 馮淑霞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內部控制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關注和重視,已成為企業防范舞弊行為、減少損失浪費和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嚴密程度以及執行效果,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平穩運行和長遠發展。本文對企業會計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完善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提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內部審計
科學合理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是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是搞好財務監督的關鍵,是合理配置資源、取得最大效益的有力保證。但是,目前我國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僅影響了企業會計工作的質量,阻礙企業自身發展,而且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給國家經濟平穩運行造成極大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針對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進行深入研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改進措施,從而提高企業會計工作的整體質量,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一、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
根據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許多企業在會計內部控制的制定與實施上并沒有達成共識,內部控制的基礎十分薄弱,隨著企業的發展,又未能做到及時更新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以至于無法完全發揮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因為部分企業缺乏對會計內部控制的基本了解,對完善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的認知程度不夠,簡單地認為會計內部控制就是實物資產控制、資金安全控制;個別企業領導層甚至無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存在,有章不循,大事小事領導說了算,對于會計內部控制人員的配置也極為隨意,極大影響了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
而且,內部控制活動通常用于規范經常性的會計業務,一旦發生未曾預料到的業務,往往就有失控或原有控制不再適用的可能,而許多企業會計內部控制人員的工作過于僵化,單純圍繞制度規定開展工作,不考慮隨著經濟環境、企業經營情況的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發展需要對會計內部控制體系進行更新和完善,導致企業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2.內部控制制度落實不到位
有些企業表面上進行了業務分工,但由于人少事多、責任心缺少等原因,內控制度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如對于印鑒的管理,按照《基本會計準則》等的規定,出納不得兼管印鑒,但個別單位卻沒有意識到此規定的重要性,為了便于出納人員取款,將所有的銀行預留印鑒都交由出納一人管理,失去了對資金使用的有效控制;有些企業的出納對于現金的管理也極為松散,為了工作便利,收到的現金不送交銀行,直接辦理現金支出;更有甚者出納不經過審批,直接挪用公司存款滿足個人需求。而且,某些企業關鍵崗位的輪換制度流于形式,少數員工長期從事某一工作,如果這些員工突然離職,工作不能快速銜接,會給企業的正常運轉造成不利影響,也不利于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
3.內部控制監督力度不夠高
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受到整體經濟運行環境的影響,或者管理層過于激進的業績目標,會出現有些會計內控人員在管理層的要求下對會計報表進行調整,隱瞞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些會計內控人員為了滿足個人需求,故意隱瞞或篡改會計信息;有些企業管理層為了達到業績要求編制虛假會計信息,粉飾財務報表,嚴重影響財務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這些問題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監管力度不夠,企業會計內控制度的落實,關鍵在于監管工作的開展,而監管工作主要由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執行,這就要求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保持較高的獨立性。
而部分企業并沒有設立專門的審計部門,或者雖然設立了專門的審計部門,但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審核、監督企業內部的各項經濟、財務狀況,受到多種制約,難以公正、公平開展各項監督、審核工作,使得企業難以收到良好的監督效果。
4.會計內控人員綜合素質不夠高
會計內控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于企業會計工作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若會計內控人員不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能力,將直接影響著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
首先,有些企業會計內控人員在工作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懈怠和敷衍心理,這些人為疏忽、分心、判斷失誤或誤解指令等都可能使內部控制失靈。
其次,在企業會計工作中,控制成本與效益是難以確切計量的,因此需要會計內控人員運用主觀判斷做出決策,如果會計內控人員在面對問題時無法做出恰當判斷,會影響到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
最后,有些會計內控人員在職業道德方面存在問題,著更會極大影響企業的整體控制環境。而有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大量招收一些不具備就業資格或專業能力不足的會計內控人員,在企業正常經營過程中,他們由于缺乏充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難以處理好日常的會計業務,更難以有效開展會計內部控制活動。部分會計內控人員雖然具備一定的業務水平,但并不重視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對于新頒布的相關準則和規定,疏于學習和運用,導致在實際業務處理過程中,出現違反會計法規要求的情況。
二、完善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對策
1.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為了保證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運行,企業應從多個方面不斷完善會計內部控制體系。
首先,管理層要充分認識到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通過宣傳等方式提高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強化其在建立健全并有效實施內部控制中所負有的責任,使企業擁有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其次,企業應善于發現內控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例如,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和完善的授權審批控制,可以減少人為造假舞弊情況的發生,有利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健康發展;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定期對攸關人員進行考評,使會計內控人員能夠認真對待各項工作,積極主動配合他人,從而保證內控活動的質量。
最后,企業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有敏銳的感知,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和自身需要,積極促進內部控制體系的更新和完善,保證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
2.加強內部控制責任追究
好的制度得不到落實是沒有用處的,對于設計良好的內部控制,企業必須確保其得到有效執行,對于內部控制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要進行責任追究。企業應在企業會計各內部控制責任主體之間建立以責權利相統一為基礎的機制,明確每一崗位上人員的職責權限,對于會計內部控制人員工作的分析與考評要以內部控制活動的執行情況與效果為基礎,對企業會計工作中出現問題的關鍵內部控制環節,要及時分析,找出原因,及時反饋并加以改進,以便控制各項財務活動。對于銷售活動中的賒銷情況,要按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審核批準,一旦檢查發現未按規定辦事,應一同追究經辦人和審核人員的責任;對于資金的使用情況,如果出現領導越權審批開支或會計內控人員私自挪用資金,應追究相關審批人員的責任。
3.加強內部控制監督力度
為保證企業會計工作的整體質量,企業應積極完善企業會計的監督機制,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那么,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審計制度就是順理成章的了。內部審計是企業獨立自我評價的一種活動,通過協助管理、監督控制促進創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得是否合理、執行得是否有效,都需要內部審計的監督。內部審計部門在充分了解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職責分工的基礎上,根據相應的職責權限,明確內部控制審計標準,對內部控制的合理性、有效性進行全方位跟蹤審計,對內部控制制度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的可行性做出判斷,以促進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應根據自身經營管理的特點建立內部審計制度,組建內部審計部門,內部審計部門應直接對治理層負責,獨立于財務部門,以客觀公正的第三方視角監督和評價會計內部控制的運行情況和執行效果,審計人員業績考評也應與之直接掛鉤。
4.提高會計內控人員綜合素質
健全的制度是由人制定的,再好的制度也必須由人來執行,否則就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配備與承擔任務相適應的高素質財務人員是內控作用得以發揮的基礎。首先,在進行人員招聘時,企業要嚴格篩選,從道德品質與勝任能力等方面進行考察,評價其是否能夠堅持工作原則、客觀、獨立執行會計監督,自身業務能力是否能夠滿足任職需要。其次,企業應鼓勵員工接受繼續教育,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發展需要不斷提高會計內控人員的能力素質,使會計內控人員能夠及時更新知識技能,有效提升企業會計工作的效率。最后,企業應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要積極宣傳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使會計內控人員充分認識到自身崗位與能力的重要性,認真履行職責,努力提升能力,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
三、結語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對企業的平穩運行和長遠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應積極完善企業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加強內部控制責任追究、加強內部控制監督力度、提高會計內控人員綜合素質,從多個方面確保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唐麗春.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2(10).
2.王海霞.當前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中國外資,2013(05).
3.楊勇.淺析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現代經濟信息,2014(12).
4.黃馳云.淺談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財稅研究,2017(19).(責任編輯:王文龍)